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余寧加入蔚來資本任管理合伙人,曾主導汽車行業重要併購

余寧加入蔚來資本任管理合伙人,曾主導汽車行業重要併購

文 熊乙

編輯 洪鵠

今年初,一次聚會上的偶遇,讓李斌和余寧結下了不解之緣。一位是蔚來汽車、蔚來資本創始人,一位是吉利集團副總裁,對汽車行業的痴迷讓兩人相談甚歡。李斌當場就向余寧提出了加盟蔚來資本的邀請。

幾個月後,余寧離開工作了四年的吉利,低調加盟蔚來資本。與蔚來資本已有的兩位管理合伙人——投資出身的朱岩,和管理諮詢出身的張君毅不同,余寧的過往經歷更直接地指向了「併購推手」的角色:過去兩年來,吉利在全球頻繁併購,而這些跨國併購案的背後都有餘寧的身影。

余寧最近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是在去年12月舉行的「中國汽車企業走出去高峰論壇」上。他代表吉利分享了收購馬來西亞寶騰汽車、英國蓮花汽車、美國Terrifugia飛行汽車的經驗。然而僅僅三個月後,吉利收購戴姆勒賓士的新聞再次引爆媒體。

余寧的加入無疑給蔚來資本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他告訴36氪,世界還未定型,一切皆有可能,他會帶著「過去的烙印」來完成「新的項目」,或將在蔚來資本體系內開始做併購的嘗試。

國際上以資本併購見長的基金不在少數,黑石、KKR、3G資本等都是典型。3G資本擅長整合行業龍頭企業打造產業集群,而曾以260億美金收購希爾頓酒店的黑石,則創造了私募史上最賺錢的收購。

蔚來資本如果要做併購,其落腳點一定是汽車行業。成立近兩年、基金規模接近100億人民幣的蔚來資本,其投資已覆蓋了汽車產業的全鏈條。在部分細分賽道,他們已捕獲了多個明星項目——比如能源領域的奧動,供給端的容百鋰電、康德復材,自動駕駛領域的pony.ai(小馬智行)、Momenta,在出行領域,他們同時投資了嘀嗒出行、首汽約車和有車出行。

今年6月,蔚來資本領投了AIpark(愛泊車)的B輪融資。管理合伙人張君毅告訴36氪,這個案子是蔚來資本的出行體系的一個升級和突破,從動態交通進入到靜態交通領域。這意味著,蔚來此前投資的嘀嗒出行、首汽約車、有車出行等出行平台,歐式,未來很大可能與愛泊車共享資源。

多方獲利,是蔚來資本攢局的一貫目的所在。連接、整合再正向循環,蔚來資本不斷拓展「藍天聯盟」的邊界,也為拿下項目提供了足夠的籌碼。蔚來資本要構築的「藍天聯盟」,是囊括了新材料、零部件、充電、車聯網、自動駕駛以及新能源整車企業的產業鏈生態圈。


爆發之前入局

成立兩年,蔚來資本投出了15個項目。從輪次上來看,蔚來的投資不分階段,從A輪到Pre-IPO、從幾千萬到6億人民幣都出手過。

管理合伙人朱岩告訴36氪,對蔚來來說,企業發展階段不是問題,找到入局的時間點才是關鍵。「我們找的是蔚來投資以後,企業便開始爆髮式增長的時點」。張君毅將其形容為企業的戰略轉折點,「嘀嗒出行、首汽約車、奧動都是精準入局的範例」。

去年7月,蔚來資本對嘀嗒出行展開新一輪投資時,滴滴幾乎壟斷了出行市場。對嘀嗒,當時幾乎沒有機構看好,最後是蔚來隻身入局。投資後,蔚來力主嘀嗒上線計程車打車業務,和原有的順風車、拼車業務齊頭並進。不同於其他平台,嘀嗒出行強調維護計程車的生存空間,自由搶單,平台零抽成,因此備受計程車司機的擁護。以致於有乘客用滴滴下單時,卻被司機強推嘀嗒。

今年5月後,六部委聯合整治網約車,已將計程車業務穩步推行的嘀嗒因而獲得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很多快車司機為避風頭不再出車,而前期運營不善——計程車與快車體驗雷同,不得不在市場競爭中犧牲利益——導致計程車司機也不願意接單。滴滴出現了平台供車不足的現象,用戶開始流向其他APP。朱岩告訴36氪,過去一段時間,嘀嗒出行一直在出行類APP榜單上排名第一,在綜合排行榜上也經常進入前三。

在滴滴壟斷的出行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嘀嗒終於得到了投資機構的認可。雖然嘀嗒出行尚未披露最新地融資情況,但張君毅說,許多頭部基金今年都加入了嘀嗒的投資行列。

