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廢除魏忠賢,那些貪污「贓款」都去哪了?文武百官:不關我事
提起魏忠賢這個人,相信大家對他的印象排除異已,禍亂朝綱,除了皇上以外,他就是朝廷的第一人,當時魏忠賢被稱為九千九百歲,離皇上的萬歲就差一步了,可見魏忠賢權傾朝野,他的權力已經達到了最頂峰,有人將魏忠賢比作皇帝的秘書,朝上朝下所有大小事都需要經過魏忠賢這個秘書批准了,才轉交給皇帝。
既然魏忠賢是皇帝的秘書,那老皇帝走了,他這個秘書也算是到頭了。當時17歲大的崇禎帝朱由檢繼上皇位,崇禎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廢除魏忠賢,崇禎覺得魏忠賢禍亂朝綱,是禍害的根源,只要廢除魏忠賢就可以恢復朝廷,於是就將魏忠賢流放鳳陽,後來魏忠賢在途中畏罪自殺了。
崇禎原本以為魏忠賢死了,事情就可以解決了,卻不料事情更加惡化,崇禎廢除魏忠賢后,就重用東林黨,什麼都事都交給東林黨,但卻想不到東林黨不作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都把一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好像什麼事都與他們無關。
崇禎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哪裡都缺錢,當時的邊境女真人來犯,打仗最需要軍費的,崇禎原本以為沒有魏忠賢這些宦官作亂,很多大工程都停了,魏忠賢的生祠也被停了,就連貪污的贓款也被上繳了,那這些錢到底去哪了,為何朝中大臣老哭著沒有錢,老哭著要內帑解決,老想著皇帝的錢包,當時確實把崇禎氣壞了,他追究文武百官,追問錢財到哪裡去了,文武百官卻給他回應,不關我事,崇禎氣得斬殺了很多文官。
崇禎真的弄不明白是哪裡出了問題,他想不明白魏忠賢在的時候,很多大工程都在運轉,也沒有出現財政危機,並且還有很多貪官從中謀取私利,財政也沒有出現危機,反而魏忠賢不在了,大工程也停了,財政卻出現了危機,這到底為何。
其實魏忠賢在的時候,大工程在運轉的時候,那些貪官想從工程中謀取私利,就會盡心儘力讓大工程運轉起來,不會讓大工程停掉,也不會讓財政出現危機,現在大工程停了,貪官沒有明面的工程做手腳貪污,他們只能在暗地裡竊取,但沒有以前那麼好撈了,工作上的事就會相互推脫,久而久之,很多工作沒有得到落實,財政慚慚出現了問題。
更重要的是當時邊境來犯,崇禎為了抵抗入侵,在這上面花的錢財是最大的,而國庫又空虛,再加上文武百官的不作為,崇禎信任的東林黨又是第二個魏忠賢,崇禎原本美好的計劃都被打亂,他的願望很好的,但他想不到自已沒有辦法掌控這種局面,崇禎還是大過於幼稚了。
有些人說崇禎把政治當作童話了,他以為自已只需要把壞人的魏忠賢清除,再用好人的東林黨,事情就可以解決,卻不知天秤有兩端,你把一端清掉了,另一端卻會出現不平衡,後來崇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又重新啟用宦官王崇恩,但這個王崇恩又是第二個魏忠賢,崇禎想用王崇恩制衡文武百官,卻不知還是沒有解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不能偏信一方,崇禎十分寵信王崇恩,導致斬殺了很多文武百官,文武百官都被殺怕了,都不敢上朝了。
如果崇禎晚點處理魏忠賢,慢慢將魏忠賢消化掉,事態有可能會好轉一點,再想到辦法平衡文官與武官的點,相信局面不會那麼亂,財政也不會出現危機,文武百官也不會互相推脫,只怪崇禎將政治當作童話了。


※他是武則天最怕的人,文武百官不敢與他為伍,他說:陛下,閹了他
※此人才是中國第一女皇帝,武則天只能排第三位,不過下場有點慘
TAG:橙雲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