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mp314:47.928來自有書共讀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你還記得,上一次拿起筆來寫信,是什麼時候?你的抽屜里,是否也藏著一封值得紀念的信?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慢下來

上周,在南鑼鼓巷的一家手工作坊里,我們見到了央視著名主持人敬一丹。

生活中的她優雅、隨和,看起來遠比實際年齡年輕。

在拍攝空鏡的過程中,敬一丹從遠方走向鏡頭,步子輕快。負責攝像的同事示意敬一丹可以走慢一些。

敬一丹接過話茬道:「你得有一個理由讓我慢下來,你要這兒擺的都是書,我就能慢下來。」

一瞬間,把自己和現場所有工作人員逗得笑聲不止。

「看《焦點訪談》,大家以為我不會笑了。」敬一丹自我打趣道。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退休後的敬一丹,開始變得懷舊。

退休的三年,她出了三本書,都是有關回望過去的日子。

在即將與讀者見面的《那年 那信》里,敬一丹用一封封信中信,回望了她的一家人曾走過的路,包括她的少年時代。

「懷舊,是一種珍視,是一種不願忘卻的態度。」敬一丹如是說。

從鏡頭前的口語表達,到寫作時的書面表達,敬一丹收穫了另一種滿足。

當她坐在電腦前打字,女兒曾好心提醒:「你電腦都該換一下了,太慢了!」

但敬一丹恰好享受這種慢:

「電腦的慢,跟我腦子的慢正好同步。我打字也很慢,思索的過程也很慢,其實這種慢是一種思索、一種沉澱。」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敬一丹的「慢」,讓我想到木心在詩歌《從前慢》里所寫: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在網路交流變得如此便捷的時代,你是否也懷念那份「從前慢」,懷念那些落在筆尖上的紙短情長?

敬一丹坦言,自己最希望收到的信是來自於女兒的。儘管,現在80後、90後都不怎麼寫信了,但敬一丹還是期待著,有那麼一天,收到女兒用筆寫的一封信。

「有的時候,她會在我生日給我一張明信片,是手寫的,有她的筆跡、她的氣息。

凡是她用手寫的明信片,我都保留著,放在家裡每一天都能看到的地方。」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父母的情書

在敬一丹很小的時候,看到家裡的床底下有一個木箱,木箱里收藏著爸爸寫給媽媽的信。

信上的字都是連筆,年幼的敬一丹那時還看不懂這些信,但她卻隱隱覺得,這些信是重要的。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事實上,它們就是敬爸爸、敬媽媽最初的情書。其中一封信是這樣寫的:


殿雲同志:

我已寫好了草稿(戀愛申請書),你看看,請簽名蓋章後,交支部為盼。

此致

握手

敬敏嵩

1951年5月5日

這是五十年代的表白,五十年代的情書。如今看起來,它離我們又遠,又近。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浪漫,每個年代也有每個年代自己的故事。

2011年,敬一丹幹了件採訪父親的事。她在一封信里附帶了採訪提綱,說:爸,我給你來一個《焦點訪談》吧!

信里,她問了父親許多她不曾知道的問題:

你小時候在哪上的學?

你上學的時候最喜歡上什麼課?

你本來學醫的,為什麼不學了?

我的爺爺是個什麼樣的人?

……

今天的敬一丹仍深深慶幸,「幸好那時我採訪了我爸,如果再晚採訪,可能他,忘了……」

說到父親,敬一丹的眼眶紅了,聲音也變得哽咽。她知道,父母的記憶力正變得越來越模糊……

主持了20年《焦點訪談》、16年《感動中國》,敬一丹採訪過無數人,而她說,最讓自己有滿足感的採訪,是採訪自己的父母。

就在有書專訪敬一丹的當天下午,敬一丹還要趕往醫院看望正在接受治療的母親。

儘管,敬一丹是個熱愛東走西走的人,退休後的她還到過南北極,但是當我問她近期有什麼樣的旅行計劃時,敬一丹說:

「近期,我要剋制自己的旅行計劃。畢竟,我的父母都已經年邁了,我要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他們。」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我怕我忘了」

克制自己,是敬一丹從13歲那年冬天告別童年後學會的一件事。

那是1968年11月25日,白天還去學校報道的敬一丹,回到家,卻看到了令她至今還震驚的一幕——

當時家裡正在遭受搜查,搜查的人中有媽媽的同事,敬一丹猜想,是媽媽出事了。

屈辱、無助的敬一丹開始寫信,向遠在天涯海角的親人、親戚們發問:家裡今天被搜查了,這是為什麼?