追求爆髮式增長背後,是蔚來資本對投出500億市值公司的渴望。朱岩告訴36氪,對於商業模式或技術創新型項目,蔚來會尋求儘快入局,促成其向「500億市值公司」蛻變。


蔚來的朋友圈

在總結蔚來資本的投資經驗時,三位合伙人都不一而同地提到了「朋友圈」這個詞。張君毅說了一個細節——甚至連基金的公眾號都被「朋友圈」化了。

蔚來資本的公眾號里,名叫「蔚來家族」的子欄目兩個月前改成了「蔚來朋友圈」。「朋友圈」里,是蔚來參投的項目創始人的動態和觀點——首汽約車魏東、嘀嗒出行宋中傑、容百鋰電劉相烈、Momenta曹旭東等人一一在列。

蔚來資本善交朋友的基因,繼承自創始人李斌。從蔚來汽車到蔚來資本,李斌一直以善於整合資源的「攢局者」形象出現。2015年,蔚來汽車拿下騰訊、京東、高瓴、順為和汽車之家李想的A輪投資,後兩者當時都極可能成為蔚來汽車的競爭對手;一年後,李斌又拉來了高瓴和紅杉兩大業界巨頭,成立了蔚來資本。

強大的行業資源,為蔚來資本捕獲項目提供了便利。朱岩告訴36氪,蔚來資本想投的項目,幾乎都能按「少數股權+重要投資人」的方式投進去,即使項目很熱門。過往的投資案中,許多知名財務投資人只能拿1%-5%的額度,但蔚來資本卻能拿到10%-15%的例子不在少數。

拿 Momenta 來說,蔚來資本入局時項目已經很搶手,國際大型車企戴姆勒,以及知名財務投 資機構GGV等都躍躍欲試,但蔚來資本以其強大的產業資源獲得了領投資格。

創始人的信賴和倚重還有一個更顯見的案例。今年4月,李斌接受了嘀嗒出行CEO宋中傑的邀請,出任嘀嗒出行董事長。要知道,在創始人千方百計避免控制權被稀釋的當下,投資人能進入董事局已是難事,更何況擔任董事長一職。

張君毅把這歸因於蔚來的錢好用還「不燙手」——與綜合基金相比,蔚來專註汽車行業,更懂行業邏輯,被投企業也容易產生協同效應;與產業基金相比,蔚來追求的是財務回報,沒有戰略訴求,被投企業沒有站隊的壓力。


新合伙人欲做汽車行業的併購基金

朋友圈的背後,是蔚來資本更宏大的藍圖。目前,蔚來資本的投資策略,是以少數股權投資為主,但從公司戰略發展而言,想像空間還有很大。提出「打造汽車行業併購基金」的余寧的加入,將補足蔚來資本戰略版圖。

從誕生之初,蔚來資本就在不斷延伸自己的朋友圈,後者更官方的說法是「藍天聯盟」。熟悉資本併購的人不會陌生,不同於惡意收購,友好收購強調與被收購企業相互信任,最終實現雙贏,而類似的案例在余寧的職業生涯中不難找到。

寶騰汽車、蓮花汽車、Terrifugia飛行汽車,LG電池生產線,VIA新能源卡車,戴姆勒賓士,余寧在吉利期間的所有併購案,最終都以合作者的姿態,實現了雙贏。

拿寶騰汽車來說,為了拿下這個項目,余寧2016年飛了15趟馬來西亞,改了4次招標書,見了4個馬來西亞內閣成員。反覆遊說、溝通、磨合之後,吉利終於拿下了寶騰49.9%的股權。收購不是「單邊拿來主義」,吉利的產品平台、採購系統、人才庫也同時開放給了寶騰。

利益互換是併購案成立的基礎,而一些友好的細節則會加速併購案的推進。因為照顧馬來西亞人對寶騰汽車的民族情感,吉利選擇了收購49.9%,而不是50%股權。余寧說,這是為了讓對方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但無疑,余寧作為20餘年的汽車老兵轉型到投資圈,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中國PE併購尚處於起步階段。2017年高瓴資本逆市收購百麗,張磊本人任董事長親自「下場」,但這項收購結果到底如何,時間尚未檢驗。早前,天圖資本也曾通過從產業中挖人——將通用磨坊大中華區總裁朱璽團隊收於麾下,為其併購業務做準備,但迄今為止尚無案例公布。有行業人士向36氪分析,中國市場上也缺少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是中國資本在這一塊經驗薄弱、遲遲無法啟動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目前資本管控和國外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也給企業跨境併購增加了諸多阻礙。

余寧向36氪透露,「明年將給市場一個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因為這些奇葩團建,我差點想辭職
為創意行業提供標準化管理系統,thinkine獲1000萬元 Pre-A 輪融資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