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緊跟消費需求 平板市場仍有待發掘潛力

緊跟消費需求 平板市場仍有待發掘潛力

很多人都將平板市場的衰退歸咎於大屏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的確,平板誕生之初恰恰是填補了智能手機與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空白區域,兼顧大屏和便攜的特性使得平板在當時成為了消費者連接互聯網的第三個窗口。

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集大成化,智能電視牢牢佔據客廳C位,更不必說核心生產力輸出的PC,留給平板的位置似乎越來越少,銷量的連續下跌也就順理成章。

對於整個市場的看衰也影響到了廠商對於平板的投入。很多主做平板的廠商早已轉向其它領域,中途入局的品牌也幾乎全部停更,如今還堅守在平板市場中的,也就只剩下了幾個國際巨頭以及零星的幾個傳統品牌。

常態化低迷 平板市場分析

根據IDC給出的全球平板市場分析數據顯示,全球平板市場目前依舊處於一個長期而緩慢的衰退期。

2017、2018年一季度全球平板主要品牌出貨變化

根據IDC關於2018年Q1季度全球平板市場的統計,全球平板出貨量3170萬台,去年同期全球平板出貨量接近3600萬台,同比下跌11.7%。

2017、2018年一季度全球平板主要品牌市場份額對比

針對市場前五大品牌中,只有華為和蘋果在平板市場中保持了上升勢頭,蘋果微增2.1%,而華為逆勢上揚13%,這在全面衰退的平板市場中顯得難能可貴。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上,蘋果佔比28.8%,依舊牢牢佔據榜首,華為則首次突破10%。其餘品牌全部呈現上升或持平的狀態,相反其它品牌佔比則降至34.4%,可見平板的品牌集中度在不斷提升。

2018年一季度全球平板品牌佔比同比增幅

如果將目光放在2017全年的平板市場統計中,我們發現,排除前五大品牌後,其它品牌的總份額佔比從2016年的41.7%暴跌至33.8%。而在2017年全年的平板市場同比增幅數據中,華為28%的增幅令人咋舌,蘋果穩紮穩打收穫了3%的增幅。

2016、2017年全球平板主要品牌出貨量對比

從IDC給出的全球平板變化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平板市場依舊呈現緩慢萎縮的態勢,同時很多傳統品牌在平板市場上投入力度在不斷降低。但是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前五大平板品牌中,蘋果利用其強大的生態體系和教育類市場的強勁增長,在原本的基礎上依舊收穫了不錯的數據。而華為則在安卓陣營中一枝獨秀,通過精準感知消費者需求,不斷蠶食其它品牌的份額。通過連續幾個季度的強勁增長,華為已經躍居為全球平板份額前三甲的品牌之一。

2017年全球平板市場品牌佔比增幅

華為在全球平板市場的強勢表現同樣反映在國內平板市場中。通過不斷對軟硬體實力的打磨,華為贏得了國內消費者的普遍認可,也已經成為國內安卓平板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華為也從平板領域追隨者一躍成為行業的領跑者,並將在未來繼續發掘平板市場的潛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合心意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很多品牌忽視創新,僅為了平板而推出平板上的不同,華為卻在平板設備上始終以技術和體驗升級為導向,在全球市場中創造了兩位數的漲幅,這不僅是消費者對於華為服務的認可,更提升了華為的品牌價值與國際影響力。而7月整個華為平板M5系列產品全線更新GPU Turbo技術,可謂在產品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全新的突破,足以從側面展現其獲得如此傲人成績的緣由。

對於平板的消費需求,中關村在線平板品牌也對目前消費者對於平板的認知和需求進行了一次調查。(以下數據中部分選擇為多選類別,會致佔比相加大於100%)

品牌認知

目前市面上平板可選品牌相對有限,調查結果顯示,蘋果以超過65.07%的比例成為了消費者認可度最高的平板品牌,華為以41.07%的比例位列第二。由於三星近些年來在平板領域顯然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加之其它場外因素影響,三星平板的消費者認可度僅有14.03%。

消費者對於主要平板電腦品牌認知度統計

有21.32%的被調查者在品牌認知上選擇了其它品牌,這其中也包括聯想、亞馬遜、華碩、微軟等一線品牌以及其它的中小品牌。由此也再次印證了平板市場仍在逐步向頭部品牌集中的結論。

屏幕要求

對於屏幕部分,我們分為屏幕尺寸和解析度兩個方面來解讀,這也是消費者最能直觀感受到的兩個方面。

消費者對於不同屏幕尺寸平板的選擇傾向調查

對於屏幕尺寸來說,有接近70%的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7-10英寸,其中7-9英寸和9-10英寸的細分選擇比例相近。此外,10-12英寸區間選擇佔比為21.29%,12英寸及以上選擇佔比8.98%,可見10英寸以上大屏平板的需求依舊旺盛。值得注意的是,7英寸及以下的選擇佔比僅為2.29%,由此可見大屏智能手機幾乎已經完全取代了對於小屏幕平板的需求。

消費者對於不同屏幕解析度的選擇傾向統計

在屏幕解析度方面,有接近50%的用戶選擇了2K級別,選擇4K級別的用戶佔比超過17%,這體現了用戶對於平板觀看視頻這一功能的訴求,而2K級別的解析度也成為了用戶的重點訴求之一。

