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金星一句話扎了無數中國媽媽的心:跟生孩子比起來,這件事才是婚姻的試金石!

金星一句話扎了無數中國媽媽的心:跟生孩子比起來,這件事才是婚姻的試金石!

作者:嬌嬌媽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則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則全家焦慮。

金星曾說:「德國女人只工作,日本女人只帶孩子,中國女人是超人。因為你得工作、創業、洗衣服、做飯、帶孩子、打掃衛生收拾家,照顧公婆、伺候老公、教育子女,對外和諧社會關係,對內和諧家庭關係。」

短短一句話,道出了無數座壓在媽媽們身上的「大山」。

而一旦遇上孩子生病,媽媽們就更加容易情緒暴走了。

前陣子,著名歌手孫燕姿因兒子一句「我恨媽媽」,她回復「是嗎?就算你死掉我也不會傷心的!」的微博而登上了熱搜。

兒子生病,懷二胎的孫燕姿在家照顧了整整9天。

喂葯、拍片、驗血、晚上喂溫水、清理孩子的嘔吐物、換洗床單,甚至躺在孩子的卧室門口睡了兩個晚上。

在與疾病抗爭地第八天時,兒子因媽媽不肯給自己吃巧克力,便在紙條上寫下:「我恨媽媽」。

而孫燕姿則情緒崩潰地回復了兒子:「是嘛?如果你死掉我也不會在意的!」

一邊孕育肚子里的小寶寶,一邊照顧生病的大兒子,個中艱辛,可想而知。

可即便照顧孩子精疲力盡、連續9天沒有睡過一個安穩好覺的她,在事後卻因為一句氣話,而責備自己是個「糟糕媽媽」。

不知從何時開始,周圍的人總是說「媽媽不生氣,就是孩子的好福氣」「生氣的媽媽,會造就一個怎樣的孩子?」「別再生氣了,孩子的未來都毀在生氣媽媽的手裡了」...

可媽媽也是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在又累又氣的狀態,誰還能百分百控制住脾氣?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

好的媽媽是這種:我隨時都願意承認我的教育有問題,承認我曾經對孩子做錯了一些事情,我願意承認我的錯誤,我還願意改善。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完美的媽媽,但媽媽們卻願意為了孩子一步一步去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去做一個無限接近完美的好媽媽。

想要無限接近完美媽媽,除了媽媽自己的努力外,更需要的是家人的鼓勵和理解。

去年,在上海閔行區,一位27歲的全職新媽媽把5個月大的女兒從5樓上扔了下去,隨後自己也跳了樓。

所幸,樓層不高,孩子和媽媽都只受輕微皮外傷,並無性命之憂。

而導致這位媽媽情緒失控的罪魁禍首,是事發前的一件小事。

媽媽忙著在廚房做晚飯,睡醒的孩子不小心從床上摔了下來,丈夫卻氣急敗壞地吼罵妻子:你不上班,連孩子都帶不好!

很多全職媽媽,沒有被十月懷胎的辛勞所嚇住,沒有被一朝分娩的痛苦所壓垮,卻在家人的指責和抱怨中,走到了情緒奔潰的邊緣。

去年, UC大數據發布了國內第一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中國媽媽焦慮指數最高的十座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上海,年齡上 80後媽媽是冠軍。

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媽媽們的焦慮普遍存在。

哺乳、睡眠剝離、餵養問題、養娃困惑,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角色和社會地位的變化,這些統統都變成媽媽們內心的焦慮之源。

面對媽媽內心的焦慮情緒,如果丈夫或家人,表現的只有遠離和漠視,甚至是不耐煩地指責,那麼焦慮爆發的那一天,或許就是家破人離的一日。

作為妻子身邊最親近和最能依靠的家人,千萬別讓你們的責備與抱怨,成為壓死全職媽媽的那最後一根稻草。

台灣心理學博士洪蘭曾說,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則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則全家焦慮。

面對焦慮的妻子,丈夫和家人的理解與鼓勵,是緩解媽媽們內心焦慮的最佳良藥。

而熬制這副「良藥」,所需有三。

第一,給媽媽適度的個人空間與時間

很多全職媽媽,負面情緒爆發的本質原因在於勞累過度。

尤其是哺乳期的媽媽們,孩子半夜醒了,你得醒;孩子半夜哭了,你得起床抱;孩子白天睡了,你得忙家務...

