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創思維、把握方向、管理提升

開創思維、把握方向、管理提升

一個忙碌的下午,在合肥製造部會議室,製造部經理繆彬文給工藝科同事提出三個問題,由簡至繁,一場別開生面的討論會由此展開……

案例一:終點為10km,現有5個人ABCDE,負重10kg,每人相距10m,但跑步速度各異,如何保障在最短時間內所有人完成的10km運動?

案例二:前端共計60根火柴,中間6個篩盅,每人只能根據自己搖篩盅得到的1-6的點數從前崗位拿取火柴數,且拿取數量不大於前崗位數量,多少次循環後可將火柴全部轉移至末端?如何以最快的方式移動至末端?

案例三:現市場需求是4.5萬台/月,車間各條線體產能不等,如何從縱向和橫向思考最優完成4.5萬台?

這小小的三個問題,反映了對合肥製造部未來經營方向的思考,繆經理在會上強調:了解市場,把握好經營方向,夯實基礎管理,深度挖掘潛在能力。

合肥工廠發展的目標只有一個:「To make money now and in the Future」,簡而言之:為公司賺錢。所有行為都要服從這個目標,工廠發展必須遵循以下三點:1、工廠的運作是一個整體系統,各部門目標必須服從工廠整體目標;2、目標設定後,應對工廠一切活動和行為準則進行重新審視,即評價這些活動或準則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妨礙這一目標的實現;3、企業的所有活動都應該圍繞企業的目標進行,與企業目標無關的活動應該盡量減少或禁止。在討論會上,各位同事各抒己見,充分思考這一問題。

會上,繆經理給同事們培訓了以下理論,深入淺出。工廠的基本運營法則:1、是否增加有效產出:整個系統在單位時間內產出的速度;2、庫存:整個系統投資在採購上的費用;3、營運費用:系統將庫存轉化為有效產出的所有費用,包括人工費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等。這些理論給同事們打開了一扇窗。這時工藝主管袁成又提出:若訂單量為10萬台,所有單位成本100元/台,售價150元/台,圍繞公司目標,我們該如何去做?

工廠各部門、各環節息息相關,運作過程是一個相互關聯的資源鏈,因此,對於袁工提出的問題,結合合肥工廠現狀,可以從優化成本的角度考慮發展方向,例如:可以通過現場降低成本至95元/台提高利潤,還可以通過提高生產線平衡率,減少庫存量提高凈利潤……

話題又延伸到合肥工廠總裝線,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在考慮到以上因素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以下二個方面:1、統計波動:波動就是每個工序生產速度的統計,工序在生產的過程中時快時慢,雖然反饋到平均數據非常穩定,但統計波動越大,產出波動就越大;2、依存關係:一系列事件必須在其他事件發生後才能發生。B工作開始之前,A工作必須完成。每條生產線都有生產瓶頸,我們要找出被催貨、加班最嚴重的工序,想方設法的緩解瓶頸,採用不同加工方法,尋找新工藝,提高生產線平衡率,因為瓶頸損失一小時就是系統損失一小時;同時我們也要遷就瓶頸,不要造成瓶頸前貨物堆積浪費和瓶頸後缺貨浪費。如此,給出我們案例一的解決方法。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思維:客戶訂單是管理生產的首要驅動力。在合肥工廠,總裝的客戶是廣大市場,配件車間的客戶是總裝。所以在淡季和旺季,我們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合肥工廠的生產,還要根據總裝的需求調節配件車間的產量,這樣才能實現經營穩步提升。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案例一中,如果只是為了將每個人身上的負重10kg運輸到終點,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用4人,每人負重12.5kg完成任務,雖然減少了用人量,但是目標達成,且每個人不是急跑,也不累。繆經理也對工藝科同事提出一個新的要求:在淡季產量和旺季產量中,梳理出合肥工廠生產管理的一條路。

最後,繆經理總結道:我們要找出制約因素,即運作中最弱的瓶頸,挖盡它的潛能,發掘隱藏的產能;正確對待效率,並不要求所有人盲目追求高效率;在生產線上的戰略性位置設立緩衝;關注物料是否暢順流通,而並非產能是否平衡。這樣可以增加有效產出,降低成本。

這次討論會,大家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都一次又一次的認識到工廠生產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生產管理是計劃、組織、控制生產活動的綜合管理活動,內容包括生產計劃、生產組織以及生產控制。只有通過合理組織生產過程,有效利用生產資源,經濟合理地進行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生產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博電氣 的精彩文章:

TAG:萬博電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