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喝酒者,肝不好,會出現這5種表現,堅持做6件事,肝會慢慢變好

喝酒者,肝不好,會出現這5種表現,堅持做6件事,肝會慢慢變好

受「無酒不成席」的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影響,以及社交的需要,很多人成為酒精依賴者。

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不喝不行呀,沒辦法、得應酬。」

然而,喝酒對肝臟有嚴重的損害,危害身體健康!

那麼,喝酒者,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肝臟是否還健康,是否還能繼續喝酒呢?

喝酒者,肝不好,會出現下面這5種表現,一旦出現,說明肝功受損,不能繼續喝酒了!

喝酒者,肝不好,會出現這5種表現,切莫忽視

表現1:酒量突然下降

如果,本來酒量就差的人,常常喝酒也許酒量可以練好一點。

但是,如果是酒量不錯的人,突然間酒量變得非常差,喝一點就感覺「醉了」,這種表現,就是在提示你肝臟功能下降,肝受損了。

肝受損,肝臟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謝物乙醛,所以,導致「醉酒」的感覺越來越明顯,這個時候,你就不能在繼續喝酒了!

表現2:食欲不振

喝酒,容易導致酒精肝,其早期癥狀,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並且,酒精還會損傷人體的味蕾,影響感官功能,酒精還會損傷胃黏膜進而影響食慾。

所以,當喝酒者,在正常情況下,突然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一定要小心警惕肝臟受損!

表現3:早起後,尿黃如茶

除了飲食上,吃了很多導致尿發黃的食物之外,早上起來後,當尿液發黃,且伴隨皮膚、眼睛發黃,一定要引起重視,小心肝功能受損導致的。

肝臟異常的人,會影響到膽紅素的代謝,時膽紅素進入血液的量增多,這樣一來,尿液的顏色會變黃。

表現4:腹瀉、腹脹

早期酒精肝者,有腹瀉、腹脹的表現。

腹瀉多由腸壁水腫、腸道吸收不良、煙酸缺乏及寄生蟲感染,出現的酒精肝癥狀。

腹脹則有可能是低鍾血症、胃腸脹氣、腹水和肝脾腫大所致,也是常見的酒精肝早期癥狀。

所以,喝酒者,在酒後出現腹脹、腹瀉的情況,一定不要大意!

表現5:臉色發黑、暗沉

長期喝酒過多,肝臟受損,就會表現在臉部。

因為,鐵質是由肝臟進行代謝與儲存的,但是,如果肝臟已經受損,不能進行正常的工作,鐵質就會流入血管,導致血液中的鐵含量增多,這樣的血液供應面部皮膚後,就容易造成臉色發黑。

再者,長期的肝臟功能異常,會引起代謝異常,很容易導致皮膚色素的暗沉,無光。

喝酒者,需警惕酒精肝

酒精肝,全稱為「酒精性脂肪肝」,是肝臟的一種病變,屬於脂肪肝的一種,飲酒是直接導致酒精肝的原因之一。

長期喝酒,約75%發生脂肪肝,40%發生酒精性肝炎,8%-29%發生肝硬化。

所以,喝酒者,一定要預防警惕酒精肝!

肝不好,堅持做6件事,肝會慢慢變好

第一件:吃,養肝食物

食療護肝,是養護肝臟健康有效的方式之一,日常多吃點護肝食物,對於肝臟保護十分有利。

中醫講:青色入肝,肝喜青色,青色食物,有利於肝氣的循環和代謝,促進肝臟排毒,還能夠消除疲勞、舒緩肝鬱。

所以,堅持每天吃點青色的食物,來滋養肝臟健康,如:西蘭花、茼蒿、油菜、芥菜等。

蘑菇、香菇、黑木耳、銀耳等菌類食品,營養豐富,屬於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低糖、低鹽、低熱量的脂肪肝理想性蔬菜。

其富含的優質蛋白,協同機體清除肝內的脂肪,起到護肝且降脂的作用;

其含有的多元維生素微量元素,有助於受損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

所以,日常多吃菌類食物,對於肝臟健康十分有利!

