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化名鄧炯麟抄襲明代人的詩作惡搞小報社?他的詩寫得怎麼樣?

溥儀化名鄧炯麟抄襲明代人的詩作惡搞小報社?他的詩寫得怎麼樣?

原標題:溥儀化名鄧炯麟抄襲明代人的詩作惡搞小報社?他的詩寫得怎麼樣?


滿清的末代皇帝溥儀從小在宮中接受的教育應該是全世界頂尖級的。他的老師,一位是國學大儒陳寶琛,還有一位是來自英國的大才子庄士敦。客觀地說,溥儀的學習能力還是可以的,他成年之後,書法水平不錯,英文也很棒,至於寫詩的水平究竟如何,那就要請各位看官來評一評了。


溥儀被趕下皇帝的寶座之後,在宮裡百無聊賴,到他十五六歲的時候,也就是1921到1922年之間那段時間,他有大把的時間讀了不少明清以來的筆記野史、演義、公案小說、除了寫文章,對對子之外,他還迷上了寫詩。


寫好了自己的詩,他還想到要投稿,讓更多的人看看,於是就給自己鄭重起了筆名,筆名應該有好幾個,但他最常用的是「鄧炯麟」,意思是「閃光的麒麟」。很可笑的是,報社哪裡知道這是曾經的皇帝寫的詩?所以很不給面子,溥儀投稿數次都碰了壁。一怒之下,溥儀竟然來了一個惡作劇。



溥儀書法

他索性抄了一個明朝詩人的三首詩作寄給了當時的一份報紙,名叫《益世日報》,這是一家小報,編輯的水平相對有限,他沒能發現這是抄襲的作品,就堂而皇之地以「鄧炯麟」的名字給刊登出來了!


溥儀應該是一直憋著偷笑吧?直到數十年後,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披露,少年時在報上發表的三首古詩,全是抄襲明代人作品。好笑的是,這詩不僅矇騙了小報編輯,連他的老師庄士敦也被蒙在了鼓裡。



庄士敦


庄士敦在他的回憶錄《紫禁城的黃昏》里很認真地把溥儀發表的三首詩收入。他還在書中介紹說:「這位化名鄧炯麟的詩人,不是別人,而是清朝皇帝,現在我披露出真相,可能中外人士都會為之驚訝。皇帝發表詩作時,年僅十六歲,表現出他才華橫溢。」

溥儀自己的詩作發表不了,但是明代詩人的就發表了,這說明當時的小編也還是識貨的,那溥儀的詩文水平到底怎麼樣呢?一起來看看,他曾經寫過的兩首詩。



1934年3月1日,溥儀在長春第三次登基為帝,就是所謂的偽滿康德皇帝。登基典禮過後,1935年4月,溥儀親往日本回拜裕仁天皇,以示「日滿親善」。訪日途中,溥儀詩興大發,就寫下了兩首被人稱之為「馬屁詩」的詩。


第一首是四言絕句:


海平如鏡,萬里遠航。

兩邦攜手,永固東方。



溥儀和婉容在宮裡玩相機


第二首是七言絕句:

萬里雄航破飛濤,碧蒼一色天地交;


此行豈僅覽山水,兩國申盟日月昭。


詩的水平究竟如何?看官里高人多,請不吝賜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史叨叨令 的精彩文章:

德國皇帝逼迫清朝醇親王一行給他跪拜,跪還是不跪?

TAG:太史叨叨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