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12萬,八國聯軍3萬,12天就攻佔北京全城,清軍真的不堪一擊
慈禧當得知洋人想讓她讓位歸政時,慈禧震怒。她默許而且甚至授意義和團進攻各國的駐華使館,並且下詔書驅逐洋人出境。
開戰後,由於天津方面屢攻使館不克,導致了天津失守,這時的慈禧馬上變臉,命總理衙門向各國使館饋贈果品食物,以討洋人歡心。可是,沒過幾天,慈禧再次下令攻擊使館,此時,她矛盾的性格暴露無遺。
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慈禧下的《宣戰詔書》,並沒有遞交到各國的使館,而是作為了戰前動員令下方到了各個衙門。換句話說,清政府就是不宣而戰。
由於慈禧的這個舉動,各國的使館突然遭到了進攻,國際公認的「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原則被破壞,以至於使館紛紛求援,這也正好給列強一個充分的借口,就大舉進軍北京。
1900年8月4日下午,八國聯軍從天津出發,沿運河兩岸向北京進發。
到8月16日,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全城。
就在北京淪陷的前一天,慈禧連夜逃出了紫禁城。各國的軍隊指揮官下令「特許軍隊公開搶劫3天」,實際上持續了8天,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災難中,皇家宮苑內無數的珍寶被這群強盜掠走了。
經過幾個月時間拉鋸戰式的談判,清政府向侵略者賠款總額最終定為白銀四億五千萬兩,中國當時有四億五千萬人,「人均一兩,以示侮辱」。
這次瘋狂的宣戰,在經濟上,陷入了無法自救的地步,直接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同時也徹底導致中國在政治上徹底淪為了半殖民地化。
八國聯軍從天津出發,只用了12天就完全佔領了畢竟,速度可謂驚人。似乎沒有遇到抵抗,聯軍就取得了勝利。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從史料看,當時駐紮在北京周邊的清軍有12萬人,而八國聯軍只有3萬人。在人員上,兵力是十分充足的。
那是武器落後嗎?
清軍當時使用的武器,比如曼里徹式卡賓搶的型號,比在華作戰的奧匈部隊配備的那些卡賓槍更為新式;
那些克虜伯大炮也比德國所用的大炮先進。
事實上,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在天津繳獲清軍的。
其實,歸根到底,只能說明軍隊的戰鬥力極低、極差所導致的。
下面的這個例子,足以可以說明。
當時那些按照洋式方法訓練出來的「武衛軍」,加上北京城中宮廷衛隊和八旗新兵,這京城內萬餘官軍,攻打不足千人守衛的外國使館區,大炮轟,步兵沖,挖地道放火燒,竟然忙活了一個多月,也沒有攻克。
甚至連屋頂上的外國旗幟都照舊迎風飄揚,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清軍的戰鬥力之低可見一斑。
當慈禧得知八國聯軍沒有將她列為禍首,也沒有要她還政光緒,便在1901年2月14日,慈禧發布上諭,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對列強提出的要求,原則上「照允」。


※洪秀全顧慮重重,天京事變把楊秀清置於死地,他的說做經不起推敲
TAG:霞綺江練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