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姜文,你怎麼這麼皮!

姜文,你怎麼這麼皮!

為你發現美- 美物計

文 | 美物計

前不久在《十三邀》上,

許知遠問姜文:

「日常的危險是怎麼樣的?」

姜文答:「起床」,

起床就是他的日常危險,

違背了他的意願。

看完這段採訪,

文先生只想說一句:

「姜文,你真的太調皮了!」

GIF

如果說人到中年,

一個男人變得油膩的標誌是

變得故作深沉,好為人師,那顯然,

55歲的姜文還是那個從不按套路出牌

將人生活得恣意瀟洒的熊孩子。

人到中年,最難得的就是

不會被這個世界改變,

身上始終有著一種天真爛漫,

能把人生的每時每刻都活得有滋有味。

毫無疑問,姜文就是這種人。

0 1

什麼是浪?

「生來兇猛,何不浪得坦蕩」

姜文的名字是姥爺起的,

可是很遺憾,

不管是在幼稚的童年還是懵懂的少年,

他和「文」這個字搭不上邊兒。

反而是一股帶著刀槍棍棒的江湖氣,

還有種自大狂妄和鋒芒畢露。

姜文小時候又黑又瘦,像個馬猴,

人特仗義,經常幫弟弟姜武揍人。

兄弟倆結伴淘,整天上躥下跳,

有一次班上開聯歡會,

倆人趴在牆頭亂扔茄子土豆,

姜武平時「蔫兒壞」,但姜文很「直」,

犯了錯坦蕩得很,從來是敢作敢當,

所以這挨打的份兒也是預定給他了。

有一次都晚上12點了,

姜媽一把把姜文撈起來胖揍,邊打邊問:

『你知道你哪裡犯錯嗎?』

姜文一臉的懵,自己平時沒少淘氣,

一時猜不到母親說是哪件。

但是只要是母親揍他,

他肯定是犯錯沒跑了。

姜文、姜歡和姜武

後來姜文轉到北京72中上學,

有個特要好的同班同學,叫英達。

英達父是表演藝術家英若誠,

耳濡目染,也愛好文藝。

這倆人簡直「相見恨晚」,

他倆最常乾的事兒就是勾肩搭背的,

看英若誠的話劇《茶館》。

十來歲的姜文已經能把《茶館》的台詞倒背如流,

模仿起老爺子的語氣能把英達都蒙住。

如此天賦姜文當然不會放過,

當年,72中傳達室有部電話,

趁沒人看見,姜文和英達溜進去給北影廠打電話。

鈴——電話通了,「找誰呀?」

姜文眼睛一轉,不慌不忙地說:

「找一下安振江老師。」

安振江接電話了,「哎,誰呀?」

姜文就問:「您是安振江老師嗎?」

接著,姜文就表演了一段安振江的台詞,

語氣和聲音一模一樣。

「哎,別鬧別鬧,您是哪位呀?」

姜文又把安振江的台詞全給背了一遍。

安振江憤慨地說:「是我國人不是?」

就把電話給掛了。

這倆人除了惡作劇,

還愛湊一起抽煙、聽歌、彈吉他,

英達還介紹姜文還看了不少劇本。

少年都是好奇,喜歡刺激,貪玩,

等考試時候就傻了,姜文功課不太好,

只能抄英達試卷糊弄過關。

高考那年,姜文15歲,

英達考上了北大,姜文落榜。

他聽英達的話,在家好好學了一年,

第二年考上了中戲。

在上中戲的時候,

姜文跟班裡的幾個男生特能鬧騰,

南鑼鼓巷住戶們嚷著要投訴他們擾民。

幾個小夥子看了看姜文,不到20歲卻40歲的臉,

想出了個好辦法,

讓姜文裝成工作人員,去居民家裡訪問。

姜文讓居民寫了材料,還很正經的跟他們說,

「相不相信組織?相信就別鬧了,

等我們落實這個事兒。」

他還假裝過老頭,騙倒了騎自行車的老師,

偶爾,還冒充家長,給弟弟姜武開家長會。

少年時期的姜文當真是貧的沒邊兒,

也許正因為血液里流淌著貪玩、天真、坦蕩,

才終於成了今天這個——

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的姜文。

0 2

沒有我不敢演的

「不是錢的事,重複沒意思」

1992年,

陳凱歌要拍《霸王別姬》,

找姜文出演男一號段小樓,

姜文不幹:

「段小樓沒什麼挑戰性,我要演就演程蝶衣。」

對,就是張國榮飾演的那個程蝶衣。

不過,陳凱歌幸好沒由著姜文,

實在不敢想像:

一個五大三粗的程蝶衣,

嬌滴滴地靠在張豐毅懷裡是什麼樣子?

