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熱點前瞻:外部衝擊遞減,或構築雙底形態

熱點前瞻:外部衝擊遞減,或構築雙底形態

金百臨諮詢 秦洪

對於中美貿易摩擦的相關信息來說,分析人士認為此信息對A股的衝擊有著較為明顯的遞減效應。一方面是因為經過了近幾個月來的反覆衝擊,市場參與者已經了解了中美貿易摩擦的趨勢不可逆,因此,謹慎者通過套現、減持,逐漸離場。那麼,留在證券市場,要麼是深度套牢的,對短線股價走勢已無情感的市場參與者。要麼就是對未來持有較為積極態度的樂觀者。因此,外部衝擊的力量在減弱。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股價經過了近幾個月下跌,少了數萬億人民幣的市值,指數也有了15%以上的跌幅,這樣一來,處在低位的股指,也具備了一定的免疫力。畢竟蹲得低,中槍的概率也在大大降低。

正因為如此,在周三,市場參與者在午市後,的確有過一度恐慌性拋盤。但隨著指數的下跌,部分樂觀者開始進場抄底,這其實也是科技股的跌幅明顯收斂的原因,也是艾德生物(300685)等生物醫藥股開始出現逆勢拉升走勢的誘因。與此同時,還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一是特斯拉概念股也在盤中反覆活躍。二是跌停板家數也有所減少,這其實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在減弱。

由此可見,短線A股市場固然壓力仍然不可忽視,但是,進一步下跌的阻力也在增強,不僅僅是市場情緒的修復,恐慌的市場參與者在減少,恐慌殺跌盤的能量也在減弱。而且還因為估值數據讓更多的市場參與者有了持股的底氣。所以,下跌的空間在收斂,但企穩的預期在增強。包括A股在內的資本市場的運行方向就是朝著阻力最弱的方向進行,所以,短線A股下跌能量在衰弱,有望在2700點上方反覆震蕩,構築一個雙底的K線形態。

與此同時,目前A股市場固然熊態畢露。但是,此次的熊市與歷史上的熊市不一樣,最為顯著的特點是撕裂的熊市。以往熊市,是所有板塊、所有股票都跌,輪著跌。但是自2015年股災以來,創業板指、上證指數都處在調整的熊市中,但是,仍然陸續有著優質股迎難而上,屢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的大消費、創新葯產業鏈就是如此。這就說明了A股漸趨成熟,也意味著市場參與者沒有必要像以往的熊市那樣,需要清倉離場。目前可以選擇優質股,不僅僅可以穿越熊市,而且還可以獲得投資收益。

因此,在操作中,建議市場參與者仍可相對積極地選擇優質成長股。就目前來看,一是擴大內需政策受益的化妝品、啤酒等品種。二是仿製葯、創新葯等為代表的醫藥股。三是產業升級趨勢的5G等產業鏈個股,此類個股在近期主要是因為估值壓力而有所震蕩,但未來更為廣闊的產業空間有望牽引著此類個股股價回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證券 的精彩文章:

港股早班車:內房股只欠東風 港交所不會幹預市場
康卡斯特正為福克斯體育物色買家以贏得競購

TAG:騰訊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