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學如何不走後悔路?20年留學經驗的加拿大教育家談:留學中選擇的藝術

留學如何不走後悔路?20年留學經驗的加拿大教育家談:留學中選擇的藝術

作者:吳岩老師

作者介紹

吳岩

吳岩老師,曾在中國核工業做過15年的地質工程師,在美國完成碩士學位,在加拿大教育界工作已有十三年的歷史。吳老師曾在加拿大的高中體系為中國留學生提供就學、選課和大學申請輔導,於2011年9月份來到Sheridan學院任職,負責中國市場的推廣和管理,同時幫助中國留學生適應Sheridan的留學生活、成功畢業並為就業做好準備。

在多年的觀察、學習和理解拿大的文化教育及社會需求之後,吳老師為中國的學生和家長寫出《留學中選擇的藝術》,希望給正在選擇中的學生和家長多一個角度去看留學世界。

留學中選擇的藝術

我的得意門生是一位曾經在紐西蘭留學的碩士生,現在就讀於我校的一個工程專科課程。今年夏天她如願得到加拿大一家知名公司的帶薪實習機會,非常高興,特意來到我的辦公室,帶著禮物感謝我為她選擇了最好的學校和專業。看著這位輾轉留學、歷經挫折之後重拾信心的女孩子,我感慨萬千。感謝她的禮物之後,我一字一句地說:

「謝爾丹不是最好的學校,你的專業也不是最好的專業。這個學校和專業只是在你這個人生階段符合你本人條件的最合適的學校和專業。因為合適,你才在學習中出類拔萃,你才被帶薪實習的僱主所選擇,你也才有了成就感。要記住,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選擇,是成長的智慧,也是人生的藝術。」

人生是一個選擇和被選擇的過程。我們做選擇,最終的目的是被選擇,被接納。如同選火車,我們的目的不是選車,而是選一個可以接納我們的終點,車只是運載我們到達終點的一個工具和過程。先選終點再選火車,這本是生活中的常識。只是我們生長在一個追求豪華車的年代,牢記我們的終點,在這種社會環境中,竟成了一種智慧。

我在加拿大的私立高中、公立小學、中學和高中工作過近六年,兩年前就職於謝爾丹理工學院,去年出任中國發展部經理。我見過眾多的學生和家長,做過無數的留學講座,親歷過選擇失敗的痛苦、糾正錯誤的艱辛和東山再起的成就。這篇文章彙集我的心得,希望給正在選擇中的學生和家長多一個角度去看留學世界。

選擇留學的國家

回到我的火車理論: 在我們選終點的時候,我們要考慮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這個終點是否允許我們的火車停靠;一個是停靠後是否允許我們居留。選擇留學的國家,是同樣的道理。

我常常聽中國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只考慮英國,我們花這麼多錢就是要讓孩子上最好的大學。是的,英國有劍橋和牛津,英國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但英國不是移民國家,國際留學生完成學業後定居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換句話說,英國留學是豪華列車,但這趟列車不在英國停靠,無論你多麼努力,你終究要離開。

英國對於留學鍍金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但對於以移民為目的的學生而言,英國便是海市蜃樓,漂亮,但不實際。我們要記住,留學是投資,我們投入的,不只是錢;我們投入的,更有孩子們青蔥歲月。任何不切實際的計劃和選擇,都將導致孩子們迷途難返,最終失去信心。

再說美國。十五年前的美國是留學的天堂。因為有著雄厚的經濟基礎,那時美國的大學通常為碩士生和碩博連讀的留學生提供豐厚的獎學金。我便是2001-2003年在依阿華州立大學的資助下完成了碩士學位。那時的就業機會相對較多,移民政策也還寬鬆,通過留學而成為美國公民是很多學生可以實現的夢想。

現在的美國已經不能同日而語。多年的經濟低迷讓美國的高等院校不斷地縮減開支,昔日的慷慨不復存在。同時,失業率連年增高,留學生畢業後一年內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已經不再象十五年前那樣明朗,不得不選擇回國的學生越來越多。如果說十五年前北京的外企匯聚了眾多的英國留學生, 現在美國的留學大軍也加入了競爭,讓本來就緊張的就業市場充滿壓力,歸國留學生的工薪成了社會焦點,留學的投入和產出讓人不再恭維。

我是美國的留學生,十五年前獲得IOWA州立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的碩士學位。我有著15年的工程師背景,但在選擇留學國家的時候不了解美國的就業特點,選擇了美國本土學生非常熱衷和擅長的學科。畢業後經過三個月的掙扎,不得不打道回府,成為鄭州英孚的校長。現在多數的中國留學生,所選的專業都是商科,是美國學生的專長。畢業後與他們競爭, 我們的語言能力註定了我們的失敗。回到我的火車理論,美國允許我們的列車停靠,但接納我們居留的條件取決於我們的專業背景和語言能力。除高端的技術學科外,我們被選擇和被接納的前景並不樂觀。