程蝶衣沒演上,是硬體上的鍋,

這實在變通不了。

但姜文演技絕對沒的說,

一直是公認的好演員,

大學還沒畢業時就被很多導演盯上了。

當年陳道明版的《末代皇帝》,

本來是找姜文演的,連合同都簽了。

有一天朋友問他:「你幹嘛呢?」

姜文回答:「等著演《末代皇帝》呢。」

朋友說:「不會吧,人家都開拍了。」

姜文才知道,自己被替了。

姜文跑去問劇組:「為什麼啊?」

劇組回答:「你的樣子不招人喜歡」

姜文說:「可是我長得像溥儀啊!」

姜文鼻子都氣歪了,

為此鬱悶了好長一段時間。

這事兒吧,他看得很淡,不計較。

他又看得很重,逮到機會,他一定要演個溥儀。

1985年,《末代皇后》劇組又找到姜文,

讓他出演溥儀。

看片名就知道,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婉容,

溥儀只是個配角,

姜文卻把這個角色演成了全片的亮點。

22歲的姜文鉚著勁想演好第一部電影,

他查資料,看紀錄片,

甚至特地去找溥儀的弟弟溥傑,

那段時間姜武每天都聽著哥哥念叨溥儀入睡。

年輕時的姜文很瘦,長得極像溥儀,

那時潘虹賞識他說,

將來可以成為孫飛虎那樣的特型演員。

因為她這句話,

姜文從此決定一輩子不再演溥儀,甚至後來增肥。

次年他演了第二個電影角色,

知識分子秦書田。

1986年姜文收到了謝晉的親筆信,

「我想請你演《芙蓉鎮》里的秦書田,所以想叫你來試戲,我不是不相信你的演技,是因為你太年輕」。

姜文很珍惜那封信,沒事兒就拿出來看看,

然後再藏起來,到最後竟然藏丟了。

姜文如願成了《芙蓉鎮》里男一號,

跟他對戲的女一號,

是當時中國第一明星劉曉慶。

謝晉給劉曉慶這樣介紹姜文:

「五分中的五分,戲劇學院最優秀的演員。」

姜文果然不負眾望,

表演極其細膩質樸、真誠而感人,

憑「秦書田」一角,拿下了當時中國所有的表演獎。

後來,他演過皇帝,也演過太監,

演過知識子,也演過農民。

重複的角色,姜文不演。

「不是錢的事,我覺得沒意思。」

0 3

把吹過的牛都實現

你見過這麼來勁的導演嗎?

1991年,田壯壯帶姜文去香港宣傳電影,

台灣著名影評家焦雄屏採訪姜文:

「中國這麼多導演,哪個優秀?」

姜文:「現在沒有,以後有。」

焦雄屏:「誰呀?」

姜文霸氣回答:「我。」

那一年,姜文28歲,

還沒拍過一部電影。

不久,一次飯局上,

住在他街對面的兄弟王朔

遞給姜文一本新小說《動物世界》,

那晚半夜三點,姜文睡前隨意翻到這篇小說,

這一看激動得熱血上涌:「就是它了!」

1995年,《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出來,

就以5000萬票房奪得中國年度票房冠軍,

並且被美國《時代周刊》票選

為全球十大電影之首。

《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拍電影也很姜文,

他拍電影不是為了賺錢,

只拍自己喜歡的,而且每次都霸氣外露,

要麼不做,要麼就要做到極致。

拍《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

「為了做好瘋媽那雙繡花鞋,

我讓工作人員跑了幾個省,

糅合了各地不同的民間絕技,

其製作成本超過了一輛汽車。」

《太陽照常升起》

拍《陽光燦爛的日子》時,

為了拍攝那張讓馬小軍丟魂的米蘭照片,

我讓寧靜在床頭擺一張照片,

攝影師拍了整整4天,

然後從23040張照片中,

挑選了上面的那一張。

《陽光燦爛的日子》

拍《鬼子來了》時,

在寫劇本之前翻遍了50多部

關於抗日戰爭的大部頭書,

拍戲時的屋頂是從山西專程運來,

為拍出砍頭特效,專門從美國進口了

幾台能滾動拍攝的特殊攝影機。

《鬼子來了》

拍《讓子彈飛》的時候,

有一場三人鴻門宴,

為拍出三足鼎立霸氣,專門搭建了環形軌道,

三台運動攝像機交替轉動,影片用了55萬尺膠捲,

這一場戲就耗掉五分之一。

《讓子彈飛》

20多年,姜文只拍了5部戲,

四、五年打磨一部電影是他的常態,

但每一部都是大片:《陽光燦爛的日子》、

《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讓子彈飛》、《一步之遙》... ...

姜文每次新作一出,

就能獲得無數人否認期待,

作品雖不多,卻每一部都值得反覆回味。

就連拿過三座奧斯卡小金人的李安,

看了他的電影也不由讚歎:

「姜文的才氣遠高於我。」

姜文拍電影還有更牛的一點是

他從不會屈從於現實的規則,

《鬼子來了》一出來就遭禁,

但對他來說,一部《鬼子來了》就夠了,

他從不拍娛樂大眾的電影:

「我的電影你愛看不看。」

馮小剛在《我把青春獻給你》一書中,

寫過姜文曾對他說過這樣一番話:

