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你知道錢幣收藏界「順天易得,得壹難求」的說法是什麼意思嗎?

你知道錢幣收藏界「順天易得,得壹難求」的說法是什麼意思嗎?

你知道錢幣收藏界「順天易得,得壹難求」的說法是什麼意思嗎?

喜歡收藏古錢幣的朋友都知道,在錢幣收藏界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那這句話有怎麼理解呢?原來,這裡的順天和得壹是指的兩種古錢幣,即「順天元寶」和「得壹元寶」,但是這兩種錢幣並非哪個皇帝所鑄,而是唐朝安史之亂時史思明鑄造的。

據《新唐書.食貨志》載,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佔據東都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他熔掉當地寺廟中的銅佛鑄錢。因年號「得壹」,初定錢文為「得壹元寶」。取「天得壹以清,地得壹以寧,王侯得壹以為天下貞」之意。可使用未滿一年,史思明覺得「得壹」似乎暗示著他的「大燕王朝」只能延續一年,很不吉利,就下令停止了得壹元寶的流通。

還有一種說法,史思明做夢時夢見了一個「一」字,找道士解夢,道士附會說這是「得一者得天下」,史思明大喜,他佔據范陽時,銷毀洛陽銅佛鑄「得壹元寶」。與開元通寶並用,規定以1個得壹元寶當100個開元通寶用。老百姓自然是非常不滿,關於「壹」字是「一世而亡」的說法在民間流傳開來,史思明也非常惶恐,後改鑄「順天元寶」,希望權力永固,但他的美夢最終還是破滅了。

史思明為了標榜自己反唐是順從天意,於是將年號定為順天,鑄行「順天元寶」。順天元寶的形制、色澤,均同於得壹元寶。然而,「順天」不順,史思明倒行逆施,惹得天怨人怒,登基不久,便死於非命。「安史之亂」不久即被平息,「得壹」、「順天」未能流通多長時間。

所以,錢幣界素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的說法,「得壹」和「順天」均是以一當百的大錢,卻要抵百枚「開元通寶」平錢。現在兩種錢幣均已成為當今收藏界不可多得的稀缺品,順天也不易得,得壹更難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幣文玩小達人 的精彩文章:

朋友在古玩市場上冒著酷暑收穫了兩枚銅錢,雖然辛苦,但是高興

TAG:錢幣文玩小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