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國之亂直在七國,三藩之亂直在三藩

七國之亂直在七國,三藩之亂直在三藩

原標題:七國之亂直在七國,三藩之亂直在三藩


文|小河對岸


過去我們提起「七國之亂」、「三藩之亂」等等,總是委罪於「七國」、「三藩」等。但是,我們細讀歷史就可以發現事實卻並非如此。無論是「七國之亂」還是「三藩之亂」,雖系「七國」、「三藩」率先發起的戰爭,但論事理之曲折,顯然都是曲在朝廷。


劉邦平定天下之初,各地基本上仍為戰國時期的國家認同。故而,在朝廷力不能及的偏遠之地(山高皇帝遠),實行分封制是必然的,正如《史記·吳王濞列傳》記載:....上(劉邦)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以填(通「鎮」)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這也是劉邦等人從秦朝滅亡過速而吸取的教訓,漢初分封的同姓諸侯王,對大漢政權的穩固以及漢民族的融合與形成,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滿清之三藩,站在漢民族的立場上,固然是投靠異族的漢奸。但站在事理之上,三藩之封也是他們的「功勛」所得。



而「七國之亂」、「三藩之亂」卻皆因朝廷「削藩」、「撤藩」而起。單從道義上講,這顯然都屬朝廷違背信義、過河拆橋之舉。而絕非如某些電視劇中演義的那樣「撤藩則反,不撤亦反」,而這兩場動亂的「禍首」,吳王劉濞及吳三桂起兵之時,都為六十二歲。在那個時候,都已經屬人生晚年了,若有反心又豈會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才扯起反旗。


顯然「七國之亂」、「三藩之亂」,都是遭到朝廷的逼迫才鋌而走險的,而並非素來有反心。且不論漢景帝在為皇太子時,就因博局而殺了吳國太子。漢景帝即位之後,採納晁錯的建議,動輒以諸侯之過而肆意削減諸侯們的封地。如罰削楚國東海郡,削吳國(一共三郡)豫章郡、會稽郡,削趙國河間郡,削膠西國六縣等等。《史記·吳王濞列傳》載:...吳王濞恐削地無已,因以此發謀,欲舉事...諸侯既新削罰,振恐,多怨晁錯。及削吳會稽、豫章郡書至,則吳王先起兵,膠西正月丙午誅漢吏二千石以下,膠東、菑川、濟南、楚、趙亦然,遂發兵西。



而七國雖多,但實力卻與朝廷相差太遠。被認為實力最為雄厚的吳國,徵發國中十四歲(吳王少子的年紀)到六十二歲(吳王濞的年紀)之間的所有壯丁,也才徵發了二十餘萬人。而諸侯之地不足為漢郡什二,這也是七國之亂最終沒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滿清三藩之亂也是如此,三藩的地盤對比清廷來說也相差太遠,單從勝算上來看,起兵相抗並不明智。但撤藩則意味著,不但自己的富貴榮華失去保障,跟隨自己征戰半生的那些將領士卒們以鮮血換來的「酬勞」也隨之泡湯了。這不僅關係到一人之富貴,而且關係到一個集團的利益。


由於秦漢以後的王朝,都是奉行集權帝制,自然也都是站在朝廷的立場而評價「七國之亂」、「三藩之亂」。但「七國之亂」與「三藩之亂」的本質是朝廷與地方的矛盾,而非統一與分裂的矛盾。日本的德川幕府時期,有二百六十多藩,「政出各藩」,但仍為統一的國家。集權帝制之下,統治者最在意的並不是地方上的民生與經濟等,而更在乎對地方的控制力。故而會以「強幹弱枝」為手段,束縛地方上的發展與進步。漢朝並沒有因「削藩」而更強大,卻在漢武帝頒發「推恩令」、加強中央權力之後、更肆意妄為、窮兵黷武而由盛轉衰。滿清也更沒有因廢除三藩,而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國近代之落後於西方,就在於此帝制集權之害。

參考史籍:《史記》、《清史稿》、《日本史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為何比秦檜還難以洗白?
為何菩提祖師非要在半夜三更,才肯傳授給孫悟空真本事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