「電影應該是酒,

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

你拍的東西是葡萄,

很新鮮的葡萄,甚至還掛著霜,

但你沒有把它釀成酒,

開始時是葡萄,到了還是葡萄。

你應該把葡萄釀成酒,

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杯又一杯的鮮榨葡萄汁。」

別人以為姜文在吹牛,

但不可否認,一旦他開始拍電影,

你會發現,他說的是真的,

多年前吹過的一個牛,

他就有本事把它實現。

姜文是真正把每一部電影

都釀成了酣暢淋漓的酒。

GIF

《讓子彈飛》

0 4

這個世界上的成功太多

有趣的靈魂太少

大家都說姜文是「硬漢」、「爺們」

「直男」、「行走的荷爾蒙」……

但生活中的他幽默風趣,

喜歡像孩子一般捉弄人,皮到不行,

常常搞得眾人啼笑皆非,親近又可愛。

有次姜文父母去換煤氣,

但那的人就是想見他們的明星兒子,

不給換,非要姜文自己過去。

沒辦法,姜文只好自己去了,

到了換煤氣的地方,對方刁難他,說唱一段吧。

姜文看了一眼地上的煤氣桶,

二話沒說,掄到肩膀上扛著,

然後大搖大擺地唱著

「妹妹你大膽往前走」把煤氣扛回家了。

在執導電影《邪不壓正》時也很皮,

姜文特羨慕彭于晏的肌肉,

拍戲的時候還感受了下手感,

一邊摸彭于晏腹肌,

一邊發出了「誒呦我去」的感嘆。

GIF

GIF

別人說他「您50幾歲的大導了,

能不能穩重點?」

姜文卻說:「何必那麼認真呢?

你看我長這麼胖,臉這麼圓,

這樣的人一般不是較勁的人。

我不是的……你叫我努力和認真,那是不可以的。」

還有一次,他被影迷包圍了,

好不容易竄出人群,一上車,

他說的第一句話是:

「X!竟然有人叫我文文?」

姜文也不是一味的「霸道總裁」,

在演員眼裡他還是個十足的「馬屁精」。

為了請來大腕拍《讓子彈飛》,

姜文給周潤發和葛優,各寫了一封信:

給發哥信中,姜文忽悠道:

「發哥之角,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詡諸葛孔明。發哥出手,定收放自如,出神入化,誰敢做他人之想?!」

給葛優的信,則是另一種風情,

「吾兄片中雖無艷星共枕,但有愚弟陪床。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耳鬢廝磨,卻非斷臂,不亦騷乎?」

兩封信一經披露,公眾嘩然,

任誰也不會想到這是

讓媒體記者頭疼的硬漢會這麼會說話,

後來,兩人都答應了他來拍電影,

果然只有像姜文這種,

不怎麼正經的男人才惹人愛。

黃渤也很逗貧,但遇到姜文就沒轍。

FIRST青年電影展,姜文開玩笑問:

「這麼嚴肅的電影節你為什麼來?」

黃渤反問:

「這麼年輕的電影節你怎麼來了?」

姜文說:

「你人挺嚴肅的,名字不太嚴肅,

姓黃,你還渤。」

黃渤無言以對:

「看得出來,姜文老師確實有文化。」

生活中的姜文更是個段子製造機,

和記者你來我往的段子更是數不勝數。

記者:您能嚴肅的回答我一個問題么?

姜文:哎?我不嚴肅嗎?你覺得我不嚴肅嗎?

記者:這樣的專訪我沒法交待。

姜文:沒法交流你賴我?

記者:拍電影有什麼收穫?

姜文:我還需要跟人學?為以後做打算?

我雖然是個善於學習的人,但你幹嘛把我說這麼差?!

記者:請你分享幕後花絮,

姜文:我不覺得這些花絮是一件重要的事,這沒意義。

這個世界之所以乏味不堪,

有時候就是因為功利圓滑的聰明人太多,

而有趣好玩的性情中人太少。

對姜文說,人生活得足夠痛快,

用兩字形容就是——不裝。

因為不裝,所以動人。

這個世界上成功的人設太多,

而有趣的靈魂太少。

如姜文這般有趣又特立獨行的導演,

你很難遇上第二個!

0 5

人到中年

最難得的就是活得明白

前陣子,

姜文被邀請上了訪談節目《十三邀》,

許知遠拚命地想往更高更深的主題上聊,

但每次都被姜文打了回來,

姜文看了一眼仇大苦深的許知遠,

說:「一天瞎擔心什麼啊,

人毀滅不了地球也救不了地球,

管好自己的事兒就得了。」

人最難得的就是活得明白,

「生活是我自己的,關你們屁事。」

姜文說,他老了要做三件事:

寫三個版本離奇搞怪的自傳,

在不識譜情況下做首曲,

最後畫點眼前能看見的東西。

風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

這才是人生正確的打開方式。

GIF

人到中年,

很多導演蔫了,油膩了,

但童心未泯的姜文不故作深沉,

有趣又好玩,浪蕩半生,乾淨自由,

縱然油膩了軀體,但從不曾油膩歲月。

這世界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世界,

姜文卻依舊是當年的姜文,

真好!

本文「美物計」原創,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物計 的精彩文章:

物語 | 愛,是一場溫柔的相待
洗了艾草浴,一年身上好。雞皮痘痘,痱子蚊咬,都能解決掉

TAG:美物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