正常人群,每日應該攝取的優質蛋白,應該在90克以上,這樣更有利於對肝臟的養護哦。

高蛋白,低熱量,是肝臟最為喜愛的一類營養。因為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能夠對肝臟起到修理維護的作用,能夠起到促進肝細胞再生修復肝細胞的作用。

奶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中以酸奶最好,不僅不可補充蛋白質,還可以幫我我們調整胃腸道功能,有助於毒素的排出。

並且,酸奶還可以在我們的體內,促進干擾素的生成,能夠實現增強免疫力以及保肝護肝的目的。

第二件:喝,護肝茶飲

每天喝點護肝茶飲,是幫助肝臟排毒,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

並且,多喝茶水,可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損害

自己動手做,蒲菊金栗茶,每天一杯,排肝毒,更健康

材料:蒲公英根、菊苣根、刺玫花、金栗

製作:

1、將蒲公英根和菊苣根蒸熟,切段後烘乾,備用;

2、將刺玫花晒乾,揉碎,備用;

3、將金栗挑選乾淨,並晒乾,備用。

4、準備好一些紗質茶包,取蒲公英根1.2g、菊苣根1.5g、刺玫花0.2g、金栗0.1g,做成一個茶包。

5、每次用一個茶包,用沸水沖泡,3分鐘即可飲用。

解析:

蒲公英,入肝經,擅長排肝毒、預防肝損傷,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以對抗內毒素造成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菊苣根,藥用價值很高,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進而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溫,可疏肝解郁、促進血液輪迴,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對於肝臟健康非常有利,並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金栗,味道清新迷人,可以中和寒性,並且,經常用其泡水,可以幫助人體排毒!

四者搭配,促進肝臟排毒,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自己動手做,枸杞紅棗茶,促肝排毒

材料:枸杞、紅棗、冰糖

做法:

枸杞少量,紅棗5個,冰糖適量。

將一定量的水加入鍋中,將所有配料放入鍋中,煮沸火。轉小火,加冰糖,煮5分鐘,即可飲用!

解析:

枸杞中含有一種有效成分,甜茶鹼,能促進肝細胞再生,枸杞中的有機鍺等物質,能促進肝細胞的活化作用,修護受損的肝細胞,促進肝臟排毒!

實驗證明,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紅棗水,持續1周能增加人體血清蛋白,從而達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所以,二者搭配泡水喝,也可以促進肝臟排毒!

第三件:睡,規律作息

調養肝臟,包括養肝和清肝,養肝重在睡眠!

睡眠養肝,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切莫忽視!

現代人經常熬夜,對於肝臟的損害尤其嚴重。

很多人的肝病,其實是「熬」出來的,「夜貓子」大多雙目赤紅,這是肝火上升的癥狀。

《黃帝內經》中記載:「人卧血歸於肝」,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保證睡眠時間,「清肝瀉火」,這能預防肝氣升發太過。

所以,每天盡量保證在晚上11:00前,進入睡眠狀態,對於肝臟保護十分有益!

睡前,可以泡泡腳,揉揉腹,促進睡眠,切不可吃宵夜、劇烈運動、玩手機,這些都會損害肝臟健康,並且會影響睡眠!

第四件:坐,飯後靜坐

飯後靜坐,閉目養神,有助於肝臟健康!

一般情況下,飯後的10-30分鐘內要保持靜坐,之後在進行其它的活動,才能很好的做好養肝護肝,避免肝病的惡化。

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後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飯後更應該閉目養神。

所以,飯後養成這樣的習慣,對於護肝,保護身體健康十分有好處!

第五件:動,堅持鍛煉

運動成為習慣,是護肝的關鍵。

護肝要避免久坐,離開沙發、動起來,肝部多餘脂肪就會減少。

散步是最適合保養肝臟的一項運動,散步,就是隨便走走,沒有什麼約束,隨心所欲,既可以放鬆身心,又可以接觸大自然,因此,散步也能「散心」。

晚飯1小時後,一般在19~21時之間,人體的各項機能處於平穩狀態,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適合運動

運動的原則是以不疲勞、每次活動自覺微微出汗為度。

第六件:按,護肝穴位

生活中,閑來無事,按按護肝穴,也是保護肝臟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組護肝穴,每天按一按,肝好更健康!

大敦穴

位置: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的地方。

方法:盤腿端坐,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的大敦穴點按3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大敦穴,手法同前。

作用: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太沖穴

位置:位於足背,第1、2趾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或牙籤圓頭(注意不是尖的一頭)點按該穴5-8分鐘,注意按壓力度可稍大,以有酸脹痛感為佳。

作用:可疏通肝氣,進而通暢全身氣機,達到護肝養生的目的。

期門穴

位置:位於乳頭正下方,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方法:用指柔法,用雙手的食、中二指成劍指或單用拇指放在兩側期門穴上,力度以微感酸痛為宜,按揉約10-15分鐘。

也可以用提捏法,雙手以拇指和食、中二指對捏期門穴處肌肉,稍用力往前一提,然後放鬆再捏再提,約提捏10分鐘。

作用:健脾疏肝、理氣活血,對於肝氣不舒導致的脅脹痛、腹脹、嘔吐有較好療效。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小暑過後,一日熱三分,做好「三防」「四養」,少生病,更健康!
腸道不好,大便會有變化嗎?出現3個「異常」,小心腸癌「上身」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