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魅族15體驗:黃章「小試牛刀」感受如何?質感手感拍照是賣點

魅族15體驗:黃章「小試牛刀」感受如何?質感手感拍照是賣點

從魅族15系列發布到現在已經過去3個月了,其中最主力的魅族15這款手機在評價君手中也已經使用了兩個月。最近關於魅族16的消息越來越多,那麼黃章回歸之後,魅族做出來的手機究竟有什麼不同呢?通過了解這款15,也許我們可以知道魅族16是否值得期待。今天就來講講對這款手機整體感受如何。

配置上看,我們手中的這款魅族15採用了驍龍660、4GB+64GB組合、3000mAh電池帶快充。如果純粹以配置論價格,現在並不缺比它便宜的手機。但如果橫向對比一下,也許有些便宜的手機賣點真的只有便宜。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因為「貪便宜」而買了某些並不好用的產品呢?顯然魅族15並不是這一類。

材質上,魅族15依然是採用了金屬機身,但機身表面的覆膜帶來的是不同的手感,沒有冷冰冰的金屬感覺,反而有點像玻璃或者陶瓷。因為有了這層覆膜,手機的顏值和手感都提升了不少。

看到手機背面之後,不少人只注意到魅族15上帶花紋的「佛系」天線,但可說的不止這些。環形的補光燈設計是魅族Pro6上採用的方案,已經是魅族獨特的標誌。攝像頭部分採用了華為P20同款的IMX380+IMX350組合,和旗艦級的15 Plus同等方案,拍照畫質也很有保證。

在屏佔比提升之後,指紋識別以及mBack該如何呈現也一度成為問題,在魅族15上則採用了定製化的部件,在正面做了一個超小型的指紋識別模塊,並且具備mBack功能。

手機上還可以看到處處對稱的強迫症式設計,比如居中的指紋識別、居中的前置攝像頭、居中的後置攝像頭和補光燈,還有左右分布的電源和音量鍵等等。如果不是為了保留耳機介面,估計底部也是對稱式設計的。

相對於設計來說,好像Flyme可說的東西不多。一方面這個UI本身的起點就很高,另一方面系統的升級都是以優化流暢度和響應速度為主,最新的Flyme7主要是在視覺效果上做優化調整,同時加入了OneMind人工智慧預判預讀。所以還是那種熟悉的感覺,基本就是它的特色。

Flyme有些細節設計相當不錯的,比如簡訊界面,它把個人簡訊和通知簡訊是縱向分組的方式分開,而不是多數手機那樣歸類。這樣做的好處是能以最快速度呈現最大信息量,並且切換也更加方便。

內容服務上Flyme也是相當齊全的,上面是圖書、視頻以及音樂播放器,下面是生活服務、地圖、錢包等。說兩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首先在手機里內置官方地圖應用算是魅族的一大特色,而且相對於原版高德地圖來說,這個內置版本非常安靜,專註於地圖導航功能,不會有亂七八糟的推送和很多不重要的內容。另一個是魅友卡,也就是魅族和聯通合作推出的日租卡,最低每天1元800M流量。

接下來說拍照部分了。首先是界面。在Flyme7上的拍照界面和此前版本系統自帶的相似,必要的功能都提供了,有些功能設計比較人性化,比如自帶水平儀功能,在自動模式下也可以用,很多手機要麼不帶、要麼放入專業模式中。另外還會顯示當前的拍照模式信息。

魅族以往的手機在前置上都會稍有欠缺,而在這款魅族15不但後置攝像頭規格強,前置也配備了2000W像素級別的攝像頭,所以拍照和自拍都相當不錯。

前置攝像頭除了美顏和人像模式之外,趣拍功能也絕對是吸引姑娘的利器。

至於後置拍照的表現,語言恐怕沒有足夠的說服力,還是用兩張實拍樣張來感受一下吧。

北京難得一見的早上,遠處巨大的光亮對於寬容度是一個挑戰,導致近處景物有些偏暗,不過魅族15的表現還不錯,還能最大限度保留細節。

室內正常拍攝的效果,解析度很高,清晰度有保障,色彩還原也準確,效果有輕度的潤色,比實物好看一點,看上去更討好眼球。

為什麼在體驗中來了一位姑娘?以現在的絕大多數手機來說,往往不是寬大就是太過細長,使用起來實際上舒適度欠佳,對於手小的用戶尤其如此。魅族15這款手機延續了16:9屏幕設計的同時收窄了兩邊,5.46英寸的屏幕又比很多手機略小一點點,加上特殊的後蓋覆膜,實際上握持的感覺非常舒適而且能夠全面掌控。這是剛拿到手機哪怕還沒開始用就能得到的最直接印象,對多數人來說也會是給魅族15的第一個好評,這樣的手機已經不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評價 的精彩文章:

OPPO、vivo「黑科技」概念機好不好?注意這5條,其他不用理會
高科技產業下的「新國貨」:掌閱iReader如何與國際大品牌競爭

TAG:數碼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