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別再看宜家和無印良品了,這位設計師創造了真正屬於中國人的傢具

別再看宜家和無印良品了,這位設計師創造了真正屬於中國人的傢具

不知從何時開始,「性冷淡」居然成為了中式生活的高配。

北歐的極簡風,高貴冷艷,氣質迷人,日本的斷舍離,刪繁就簡,回歸本源.......在極簡理念的衝擊下,性冷淡的傢具設計,似乎成為大多數人生活的選擇。

可性冷淡,真的適合中國人嗎?

還記得在今年參加的「設計上海」展覽中,我曾有幸採訪到兩個80後設計師朱暉和楊熙黎,在他們看來:「簡而含趣,熱情有愛,才是屬於中國人家的樣子。」

是啊,早在幾千年前,中式生活的基因密碼里飽含著熱情和祝福,哪怕是一門一窗,也會雕琢出喜鵲望梅,讓人喜上眉梢。

為了找尋中國傢具的最初的趣味,這兩個80後設計師開了一家傢具店,取名「吱音」。

設 計 圖 集

| 生活,不妨調皮一點 |

吱音的每個傢具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或是來自諧音,或是來自流行詞,包含著設計師對生活的幽默和巧思。

· 跳逗燈 ·

調皮的小檯燈看起來晃晃悠悠的,像一個孩子在追逐皮球,一不小心被球絆倒,「哎呀!」地大叫一聲。它的使用方法也很有趣:用手輕輕拍一下它腳下的圓球,不僅可以開關,還可以調節亮度。

· 達利小圓桌 ·

在西班牙畫家達利的畫里,有一面軟綿綿像麵餅一樣掛在樹上的時鐘,用來表達扭曲的時間。但現實中,竟也有這張可以彎曲的「達利」桌。它是運用傳統竹簡的摺疊方式,將木板切割成相連的一截截,這樣就可以柔軟地靠在牆上。塗上漸變的白漆,桌邊便和牆融為了一體;輕輕一轉,又會變回一張正常的圓桌。

· 神馬沙發椅 ·

「神馬都是浮雲」,這句當年紅極一時的流行語,反映了很多人對生活隨性的態度,變成一張沙發的名字後,卻多了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圓潤的體型,兩邊翹起的弧度,四條細腿,像一匹昂首行走的小馬駒,載著你飛天環遊世界。坐在家裡,就是詩與遠方。

| 傳統也可以很潮 |

關於設計中的中國風,朱暉說:「我們不用迫切地試圖用任何符號式的元素來讚揚它,也不用擔憂國際化的語言會令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樣子。因為骨子裡的東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情懷,不卑不亢,無法替代。

· 梅花鏡 ·

《木蘭辭》云: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纖巧簡約的原木、梅花盛開的姿態,充滿了綽約的江南少女感。誰說中式老土不實用,誰說年輕人不愛中式?

· 官帽椅 ·

說到官帽,馬上就想起古裝電視劇里坐在高堂上怒目圓瞪的「大人」們。當官帽變成了一張小椅子,那種反差感卻特別有趣。四條原木的椅腿斜斜向外架成三角狀,穩固之餘不死板,官帽狀的椅背木紋優美而清晰,幹練的外形令人感嘆:傳統也可以這麼潮。

· 拂袖吧椅 ·

在傳統戲曲里,角色表現「生氣」時,往往把大袖子一甩,拂袖而去。這把「拂袖」椅,就是以戲曲元素為靈感設計出來的。寬大的扶手就像古時的漢服衣袖,倚袖而坐時,有種閑適優雅的姿態,彷彿自己也搖身一變,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書生呢。

| 生活要有儀式感 |

《小王子》里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它足以讓平凡的日子散發出光芒。對吱音來說,儀式感更像是一種在設計中包含的對人的關懷。它令我們在忙碌焦躁、渴望放鬆的時候,在日常器物中找到最妥帖溫情的安撫。

· 日出梳妝台 ·

當下的快節奏生活,每個清晨就是忙碌的開始。頂著亂糟糟的髮型,睜著朦朧的睡眼,總忍不住抱怨為什麼要上班。但看到這個漂亮的梳妝台,心情就會不自覺好起來:桌面如同海平線,大而圓的鏡面像一個升起的太陽。將它從桌下旋轉而出,就像打開了一個開關:要把自己拾掇得精精神神,才能迎接新一天的挑戰。

· 笑納茶几 ·

飲茶嘆茶,是中國人重要的生活儀式。但無論是老氣橫秋地在樹根茶几上擺弄紫砂壺,還是正襟危坐地蹲在日式茶席前面默默喝茶,都太正經,少了很多趣味。為何不簡單一點呢?這個笑納茶几,就代表著一種新的生活儀式。大肚量,桌下可以把所有茶具全部收納,敞開的櫃門如同主人笑意盈盈地迎接客人。有了它,隨時隨地就可以泡一杯清茶,和親友窩在沙發上談天說地。

· 歸覓床 ·

「歸覓」,讀音和「閨蜜」一樣,講的是人與人之間一種互相信任、互相分享的親密關係。床對一個家來說,是歸屬感的象徵,無論在外面多忙多累,回到家撲倒在軟綿綿的大床上,瞬間就卸下所有煩惱。在我們享受舒適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正是身後有一個可靠的人穩穩地托住我們,傾聽我們,我們才得以有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 行走衣櫃 ·

在中國,每天都有無數在城市之間「遷徙」的年輕人。每次搬家總是很矛盾:想一身輕鬆地離開,又捨不得丟棄有感情的老物件。帶上它們一起走吧,又把自己累沒了半條命。

但這個「行走衣櫃」卻像寵物一樣,會跟著人走。把它的腿部和支撐桿拆裝組合,就可以收納在櫃身裡面,整個衣櫃搖身一變,成了可以拎走的琴盒。從此奔波的路,不再寂寞。

朱暉和楊熙黎說:「真正用心的設計,會表達的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妙處。初聞其聲、細聽堅定,這就是『吱音』二字的由來。」

比起「性冷淡」風,在吱音身上,你會發現它多了許多溫暖,還多了許多對生活的熱情和智慧,就像活在當下的我們,哪怕奔波忙碌,性子里總不失一股生氣,對未來總有著衝勁和期待。

尼采說:我們熱愛生活,不是因為我們習慣於生活,而是因為我們習慣於愛。我們的心是怎樣,生活就會怎樣,熱愛生活,生活才會厚愛你。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大吃大喝卻不胖的人,原來都在偷偷喝它!
俞飛鴻:你們眼中的女神,卻自稱平凡人

TAG: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