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背靠中興起家坐擁百億財富,如今身家蒸發65億,半年利潤預降50%

他背靠中興起家坐擁百億財富,如今身家蒸發65億,半年利潤預降50%

文|AI財經社 實習生 劉碎平

編|鹿鳴

美國發難,受傷的不僅是中興。

7月11日,通宇通訊發布了2018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凈利潤區間修改為3600萬元至4600萬元,相比同期下降了61.66% 至 51.01%。

7月10日,深交所向通宇通訊下發監管函,稱其2017年預計凈利潤與實際經審計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且未及時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違反了深交所相關規定。

截至7月11日收盤,通宇通訊報收22.03元,較高值66.97元跌去67%。其中僅在4月16日中興通訊第一次被制裁以來,通宇通訊的股價累計下跌了約22%。

業績變臉,大幅縮水

事實上,通宇通訊的煩惱還不止於此。

公開資料顯示,通宇通訊主要從事移動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業務,其主要客戶為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移動通信運營商及華為公司、諾基亞、中興通訊、愛立信等通信設備集成商。

據2018年一季度報告,通宇通訊凈虧損998萬元,同比下降14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2億元,同比減少6570.83%。

在一季度報告中,通宇通訊預計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變動區間為0-1500萬。7月11日,儘管通宇通訊發布了2018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凈利潤區間修改為3600萬元至4600萬元,但相比同期卻下降了61.66% 至 51.01%。

通宇通訊業績大變臉與中興遭制裁事件不無關係。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禁售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一時之間,全國嘩然。

受此影響,中興關閉了主營業務,公司處於癱瘓狀態。很快,這場中興與美國的戰爭上升為中美之間的較量。

中興遭制裁,它身後供應商們的日子自然不會好過。

通宇通訊在年報中也表示,由於各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數量有限,且華為公司、愛立信、諾基亞、阿爾卡特-朗訊、中興通訊等國際大型移動通信設備集成商佔有80%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移動通信設備供應商的銷售客戶集中度較高。未來如果客戶經營發展出現不利情況,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通宇通訊在2017年年報中並未公布前五大客戶的具體名稱。但在通宇通訊上市時,其招股書中顯示,2014年和2015年前三季度,中興通訊均為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對中興通訊的銷售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達到了15.00%和21.80%。

在中興遭到制裁後,2018年5月至6月間,通宇通訊董秘曾在股吧中回復投資者稱,目前中興通訊已非公司第一大客戶。

除此之外,2015年至2017年,通宇通訊凈利潤就開始呈下降趨勢,營收分別為13.29億元、12.19億元、15.3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47億元、2.09億元、1.11億元。其在回復深交所2017年年報問詢函中表示,主營業務基站天線毛利率大幅下降是一大因素。

股價過山車,實控人身家跌去65億

通宇通訊成立於1996年12月,註冊資本50萬元,出資人分別為吳中林和時桂清,兩人系夫妻關係。

2016年1月,上市前夕,通宇通訊董秘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通宇通訊是國內最早的基站天線研發生產企業。產品走向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國際頂尖運營商vodafone和國際頂尖系統集成商諾基亞、阿朗、愛立信的供應商。

查詢招股書, 通宇通訊每股發行價為22.94元,2016年3月28日開盤後,股價一路走高,漲到66.97元,按當時股本22500 萬股計算,其市值一度高達150億元。到達頂峰後,通宇通訊開始走下坡路。截至今日收盤,通宇通訊報收22.03元,目前市值僅剩約50億,較峰值少了100億。

目前,吳中林直接持有公司股本總額的39.68%,通過持有宇興投資間接持有公司1.4%的股份;時桂清直接持有公司股本總額的26.03%,吳中林、時桂清夫婦合計持有公司67.11%的股份。按夫妻倆持股比例計算,吳中林、時桂清倆人身家也相較於峰值減少近65億元。而自4月16日中興第一次遭受美國制裁以來,夫妻倆的身家已經縮水了9.37億元。

查詢《胡潤百富榜2017》,吳中林、時桂清夫婦以50億身家排在第825名。但在2017年5月,新財富雜誌發布《2017新財富500富人榜》中,吳中林、時桂清以80.2億元的財富位列第382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800億網貸平台唐小僧被查封,註冊用戶1000萬,高管主動找經偵
新飛冰箱「停飛」背後:外資控股24年後撤資,臨走稱無利可圖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