消費者對於不同屏幕比例的選擇傾向統計

在調查用戶對於解析度偏好的同時,我們也加入了對於屏幕比例的偏好調查。有超過55%的用戶更傾向於選擇16:9屏幕的平板,與之接近的16:10佔比也接近17%,反之以iPad為代表的4:3佔比為21.45%,以Surface為代表的3:2比例佔比僅為3.75%,這也再次反映了更加適合觀影的16:9(16:10)更加受到消費者歡迎。

系統選擇

操作系統也是消費者最能直觀感受到的一點。調查發現,Android及其衍生系統的消費者接受程度最高,佔比接近57%,而作為平板時代開創者的iOS用戶接受度也接近52%,與Android可以說是不相上下。Windows系統能夠與日常辦公無縫銜接,也受到了用戶的歡迎,佔比接近40%。由此可見,目前主流消費者普遍傾向於在移動領域更為成熟的iOS和Android,而隨著生產力平板的崛起以及Windows 10對於移動設備的不斷優化,Windows的用戶接納程度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消費者對於不同系統的選擇傾向統計

其它功能

對於平板上一些爭議較大的功能,我們也進行了調查。

消費者對於指紋識別功能的需求調查統計

在指紋識別模塊的偏好上,有超過60%的用戶更傾向於購買支持指紋識別功能的平板,有接近30%的用戶表示無所謂,僅有不到10%的用戶明確表示自己不需要指紋識別功能。隨著移動端網購佔比不斷增加,加之指紋解鎖的便利,指紋識別功能未來將會是平板發展的大方向。

對於手寫筆和鍵盤的需求,用戶反饋較為接近。其中表示不需要或者無所謂的用戶佔比均超過50%,可見主流用戶使用平板辦公的需求並不旺盛。但廠商對於手寫筆和鍵盤也不能忽視,畢竟隨著平板產品性能的不斷提升,未來平板的辦公應用將有可能會迎來變革式地發展。

消費者對於平板攝像頭的需求調查統計

對於平板攝像頭像素的需求上,有超半數以上的用戶選擇了前800萬像素+後1300萬像素及以上的配置。雖然拍照並非平板的典型應用場景,但用戶並不會在意日常的隨手一拍是用智能手機完成還是平板完成,所以用戶對於平板拍照能力的需求在不斷向主流智能手機靠近。

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消費者對於蘋果iPad的認知度最高,無論是品牌認知、處理器選擇、操作系統的偏好等等方面,蘋果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消費者對於平板的認知。強悍的生態體系外加消費者的普遍認可,蘋果也能夠在平板領域延續霸主地位。

蘋果在消費者認知度和生態系統方面難逢對手

華為的逆勢上揚與其對用戶需求的精確認知密不可分。在之前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華為從2016年推出的M3開始,到2018推出的華為平板M5系列,華為幾乎精準契合了消費者的普遍訴求。四揚聲器+哈曼卡頓調校呈現身臨其境的音效;IPS高清屏幕搭配華為銳屏(Clarivu)顯示增強演算法和動態色溫調節呈現高品質畫面;系統功能的優化升級更加貼合用戶日常習慣;手寫筆和鍵盤的體驗讓辦公也能如魚得水,華為平板M5無論是在影音娛樂、系統易用性、性能參數還是其它一些細節方面,都力求為用戶呈現出高水平的表現。

華為精準認知用戶需求獲得了市場廣泛認可

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視頻觀看、遊戲體驗需求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會是平板的最主要應用場景,所以良好的屏幕素質以及出色的音質呈現都將會成為消費者最為關心的要點,而也正是基於消費者這樣的訴求,華為不僅一一滿足,還不斷進行技術更新,如推出的GPU Turbo技術更顯得其在對於消費者需求上的用心。而隨著移動輕辦公成為一種趨勢,未來手寫筆和鍵盤的需求還將會不斷提升,華為也早已注意到了用戶需求的細微變化,在最新產品中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此外,華為在很多細節功能上的創新也在引領平板行業的進步。例如EMUI中應用的碎片整理技術和內存調用策略對系統流暢性帶來了大幅提升;兒童樂園模式不僅讓孩子們通過先進的方式獲取知識寓教於樂,又通過合理的防沉迷策略避免了孩子們沉迷於電子世界(蘋果在iOS 12中剛剛加入類似功能);護眼模式和自動色溫調節時刻為用戶呈現最佳的觀看體驗,這些技術和軟體方面的創新也獲得了行業內的認可,其它品牌產品隨後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

由此可見,對於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感知才能推動產品不斷提升競爭力,而需求驅動技術升級,這才是保持長期穩定增長的核心動力。很顯然,對於用戶需求感知的不足與平板市場的衰退恰恰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幸運的是,華為早已意識並注意到用戶需求的細微變化,先行一步的華為已經證明了市場對於技術升級和功能革新的認可,隨後的平板市場或許就會出現久違了的繁榮景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造型嚴謹簡約沉穩惠普280 G3 MT恆品低價
4G當WiFi用!華為4G路由2體驗實測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