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無比可憐的皇后,助武則天重返皇宮卻被其陷害,下場慘過人彘

唐朝無比可憐的皇后,助武則天重返皇宮卻被其陷害,下場慘過人彘

原標題:唐朝無比可憐的皇后,助武則天重返皇宮卻被其陷害,下場慘過人彘


文/格瓦拉同志


武則天是個殘酷無情的狠角色,其通往皇權寶座的路上,灑滿了無數失敗者的鮮血,這其中便包括她的兩位情敵-王皇后和蕭淑妃。其實武則天之所以能再度入宮,很大程度是王皇后的功勞,只是讓後者沒想到的是,她的好心卻遭到對方陰狠無情的報復,最終落得個慘死的下場。那麼,武則天為何要害死王皇后呢?一切還要從王皇后的出身說起。


王皇后生於太原王氏家族,容貌漂亮、性格溫順


王皇后生於名門望族太原王氏,因容貌漂亮、性格溫順,被叔祖母同安公主(唐高祖李淵的親妹妹)推薦給太宗,被後者選納為晉王李治的王妃。李治當上太子、皇帝後,王氏又連番晉陞為太子妃和皇后。在天下人看來,王皇后是最合適不過的天子配偶,但在唐高宗眼裡,她卻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女人。


首先,王皇后是太宗和朝臣「強塞」給他的老婆,事前根本就沒有徵詢過他的意見。其次,王皇后出身名門,背後支持她的都是關隴貴族和朝廷重臣,而這幫人上壓天子、下連群臣,對帝國事務多有掣肘,經常讓高宗有種如芒在背,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唐高宗並不喜歡王皇后


況且,王皇后還有自己的致命「短板」,那就是婚後多年,一直沒有為帝國誕下一兒半女,只能把宮人劉氏所生的李忠收為養子。以上種種不利條件,讓高宗對皇后經常是敬而遠之,根本談不上親昵。更要命的是,王皇后的情敵蕭淑妃不僅得到皇帝的寵幸,而且還接連為高宗生下一子二女,大有取代王皇后地位的危險。


種種不利的局面讓王皇后開始思考「出路」,最終她決定「押寶」在高宗的舊情人武媚娘身上,將她召入宮中做援手,聯手對抗蕭淑妃。此時的武媚娘尚在感業寺為尼,高宗本想把她招進宮中重溫舊情,但礙於朝臣議論,一直沒有這樣做。如今皇后親自上門來勸說,高宗高興得不得了,所以在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將武媚娘重新召入宮中。


在王皇后的幫助下,武媚娘重返皇宮


然而以武媚娘心比天高的性格,她怎麼肯做王皇后的「打手」?所以入宮沒多久,武媚娘便連番使用陰謀詭計,指使親信誣告王皇后與母親柳氏「挾媚道」蠱惑高宗,讓高宗信以為真,不僅更加疏遠皇后,而且還下令再不許柳氏進宮,並罷免王皇后之舅柳奭的宰相職務(中書令),讓皇后失去兩個最可倚賴的「助手」。


初,蕭良娣有寵,而武才人貞觀末以先帝宮人召為昭儀,俄與後、良娣爭寵,更相毀短。而昭儀詭險,即誣後與母挾媚道蠱上,帝信之,解魏國夫人門籍,罷後舅柳奭中書令。見《新唐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一》。


王皇后雖然被疏遠,但依然是六宮之首,理論上還是武則天的上級,並有重新得到寵幸的機會。所以武媚娘抱著「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態度,再次祭出更強的「必殺器」,務必要把皇后徹底扳倒。所以在麟德元年(654年),武則天狠心掐死自己剛出生不久的長女,然後嫁禍給王皇后,在高宗面前對其百般誣陷。高宗暴怒不已,果然不久便廢黜王皇后。


武媚娘扳倒王皇后,登上後位


昭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後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而中書舍人李義府、衛尉卿許敬宗素險側,狙勢即表請昭儀為後,帝意決,下詔廢后。引文同上。


王皇后被廢沒多久,蕭淑妃也被武媚娘扳倒,兩位昔日水火難容的情敵聚在一起,都成了冷宮中的囚徒。可即使如此,武媚娘還是不肯善罷甘休,她接下來要做的,是結果兩位情敵的性命。所以當她聽聞高宗有重新安置王皇后、蕭淑妃的意思後,趕緊命人將她倆痛打一番,然後又砍斷手腳,放在酒缸中浸泡至死,美其名曰「醉骨」,簡直比人彘還要殘忍。


王皇后被幽禁冷宮,最後被殘忍處死


初囚,高宗念之,閑行至其所,見其室封閉極密,惟開一竅通食器出入。高宗惻然...高宗曰:「朕即有處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蕭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數日而卒。見《舊唐書·卷五十一》。


王皇后、蕭淑妃二人被折磨而死後,武則天還覺得不解氣,於是將兩人的姓分別改為「蟒」和「梟」,意為蟒蛇和貓頭鷹。婦人心腸之陰毒,何至於斯?(「而後及良娣俄為武后所殺,改後姓為『蟒』,良娣為『梟』。」見《新唐書·卷七十六》)。


史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八座改名極其失敗的大都市,原名大氣高雅,新名字全都土得掉渣
金國重兵包圍汴梁城,宋欽宗卻昏招連連,結果城破被俘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