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悲情兩父子,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一對父子皇帝

悲情兩父子,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一對父子皇帝

原標題:悲情兩父子,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一對父子皇帝


張國立先生主演的《康熙微服私訪》里有讓大臣們吃糠的一個橋段,大臣自然難以下咽,然後皇帝用此做了一番憶苦思甜的教育。其實這種作秀式的教育成效有多少呢?頂多不會出現「老百姓沒飯吃怎麼不吃肉的」笑話罷了。只有親自經歷真正的苦難,才能體會真正的生活不易,才能有真正的慈悲之心。


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生於深宮,長於深宮,從小錦衣玉食,9歲開始掌一國之璽。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被俘的經歷,也許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也就是聊聊數字罷了。從這裡看,他不是明君,但是苦難讓人成長,一年苦寒的塞北生涯,七年被囚禁南宮的艱難生活,為了生存下去,自己的皇后開始做針線活,然後苦苦哀求別人帶出宮出售換一點吃的回來。這樣的生活是從小錦衣玉食的皇帝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所以他才能在複位以後,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廢了活人殉葬制度,釋放了被囚50年之久本該稱為叔叔的建文帝的兒子。一切的一切都因為他品嘗過這種苦,然後知道這種苦到底有多苦。所以即使我們不把他當一個好皇帝,也要把他當一個好人。



明憲宗朱見深

很多人不理解成化帝為什麼會喜歡比他大19歲的萬貴妃,但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也許從中能得到啟發。他在兩歲的時候,親生父親被瓦剌俘虜,本來好好太子突然就遭了變故,叔叔登基以後就開始不待見自己,處處找茬想廢掉自己。終於在自己5歲的時候,叔叔廢掉了自己的太子位,立了自己的兒子。古往今來廢太子能活下來的有幾個?在這樣的時候,是萬氏給了他保護和安慰,讓他這個見了人就嚇得說話結巴小孩子有了一個休憩的港灣。他的母親曾問:她有什麼美的,讓你這樣神魂顛倒?他說:每當她撫愛我時,我就感到非常舒心,並不是因為她的相貌如何漂亮。這是一種沁入心脾的安全感,沒有歷經過危難的人怎麼能理解這種安全的可貴呢?所以說他們父子也許都不是好皇帝,但都是好人。



景泰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下心安才能長遠 的精彩文章:

"不爭是爭, 爭是不爭" , 八字箴言讓王爺最終獲得了皇位
樊噲不但是猛將還是國士,有高超的政治眼光和語言智慧

TAG:當下心安才能長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