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初入佛門應該讀哪幾部經?

初入佛門應該讀哪幾部經?

初入佛門應該讀哪幾部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都是這些很孝順的兒女,為了超拔自己的親人父母,所以去問諸佛如來,想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在哪一道,肯定不是在三善道。為什麼?因為她知道生前做的事,要麼就是謗佛、不信三寶;要麼就是殺業很重、吃魚吃蝦,炒著吃煮著吃,吃出各種花樣來。因為她自己本身相信因果、信仰佛教,所以她知道肯定不會到善處去。但是到惡處去了,究竟在哪一道呢?是在畜生道,還是在惡鬼道,還是在地獄道,她不知道。因為她沒有神通,所以去求諸佛菩薩,在裡面哭著,感動了諸佛菩薩,佛菩薩用神通,把她帶到地獄裡面去,看她的父母受罪,並且告訴她,你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把他們超拔出來,是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你讀了《地藏經》,你就會對因果生起深信,不是泛泛而信、淡淡而信,而是深信。

說到這個無我律,必須要通達「空性」。那麼你就要讀《金剛經》了,《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邊的經典部分。釋迦牟尼佛用了廿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你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佛弘法四十九年中,用了廿二年的時間講般若,剛好《金剛經》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里的一部分,《心經》也是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邊的精髓。所以《金剛經》要誦,每一品都可以使你開悟,趨證菩提。但是各人因緣不一樣,不知道你在哪一品。

初入佛門應該讀哪幾部經?

《金剛經》是昭明太子給分的每一品,總共三十二品,上下五千餘言。《金剛經》你必須要去誦,你明白空性了,平時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明白要怎麼樣去做。在《金剛經》第廿三品,叫〈凈心行善品〉」,用清凈的心去做一切善,那裡邊怎麼講:「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即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他這裡講的多明白,什麼叫無上正等正覺?是法平等,沒有高下!不是說我修凈土法門,其他就不好;不是說我修禪宗,我打坐,其他法都不好,不是這樣的,都好!個人根器不一樣,所以他修的法也不一樣。

第三部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表大行。哪個地方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你要把他的十大願,當著是你自己的願,說的就是你的心聲。我誦這個誦得痛哭流涕!我一個人在那,自己誦得就痛哭流涕。為什麼?當時的心啊,跟菩薩的心引起了共鳴!他說的話,你的心靈產生了共鳴,你才會這個樣子!哭也好,笑也好,反正就是影響了你,就這麼回事。你誦了這部經,才會發起菩提心。因為悲憫眾生,才發菩提心;因為發菩提心,你最後才成正等正覺,才能成佛。如果沒有眾生,你怎麼發菩提心,所以說眾生才是你的增上緣,是你的老師,你還要度他;既然眾生是你的老師,你還要度他,你會看到他不順眼嗎?

初入佛門應該讀哪幾部經?

接下來《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音菩薩表什麼?大悲啊!大慈大悲觀音菩薩。那麼,《普門品》裡邊告訴你什麼?你在生活當中遇到了火災、水災、刀兵劫、甚至於別人害你,下毒藥你,那時候該怎麼辦?「念彼觀音力,一切災殃化為塵」。不是有一首歌嗎,一切災殃化為塵(師父唱),就要念觀音菩薩。所以行住坐卧中,你念觀音菩薩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六時吉祥!什麼叫六時吉祥?我們中國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二二得四,二一得二,廿四個小時;在印度是分成六個時辰,一個時辰是四個小時,四六廿四。我們常說祝六時吉祥,就是祝你每時每刻都吉祥!是給你祝福。

所以說,你時時刻刻都要正念住心。所謂的正念住心,就是要你念佛!一心念佛,這一念代替你其他那些的妄想雜念、那些煩惱,你看這多好,多清凈啊!你看今年多少的災難,死了多少人啊!遇到這些,你趕快念觀音菩薩,到時候會無形當中就把你拖上去,不會遇難的。所以要誦《觀音普門品》。

然後《大悲咒》你要誦。《大悲咒》裡邊講什麼?我們人求什麼?平安是福,健康是財富。要平安要福要財富,就誦《大悲咒》。《大悲咒》裡邊告訴你:可以免十五種橫難死,那個平安啊!你看現在什麼車禍啊,這樣禍、那個禍、天災人禍多得很,你誦了《大悲咒》,這些災禍跟你無緣。《觀音菩薩普門品》裡邊講得很清楚,你必須要深信不疑,不能有半點的懷疑。《大悲咒》是出自於《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心陀羅尼經》介紹了《大悲神咒》有哪些殊勝的功德和利益。這四部經,連起來就是大智、大悲、大願、大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語與禪心 的精彩文章: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寶相,見者得福,轉發得福
做到這十句話,福報自然來

TAG:佛語與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