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看過《我不是葯神》,讓我們來聊聊「慢粒」

看過《我不是葯神》,讓我們來聊聊「慢粒」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每一位慢粒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經濟的治療。

若問最近最火爆的電影,恐怕非《我不是葯神》莫屬。這部電影既沒有高昂的成本,又缺乏「流量小生」,卻不僅賺足了口碑,而且取得了優異的票房。連帶著,電影中提到的慢粒和格列寧(現實生活中的原型為格列衛),也成了熱門話題。

電影海報(圖片來源:douban.com)

那麼,什麼是慢粒呢?

慢粒,指的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這個名字,乍一看,有點難懂,其實細細分析起來,無非說了三件事。

第一,白血病。

白血病可以理解為「壞血病」,血細胞不合格,不但沒有辦法履行應有的責任,反而把正常的組織搞得七零八落。為什麼不合格呢?因為,大人沒有教育好。

對於血細胞們而言,造血幹細胞,就是那個「大人」,而骨髓,則是教育場所。血細胞在骨髓里誕生(增殖),在骨髓里接受教育(分化),最後,同樣是在骨髓里,拿到自己的畢業證(成熟),搭上高鐵(血液循環),走向工作崗位(人體組織)。

人體造血過程(原圖出處:cancer.gov)

根據崗位的不同,可以把血細胞分為兩類。一類是特殊行業的,即淋巴細胞,它們屬於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功能大致與警察、軍隊相似;剩下的,則統稱為髓細胞,包括粒細胞、單核細胞、紅細胞等。相應的,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有兩個分化方向,淋巴細胞和髓細胞。發生在前者的白血病,稱之為淋巴細胞白血病;累及後者的白血病,就是髓系白血病。

至於慢性,是相較於急性而言的。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出息的指標之一,是受教育程度。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活困難越重。白血病與此類似。如果血細胞停留在分化的早期階段,成熟度非常低,病情發展便比較快,稱之為急性白血病;反過來,血細胞停留在分化晚期,成熟度相對較高,稱之為慢性白血病。

總結起來,所謂慢性髓系白血病,就是發生在多功能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增生性腫瘤,影響範圍上,以髓細胞為主,影響程度上,不像急性白血病那麼迅速。

慢粒患者血液塗片,可見大量異常細胞(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臨床上,慢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慢性期的癥狀非常不明顯,除了脾臟腫大以外,通常只有乏力、低熱等極其輕微的表現。在1~4年的慢性期後,是持續數月、數年不等的加速期。加速期,癥狀開始變得明顯,除了顯著發熱、進行性體重下降以外,還可出現骨骼疼痛和出血。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患者便會進入急變期,出現敗血症和嚴重出血,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死亡。[1]

慢粒主要影響成年人,占成人白血病的15%。我國的發病率比全球發病率低,約在0.39/10萬~0.55/10萬。不過,國外的慢粒患者通常為老年人,一多半在60歲以上,我國的慢粒患者年輕的多,中位發病年齡在45~50歲之間。[2]

還好,有了格列衛。

1960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學者在研究慢粒時發現,患者的細胞內,都含有一種異常染色體。因為賓夕法尼亞大學位於費城,所以,這種染色體(Ph染色體)便以費城染色體為名。染色體屬於遺傳物質,而遺傳物質影響著人體的方方面面。比如,通過生成蛋白質,調控細胞的新陳代謝。

後續研究顯示,這一小片異常的染色體,可以生成一種異常蛋白質(Bcr-Abl),而這種蛋白質,一旦進入骨髓細胞,便可以引起血細胞的異常增殖。[3]

Bcr-Abl蛋白(圖片來源:researchgate.net)

既然慢粒是由異常蛋白質引起的,那麼,只要干擾蛋白質的作用,不就能治療慢粒了嗎?1990年,齊默曼等學者運用計算機技術,對Bcr-Abl蛋白的結構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蛋白質,跟口袋差不多,通過中間的「口」與其他物質進行結合。隨後,諾華製藥(Novartis)對一千餘種小分子化合物進行篩選,終於發現,編號ST1571的物質,可以把口袋紮上,抑制Bcr-Abl蛋白的作用。這就是今天我們說的格列衛(伊馬替尼)。[4]

格列衛的作用機理(圖片來源:kohnpharmaceuticals.weebly.com)

格列衛的治療效果非常確切,只要患者按時、足量服藥,十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此外,服藥不像幹細胞移植手術,對正常生活的影響極小。唯一的問題,是價格昂貴。

醫學界一直有替代藥物的討論,希望在不影響生存率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患者的花銷;諾華在2003年啟動了全球患者援助項目(GIPAP),實行買三送九的優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金錢負擔,政府也一直在積極探索。2012年,江蘇省率先將格列衛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有葯了,做骨髓移植的就少了,相應的,看護負擔和社會成本大大降低。[5]國家層面,一方面啟動了藥物談判機制,說服藥企降價。另一方面,今年4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對進口抗癌藥物實施零關稅,鼓勵創新藥物進口。

總之,《我不是葯神》喚醒了大眾對慢粒的關注,關注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剩下的,就要看臨床、製藥、政府各部門的努力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每一位慢粒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經濟的治療。

參考文獻

[1]陳再英, 鍾南山. 內科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2]王建祥, 沈志祥, 黃曉軍. 中國慢性髓系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J]. 中華血液學雜誌, 2011, 32(6): 425–432.

[3]安明榜. 格列衛 (甲磺酸伊馬替尼)——一個里程碑式的發現[J].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0, 18(2): 101–103.

[4]王仆, 王景明. 格列衛—人類第一個分子靶向腫瘤生成機制的抗癌新葯[J]. 臨床血液學雜誌, 2002, 15(4): 187–189.

[5]陳蘇寧, 范長生, 盛廣影等. 擴大醫保報銷對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療的影響——一項基於真實世界數據的衛生經濟研究[J]. 中國醫療保險, 2017(8): 55–60.

作者:趙言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我們如何在自己涼快的同時,也給地球降降溫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