此刻,郵筒成了我的希望,我一封接一封,向郵筒里發了一摞信,向這個冬天發出一摞問號。

經歷了刻骨銘心的一天,生性開朗的敬一丹開始變得謹慎、收斂,失去安全感,從前爛漫的性格不再存在了。

從那一天起,她告別了童年:

人家都說人是一點點長大的,但是我是在1968年11月25日那天一下子長大的。」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如今,敬一丹在給女兒的信中,記錄下這些帶著疼痛記憶的往事,是因為,她害怕女兒不知道來路,她也害怕自己有一天老了,忘了。

「就像我父母慢慢忘掉很多事一樣,如果我忘了,我不是白走這些路了嗎?我不是白付出這些代價了嗎?」

失去安全感,就是敬一丹所付出的代價之一。

她總會擔心,一個東西沒有了,以後怎麼辦?一個文件沒有備份,將來怎麼辦?

當她可以用上洗頭膏洗頭,而不是鹼或肥皂時,她仍會克制自己,以至於偶爾還要用一下鹼或肥皂,生怕以後如果沒有錢去買八分錢一個的洗頭膏,怎麼辦?

因此,剋制自己,滲透在敬一丹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成了她性格中揮之不去的一部分。

崔永元曾在《實話實說》的節目中鼓動現場觀眾炮轟主持人,其中一位觀眾調侃道:

「敬一丹女士,您有道德感召力,但可能沒有什麼票房號召力。您是不是太完美了,離我們有點兒遠,您像崔永元一樣有點兒缺點多好!」

對此,敬一丹在接受有書的採訪中坦承:

「其實,我理解的他們說這話的意思是,你要有點個性就好了。我之所以沒有表現出這種鮮明個性,可能和我一向的剋制有關。

這也是由於自己的性格帶來的,我就一向克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剋制,這種性情使得我在屏幕前的表達也是克制的。」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在採訪結束後,工作人員又為敬一丹安排了做手工書的拍攝環節。我注意到,敬一丹在使用紙張的時候特別小心,還不時小聲自語道:

「我特別害怕把那紙給浪費了,我平常寫字都用雙面紙。」

這樣一個克制自己的敬一丹,其實也蠻可貴、可愛的呢!

敬一丹:最好的人生,在年齡之外

Q&A

有書君:如果給十年/二十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會寫什麼?

敬一丹:我可能會趁著自己現在還清醒、還健康,給那個時候的自己一些忠告,提醒自己保持一種狀態,不要有到了老年以後容易出現的一些情景。

有書君:聽說您也曾經歷過自卑,如何從自卑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可否分享一些您的經驗?

敬一丹:當我在大學剛剛留校當老師時自卑,是因為我缺乏積累,當我到了電視台,有了積累,再回到講台的時候,我就很享受講台了,就不再有那種初當教師的自卑感。

其實,有自卑感不一定是一種壞事。我想,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某個階段是有自卑感的。有自卑感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有時候,有了這樣的自卑感,是自己成長的一個契機。

有書君:您是如何做到不在意年齡的?

敬一丹:其實有一段時間我還一度有點在意年齡,做電視節目總歸要在意自己形象吧。有一次,我就對著鏡子說:「哎喲,都有皺紋了。」然後,我媽就對我說了一句話:「少有少的美,老有老的美。」

當時我媽媽說了這句話,影響了我很多年,使得我不太在意年齡,不太在意外在的形象,其實這就有了更多的從容。

有書君:對於當下不少年輕人已經開始中年危機、佛系養生,您如何看待?

敬一丹:這是個性,不僅僅和年齡相關。你看,有的人二十多歲,就很安靜;有的人到80歲了,還每天都想著變化。

有的時候,我在心裡對年輕人的那種安靜是有敬意的。每當我採訪有成就的年輕工匠時,我對TA的那種安靜都特別好奇。

但同時,對一些上了年紀、每天都在想著變化、充滿活力的人,我內心也會有一種敬意。比如,我聽到一個比我還年長的女性說:「我的性格就是屬於那種七十歲還想搬家、八十歲還想離婚的人。」

有書君:在教育孩子上,您有什麼樣的心得?

敬一丹:給孩子空間吧。我和我女兒從小的交往就是,我一直在給她空間,我最常跟她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自己決定。

自己決定,慢慢也就成了她的一種慣性,以至於她慢慢長大以後,什麼事都自己決定,最後就不跟我商量的時候,我還稍稍有一點失落,你怎麼都不跟我商量了呢?

當她長大以後,她的人生大事都是自己決定的。其實,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當她自己決定的時候,她就是在成長;當她自己決定的時候,她就獲得了真正的獨立。

有書君:現在您還跟小時候一樣喜歡電影嗎?

敬一丹:我現在還是很喜歡,看電影的選擇很多了,看電影變得很享受。我上一部看的電影是紀錄片《二十二》,接下來我準備看的電影是姜文的電影和崔永元的電影。我不知道這電影將呈現出怎樣的精彩,我想看,是因為這兩位主創都是我喜歡的,我想看看我喜歡的電影人的作品將會是怎樣?

有書君:最後,請敬一丹老師為有書讀者推薦兩本枕邊書吧?

敬一丹:《二十四節氣志》、《蘿西與蘋果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即使面前是地獄,我仍然雄心勃勃
撐起寫作的不是才華,而是它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