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羊皮的狼 一種低調的惡性腫瘤——肉瘤發病率不高 危害卻不小
(圖片來源於網路)
提起肉瘤,很多人認為沒有帶「癌」字,應該不可怕吧?的確,相較於肺癌、肝癌、乳腺癌等,肉瘤小眾而低調,很少出現在公共視野,但它卻是癌症嫡嫡親親的兄弟,也是一種惡性腫瘤。 而且,它可是一隻真正的 「披著羊皮的狼」,甚至比狼還兇猛。
又逢國際肉瘤宣傳日,記者採訪了中國抗癌協會中西醫整合腫瘤專委會秘書長、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杭州市腫瘤醫院腹部腫瘤科王凱峰副主任醫師,請專家為我們講講關於肉瘤的二三事。
與「癌」是孿生兄弟的惡性腫瘤
一講到惡性腫瘤,大家就會自動將其與癌症等同起來,其實不然,在惡性腫瘤家族裡,除了我們平時所講的癌症外,還有別的成員,肉瘤便是其中之一,它發病率相對較低,比較低調,如平滑肌肉瘤、橫紋肌肉瘤、纖維肉瘤、軟骨細胞肉瘤等,但是惡性程度可是一點都不比「癌」低。
肉瘤與癌症最大的區別,就是組織來源不同。王凱峰副主任醫師介紹,肉瘤指的是來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間葉組織則包括結締組織,脂肪組織,骨和軟骨組織,以及淋巴造血組織等,比如骨肉瘤來源於骨骼組織,橫紋肌肉瘤來源於橫紋肌,脂肪肉瘤來源於脂肪組織等等。而我們平時所說的癌,則來源於上皮組織,比如胃癌、腸癌等都來源於消化道黏膜。
「人體由受精卵一步步長成,在胚胎髮育過程中,不同的胚層發育成不同的組織,間葉組織便是由中胚層的間充質分化發育來的組織,通俗地講,就是『裡面的、中間的』組織。」
王凱峰副主任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肉瘤的惡性程度普遍較高,生存期長短取決於病理組織類型和治療手段,平均生存期長一些可以有5-6年,但大多數生存期都不長,中晚期一般在一年左右,有的甚至在幾個月之內迅速發展。「由於相較其他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相對不高,僅占惡性腫瘤的百分之一左右,受重視程度也就沒有肺癌、肝癌那麼高,目前臨床數據較少,有效治療手段不是太多。」王凱峰說,治療肉瘤的首選一般是手術,放療和化療也可以做,熱療也是肉瘤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是大部分敏感程度不高,也容易產生耐葯,很多時候會選擇將手術與放化療以及熱療結合起來的綜合治療手段,近年來治療進展還是挺大的。大量研究也證實了採取合理、規範的綜合治療,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多發於青少年的骨肉瘤
骨肉瘤也叫成骨肉瘤,是多發於20歲以下的青少年或兒童的一種惡性骨腫瘤,在小兒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約為小兒腫瘤的5%。
因為與青少年骨骼的生長期疼痛非常相似,很多時候,當孩子告知自己肢體疼痛時,會被家長誤認為是生長痛而輕易忽視。而二者的主要區別為,骨肉瘤會出現夜間疼痛,且疼痛經休息及用藥後不但不緩解,還會逐步加重;病人的另一個表現是肢體病變部位出現腫塊,其他還有諸如跛行、發熱等表現。「有些孩子因為運動時發現腿上有鼓包,或者骨折受傷後要拍片,去醫院檢查時才發現原來是患上了骨肉瘤。」
王凱峰介紹,骨肉瘤好發於四肢長骨的遠端或近端等部位,如股骨遠端即大腿骨,脛骨近端等。治療骨肉瘤的首選依然是手術,但因為很容易複發、轉移,大部分人需要截肢。手術後還要結合放化療、熱療、免疫治療等輔助支持治療。值得關注的是,很多患者截肢後依然會感覺疼痛,「我們稱之為『幻肢痛』,也就是說,明明已經切除,還會以為腿還在,且繼續疼痛,有的患者甚至會在半夜痛醒,這樣的病例臨床上並不少見。」當然,疼痛也是腫瘤病人姑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腹膜內的這類軟組織腫瘤不算「壞」
作為軟組織腫瘤的重要成員,雖說大部分肉瘤惡性程度高,預後差,但也並非一竿子打死,比如長在腹膜內的胃腸間質瘤,它就不算「壞」。
胃腸間質瘤是最常見的一種胃腸道軟組織腫瘤,從食管到胃、小腸、大腸、直腸,在整個消化道胃腸間質瘤均可以發生,但以胃黏膜處最為多見。它不同於肉瘤,雖也是惡性腫瘤的一種,但胃腸間質瘤惡性程度不一,且要明顯好於肉瘤,靶向藥物也更多,預後較好,很多患者生存期可達六年以上。
當然,王凱峰表示,要分清是惡性、惡性潛能未定,還是良性,首先還是要通過病理分析,結合腫瘤大小、核分裂象等來判定惡性程度。
那些體表的疙瘩是「肉瘤」嗎
很多人在發現體表的小疙瘩時,會選擇視若無睹,或者到門診隨便做個小手術切除便以為萬事大吉了。其實,很多時候,體表的小疙瘩也是不可輕視的。
體表的疙瘩,也可以叫瘤,最為常見的便是脂肪瘤,也就是皮下的脂肪塊、脂肪的結節,這種只要切掉就可保無虞了。
「但是,脂肪瘤一旦惡變,也會變成脂肪肉瘤,這僅僅一字之差,結果就大不一樣了。」王凱峰說,一般通過肉眼是較難判斷的,需要經過專業診斷。但是,大家也可以初步觀察下,一是長得特別快,可能一兩個月之內就迅速長大了;二是會造成局部皮膚的破壞,或者轉移得特別快;三是患者可能會伴有其他癥狀,如疼痛,包括局部疼痛、轉移的疼痛(如轉移到肝上則為肝痛),以及不明原因的消瘦等。
在不同年齡段 要關注不同部位
「面對肉瘤這個強勁的敵人,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早診斷、早治療外,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在不同年齡段,要關注不同部位的異樣情況。」王凱峰主任說,由於不同類型的肉瘤好發的年齡段不同,在高危年齡段時,就需要特別注意。比如青少年階段,要多關注骨肉瘤,成年後,則多關注其他如滑膜肉瘤、胃腸間質瘤等。
就以腹腔滑膜肉瘤為例,有些癥狀值得特別關注。「如果發現肚子里有不明原因的包塊、腫塊,要及時檢查。這些包塊、腫塊一般能摸到,有的人會表現為肚子痛、肚子脹,有的人會因為腫塊壓迫腸道而出現梗阻,或者感覺到沒有食慾、進食困難。有的患者甚至會因其壓迫膽管出現皮膚變黃,以為是肝炎而誤診的,這是惡性腫瘤狡猾的地方,也是我們需要特別提防之處。」王凱峰說。
□本報記者 孔青青


※腫瘤醫生的肺腑之言:癌症患者永遠不明白的真相
※腫瘤病人「五年生存率」是指只能活5年嗎?讓醫生告訴你真相!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