給媽媽們適度的個人空間和時間,不僅能夠避免媽媽的負面情緒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還能讓媽媽們在自我空間里逐漸恢復精力和信心。

例如,下班回家少玩手機,多陪孩子,或者主動做個晚餐、洗洗碗,周末的時候,早起帶孩子去小區、去公園玩一上午,讓媽媽睡一個久違的懶覺,相信媽媽的負面情緒能夠得到極大的緩解。

第二,給媽媽精神上的鼓勵與理解

有人說,生孩子是婚姻生活的照妖鏡。面對產後情緒多變的媽媽,爸爸的行為表現的確是最直接的說明。

一個懂得分擔妻子辛苦的丈夫,一個懂得在妻子焦慮時,給予理解和包容的丈夫,才是真正值得託付一生的人。主動溝通、多多鼓勵,理解妻子的付出,並心懷感恩,這便是對妻子最大的精神鼓勵。

第三,給媽媽營造生活的儀式感

很多夫妻,在擁有孩子以後,覺得都老夫老妻了,過節日送禮物、製造驚喜都是虛頭巴腦的東西,沒那個必要。

但儀式感,不僅是婚姻生活的保鮮劑,更是女人返老還童的養生丸。

在特殊的日子裡,給媽媽們製造簡單的浪漫和驚喜,不僅能為彼此的生活增加美好回憶色彩,更能讓媽媽們找回當年被珍視的感覺,讓她明白,她嫁的那個人待她初心未改。

除去家人的鼓勵和理解外,媽媽們想要化解內心的焦慮感,更重要的在於調整自己的心態。

這種心態的調整,主要體現在三點。

第一,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之處。

當我們在為了孩子、為了家、為了他,日夜操勞的時候,如果有做的不夠好的地方或者做錯了的地方,一定不要為此耿耿於懷,要學著原諒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別跟自己的缺點不足較勁,學著原諒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跟真實的自己和平相處,這或許是每個媽媽一生要做的最大功課。

第二點,選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

養孩子和拼事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無二致,都需要升級打怪、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對於已經做出的任何一個選擇,我們都應該慎重對待、全力以赴,這樣才對得起當初對另一個選項的放棄。

人生總是有舍才有得,選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才能做到問心無愧。

第三點,學會自尊自愛,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關愛

很多全職媽媽,一頭埋進家庭中,便「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衣著隨意、疏於保養,甚至放棄了自我成長。

事實上,夫妻雙方,如果丈夫不斷進步,妻子卻原地踏步,交流和溝通逐漸不在一個層面上時,很容易產生巨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會讓丈夫逐漸喪失對妻子的尊重與關愛。

任何時候不要放棄自我成長,不要放棄作為一個女人該享有的外在投資,才能享受到別人的尊重和關愛。

有人說,只要生孩子的還是女人,那麼男女就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

但事實上,物種進化賜予女性生育的能力,但這個能力是權利,而不是義務。

那些選擇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媽媽們,是為愛、為家庭做出巨大犧牲的、值得尊重的女性。

媽媽不是超人,媽媽只是渴望變成超人的普通人。

不管別人如何看待,請堅信,你不是最完美的媽媽,但你一定是最接近完美的媽媽。

最後,想跟所有媽媽們分享在《媽媽是超人》中的這段話:

媽媽的日常,

才是最難的考試,

養孩子是閱讀理解題,

不是算術題,

也正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細枝末節的瑣碎都是考驗。

小到每天吃什麼早餐,

如何讓孩子吃青菜,

怎樣處理和家人間的育兒矛盾,

如何化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這場每天每刻都在進行的考試,

要做到拿捏精準,

背後是龐大的心血和糾結。

而其中最難的部分,

是孩子帶來了檢視自我的功課,

課本名字叫內部重生。

牽起孩子的小手,

活成更好的我們。

與所有媽媽們,共勉。

*註:配圖來自網路

編輯:好書指南 微信號:aidushuba

喜歡請分享或在頁尾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書指南 的精彩文章:

請你回家吃飯的人,一定要深交
人渣馮小剛罵哭服務員:你對底層人的模樣,透著骨子裡的修養

TAG:好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