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又「積食」「上火」了?3 招就能搞定
打賭你家娃出生到現在,一定遇到過「積食」「上火」的現象。
有時候不是你不相信科學,而是小區大媽們太強大,你一時語塞,就被比下去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常見的「積食」「上火」到底怎麼科學解決?
一句話真相
首先,我們來看看,常見的10大「上火」到底是什麼原因吶
眼屎多:結膜炎或鼻淚管堵塞
便秘:飲食不均衡(膳食纖維攝入不夠),抱得多動的少,食物過敏
小便黃:液體攝入量不夠
口臭:沒有好好清潔口腔;胃食管反流等疾病
舌苔厚:正常現象啊,我們不看舌苔
臉上發東西:過敏,手足口,痱子,濕疹
長潰瘍:飲食不均衡,精白米面吃太多,缺乏B2;皰疹性咽峽炎等
手心發燙:發燒,太熱了
發燒:細菌或病毒性感染
不愛吃飯:過度餵養,飲食單一,性狀不符合
三大法寶
喝水(喝奶)、好好吃飯、科學護理
1、喝水
先來說說喝水,喝水或喝奶可以解決以上百分之50%的「上火」問題。比如小便黃、舌苔厚、口臭等等。
0-6月齡
對於還沒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保證每天的奶量就可以了,無論是純母乳餵養還是混合餵養,或是完全配方奶餵養,都不需要額外喝水。(母乳中約90%都是水,按標準比例沖調的配方奶也可以提供足量的液體)
額外喝的水可是會佔了寶寶本身就小小的胃容量,影響了寶貴的奶量,久而久之也會影響生長發育呢。此外,過量的液體攝入也會增加小嬰兒腎臟負擔。
所以這個階段,寶寶小便黃,尿布次數少於6塊,就應該增加餵奶的頻率和次數。
6-12月齡
加輔食,其實寶寶就可以適量喝水了。因為一部分流質或半流質替代了液體的奶,所以相對來說液體攝入量就減少了,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在每次餵奶或輔食後適量喝水。
這時候,寶寶小便黃,在保證每天600-800ml奶量的基礎上,就要多喝水啦。可以試著給他們用吸管杯,千萬別用奶瓶喝水。
【天熱了,寶寶要額外喝水嗎?】
另外,如果夏天出汗多,經常待在空調房間,發燒感冒等情況,都會使液體需要量增加,這個時候也一定記得多給寶寶喝點水。
還有的寶寶發生便秘的情況,媽媽也很注意
膳食纖維食物
的攝入。但膳食纖維吃得過多,同時水分攝入不足的話,反而會加重便秘情況。所以也記得同時要喝水哦!
2、好好吃飯
好了,解決了50%,剩下的25%都可用「好好吃飯」來解決。這裡的意思就是均衡飲食,啥都要吃。
很多時候吃得太精細、太單一,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攝入不足,也會增加寶寶便秘、口氣、潰瘍等問題。
0-6月齡
好好喝奶就行!(補個VD)
6-12月齡
每天保證600-800ml的奶量,在此基礎上,每天1個雞蛋,50g肉禽魚(生重),每周1-2次動物肝臟,這些是優質蛋白質、鈣、磷、鐵、鋅、維生素A、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此外,適量的主食(米、面、雜糧、薯類)、蔬菜、水果,也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想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適當吃些玉米、包心菜、原味燕麥、豆類、蘋果、草莓等食物。但同時要多喝水喲!
【膳食纖維吃不夠,小心腸子被吃掉】
1歲後
1歲後融入家庭飲食,多變化食材種類、搭配,以及烹飪形式,清淡少鹽。每天奶量400-500ml,1個雞蛋,肉禽魚50-75g(生重)、主食(米、面、雜糧、薯類)50-100g,蔬菜水果適量。
【寶寶吃水果不能超過這個量,大部分媽媽都給太多啦!】
3、科學護理
最後25%的「火」都可以用正確科學的護理方法來解決。具體來說:
1、合適的溫度濕度,夏天一般24-26℃的空調房,濕度在50-60%,記得通風。(買個溫度濕度計就行了)
2、穿合適的衣服,別怕凍,別焐熱!(你穿啥,他穿啥)
3、洗澡洗臉,好好刷牙,好好保濕。
4、生病發燒,有需要吃正規退熱葯,拒絕清熱散火解毒藥品。
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做到喝水、好好吃飯、科學護理,就能正確應對各種「上火」癥狀。
千萬別再被忽悠啦!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跟我分享你的經歷!


TAG:菜媽和錢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