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有這幾種表現,是在變聰明,父母不要去干擾他

寶寶有這幾種表現,是在變聰明,父母不要去干擾他

寶媽們可知,小傢伙到了3歲以後(包括三歲),他們的言語能力會出現一個猛增期。甚至有時候寶爸寶媽會發現小傢伙經常自己一人就能說很多話,或者有時候小傢伙會自己一個人玩起多角色的家家酒,他們一人就要分著飾演多種角色,雖然這個樣子有點蠢萌。有些家長可能還會擔心是不是孩子被什麼邪祟給嚇到了,或是生病把腦袋給燒得不正常了。

其實上述情形都為正常表現,寶爸寶媽不必過分操心。而這一過程中,小傢伙的腦袋也在不斷地思考,而大腦在這種高速運轉的情況下,其實也正是被鍛煉的過程,這一過程會使得小傢伙愈來愈聰明。所以,寶爸寶媽們如果看到這種情形最好不要去干擾,否則他們的思路與進度將會被你們打斷。那小傢伙會什麼會自言自語呢?其實原因有以下這2點:

1、 語言的發展過程

其實自我言語對話是每個小傢伙在發展語言能力時的必經之路,一般在3歲之後會表現出這種情況。這也是娃娃的內部語言開始轉向外部語言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們正在提升智力的一個階段。如果寶爸寶媽平時有細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小傢伙在做遊戲或是看電視以及其他情況下,經常會有模仿、變聲說話、重複言語等表現。

2、 遊戲言語

當下生活壓力較大,所以很多家庭都只生一個孩子,而這一現象也就意味著大多數孩子都只能在缺乏夥伴的陪伴下成長,所以他們從小就較獨立。就連玩遊戲的時候都只是一個人,基本的開心與難過都沒有夥伴可以分享,所以他們會選擇在遊戲里發泄出來。

因為遊戲世界中可以設定人物,就像是家家酒一般,他們可以將娃娃當成是自己的遊戲夥伴,而娃娃就成了他們宣洩感情的對象,這其實也是小傢伙在進行心理調節的過程,由此也能看出小傢伙的聰明,因為他們的潛在行為表現出了"情緒轉移法"。

所以,孩子在言語發育期內出現自我對話現象都是正常的,而且對小傢伙來說也是有益的,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言語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還能促進他們腦體的發育。此外,作為家長,也應當給予孩子適當的陪伴。畢竟孩子如果長期缺少陪伴,也可能會次生出心理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媽和錢爸 的精彩文章:

寶寶又「積食」「上火」了?3 招就能搞定
又想騙我生二胎!二胎媽媽才能體會到的N個動人瞬間

TAG:菜媽和錢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