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魅族的低迷源於戰略的搖擺

魅族的低迷源於戰略的搖擺

今年以來魅族深陷各種風波之中,顯然這些對於它都不是利好消息,近期楊柘和李楠對調職務(楊柘任CSO,李楠任CMO)再次引發業內的關注,而在市場上魅族的出貨量也出現低迷的跡象,筆者認為導致如此結果源於它缺乏明確的戰略。

魅藍崛起

2015年阿里巴巴入股魅族向它投資了5.9億美元,那一年魅族開啟了銷量擴張的戰略,魅藍品牌因此崛起,並在這一年迅速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中低端手機品牌。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魅族手機整體出貨量同比增長350%達到2000萬,2016年出貨量再度增長10%至2200萬,魅族出貨量能取得如此增速顯然是靠魅藍的迅速發展。

不過魅藍的崛起給魅族帶來了較大的財務壓力,2016年魅族將IPO作為自己的目標,利潤成為它關注的重點,此時魅族陷入了該要利潤還是要出貨量的戰略搖擺。2017年魅族開始將重心放在打造高端手機魅族上,也在這一年中成功打造了華為高端手機mate系的前CMO楊柘加入了魅族,試圖通過打造高端手機贏取利潤,魅族成立了魅藍、魅族、Flyme三大事業部。

戰略搖擺讓魅族陷入低迷

2017年魅族花費了更多資源打造高端品牌,楊柘被委任為CMO負責相關的業務,Pro7成為他負責的重點產品,然而讓人失望的是Pro7的上市並未能如預期那樣在高端市場打開局面,甚至傳出了存貨問題導致今年大降至1299元。

在魅族獲得了更多資源支持之後,為魅族提供了大部分出貨量魅藍被忽略,這是導致2017年其出貨量下滑的原因(魅族自己的說法是出貨量達到2000萬,然而有市調機構認為它的出貨量低於2000萬,較2016年的2200萬下滑了不少),魅藍出貨量的下滑顯然讓各方對魅族的未來有所擔心。

更讓人擔心的是,2017年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遭遇寒流,並延續至今年一季度,今年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更同比下滑超過兩成,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下滑的情況下市場份額卻向華米歐維四大國產品牌集中,中小手機品牌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對於魅族來說出貨量似乎更為重要。

對於魅族未來的思考

筆者認為對於手機企業來說,顯然出貨量會更重要一些,國產第一大手機品牌華為早兩年將利潤放在首位,其投入更多資源打造高端手機品牌,不過與魅族不同的是華為的整體出貨量依然保持了增長,只不過2017年華為的出貨量未能達到預期的1.7億部(出貨量為1.53億部),即使如此2017年10月份華為即迅速轉變策略,開始再次關注低端手機市場,試圖依靠低端手機保持出貨量的增長。

中國手機品牌在衝擊高端手機市場依然面臨重重困難,當前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依然被蘋果和三星所把持,擁有核心技術優勢、實力最強的華為衝擊高端手機市場都面臨困難,對於魅族這家中小手機企業來說顯然衝擊高端市場的困難會更大。

筆者認為其實去年它將魅族拆分為魅族事業部和魅藍事業部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華為也正是如此做的,華為品牌主打高端、榮耀品牌主打性價比並贏取銷量,魅族如果以魅藍持續搶奪銷量,而其創始人黃章負責魅族打造品牌,這樣是更合適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華為推智能生態不能說完全複製小米,是它自身業務擴張所需
國內發布首款驍龍筆記本,然過高的定價難打開市場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