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前兩天回學校提交畢業材料,和以前社團里的學弟學妹們吃了頓飯。

席間,木木的手機一直沒有離手,扒了兩口飯又繼續看手機回消息。我調侃他,現在都成了大忙人了?

木木嘆了口氣說,他其實也想安安心心吃頓飯,無奈班上同學的問題太多了。他是班上的學習委員,現在臨近期末考試,班裡同學關於學習上的問題也多了起來,都扎堆給他發消息。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看著他一臉哀怨的表情,我本想安慰他大家是因為他學習好才向他請教的,被別人當做榜樣,應該開心點。

但是當我看了那些同學給他發的問題後,我頓時改變了主意,直截了當地對他說:「別回他們了,好好吃飯吧。」

因為他們要問的,都是自己動下腦子動下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各科考試安排在什麼時候啊?」

「公文寫作的模板能給我發一份嗎?」

「劉老師劃的重點有哪些啊?」

……

考試安排表木木已經上傳到群相冊;公文模板兩個多月前就上傳到群文件了;老師劃的重點前幾天就已經拍照發到群里。這不過都是自己翻翻群文件、群消息就能找到的,卻非要木木去幫他們不可。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木木說,我也曾讓一位同學自己找一下,結果同學說他是虛心好問才來求教的,我這樣回復不是一個學習委員該有的態度,我哪裡還敢拒絕他們啊。

聽到這話我真是哭笑不得,這哪裡是什麼虛心好問,不過是怕麻煩想坐享其成的懶癌伸手患者。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懶癌伸手患者,是比懶癌患者還可怕的一類人,因為他們的懶,不僅讓自己毫無作為、影響自己,而且還危害到別人。

曾經有一段廣告視頻刷爆了網路:一個叫伊恩的留學生,因為不會做番茄炒蛋,隔著十二個小時的時差發語音向他媽媽求助,而他媽媽凌晨四點起來在廚房錄視頻示範。

有網友說,這百度一下就能找到視頻教程了,有必要把他媽媽叫起來給他錄視頻嗎?這是典型的伸手思維啊。

而每一位懶癌伸手患者的背後,必定有一股縱容他的力量,這股力量大多來源於父母——兒子這種「不懂就問媽」的習慣完全是被父母給慣出來的。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不懂就問這句話並沒有錯,錯的是他們的態度。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成語叫「勤學好問」,而好問的前提是勤學,沒經過自己大腦思考就想問著別人要答案,明明自己動下手就能找到解決方法卻偏去問別人,這不是好問是懶癌。

父母在心疼自己孩子的同時,也應當教會他們如何去尊重別人的時間和精力。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伸手問別人要答案,這看似是解決問題最簡單的途徑,但是這種途徑會讓人逐漸淪為一個只知道伸手的不勞而獲者。當面臨困境找不到人幫助的時候,他往往想到的只有退縮。

琳琳在工作一年後覺得工作太累薪資又低,很想考個研究生深造提升自己的能力。當冒出這個念頭出來後,她首先在腦海里搜索了一圈,有誰在這個事情上能幫助她。篩選出了幾個朋友諮詢無果後,她便放棄了考研的念頭。

相反她的大學舍友,一個非法學專業的人想考律師證,在打算報考的時候,她就收集了相關的信息和資料,並記錄下自己不懂的問題。身邊沒有學法學的朋友,她就上知乎、豆瓣的論壇小組裡去尋找隊友一起學習。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去年的司法考試中,她終於順利拿到了A證。

一個人如果連自主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都沒有,那麼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漸萎縮,在有機會成功的時候,也只能任由機會流逝。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患有懶癌伸手病的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懶,怕麻煩,不想肩負責任;一個是不懂得換位思考。

「我不懂嘛,所以才來找你」,這是披著虛心好問外套的伸手黨的一貫邏輯,他們的重點在於「我不懂」,但他們的本質是「怕麻煩」。

我們再換位思考一下,當別人無休止地拿著一些原本可以百度解決的問題來求助你時,你是不是也很崩潰?

這個世界有60多億人口,你又不是世界的寵兒自帶主角光環,不用動腦問問別人就能解決問題。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只願意花百分之一的力氣就想得到百分百的結果,你恐怕真的沒睡醒。

喜歡「虛心好問」的人,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忙著成長,多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畢竟在成人的世界裡,沒有誰有義務去打理一個一百多斤的巨嬰。

總喜歡「虛心好問」的人,真的不容易過好這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尤二姐:我的婚姻,一開始就輸了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然後呢?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