加拿大的留學政策近年來也經歷了巨大的改變。5年前加拿大的學生簽證要求以文件複雜、簽證通過率低而著名。但近兩年,SPP計劃精簡了文件要求,簽證通過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留學生完成學業後的工作簽證不再以僱主信為前提。最新的規定是: 凡在加拿大留學2年或2年以上,並獲得公立院校專科文憑或本科學位的學生,可以獲得最多長達3年的工作簽證。在此期間學生只要擁有一年的全職工作經驗就可取得申請加拿大移民的資格。工作類別沒有規定要與留學所修讀的專業相關,只要符合加拿大國家職業標準(NOC)三大類別中的任何一類即可。

簡而言之,加拿大的留學列車不僅在加拿大停靠,留學生下車後更可以停留三年。三年之中只要有一年的全職工作,永久居留便不成問題。加拿大目前的留學政策給了我們在雙向選擇中被選擇、被接納的絕佳機會。

除上述三個國家外,在中國的留學市場上爭奪生源的國家數不勝數。我們只有時刻牢記我們留學的目的,才有可能在眼花繚亂的五彩世界中找到那片能夠最終接納我們的一方天地。

選擇留學的學校

當我們選擇學校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學校的教學定位、學校在校生的競爭能力、以及學習的費用要求。以最少的投資取得最大的效益同樣應該是留學選擇過程的基本原則。

我理解為什麼我的學生感謝我為她選了最好的學校。不是謝爾丹最好,而是謝爾丹最合適。謝爾丹理工學院的教學定位以就業為導向,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強調實用性和操作性,而這些特點正是我們中國學生所缺乏的。多倫多大學是世界名校,它的規模、聲望、影響力和科研成就遠不是謝爾丹可以相比。要說最好,一定是多大。但多大合適我們嗎?

我在做講座的時候常常用兩條腿來比喻我們的能力。一條腿代表我們的學習能力,一條腿代表我們的工作能力。從中國來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強,理論功底紮實,但工作經驗為零,應用能力極差。用腿來形容,我們的大學生理論的腿長,應用的腿短。如果我們選擇多大,仍然是理論性教學,仍然是GPA的拼搏,我們理論的腿會越來越長,應用的腿相對會越來越短,未等畢業,已經殘疾,又如何在競爭中取勝!

說到競爭,自然要談到競爭對手。在我們選擇學校的時候,我們同時還要明白,我們今天選擇的同學,便是明天我們畢業時職場上的對手。應用類院校的學生,比起多倫多大學的學生,學習能力要差很多。在我們語言明顯劣勢的情況下,與這樣的對手競爭,我們成功的幾率才高。我曾經是大學的百米冠軍,是因為我的對手是我的大學同學。如果我的對手是劉翔,我的勝算便是零。

此外,如果我們將留學看成是一種投資,那麼費用的巨大差別就應該是我們選擇過程中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通常大學課程所需的費用是大專課程的兩倍,以Sheridan和多倫多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為例,完成多大四年本科的學習費用(不包括生活費用)至少需要10萬加幣,摺合人民幣60萬;而兩年Sheridan的課程費用不足3萬加幣,人民幣大約18萬。兩種學歷畢業後同樣給予三年的工作簽證,全職工作一年後同樣可以申請經驗類移民。專科學歷的性價比之高讓印度學生趨之若鶩,加拿大專科院校中來自印度的學生比比皆是。相信中國的學生和家長也會很快認識到這個投資過程的效益比較,讓我們的投資更清醒,更明智。

選擇謝爾丹一類的理工院校,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選擇多倫多大學。我們的家長應該記住,成長是一個取長補短的過程,一個逐步進步的過程。謝爾丹的長,正好補了中國學生的短,給了中國學生一個均衡發展的機會,一個被社會接納和認可的機會。當我們逐漸了解了加國的社會體制,逐漸掌握了專業的工作技能,逐漸提高了基本的交流技巧,我們再去多大提高與發展,自然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選擇留學的專業

我在本文開篇提到的學生,在中國的本科學位是工商管理,在紐西蘭的碩士專業是大眾傳媒,輾轉來到加拿大,見到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我的目的是移民,您覺得什麼專業最好找工作?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難的是承認在一個新的國家,專業的選擇已與我們學習的興趣和天賦無關。我們的情形,更象到了鄰居家,要在人家的飯桌上找一碗飯。我們所能得到的,必定是人家不感興趣的或沒有天賦去做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把最難學的學到最好,最難做的做到最好,同時等待並把握機會,在合適的時候迅速調整,不斷提高。

所以我的建議一成不變:能讀工程讀工程;不能讀工程讀科學;不能讀科學讀商科;藝術類一定要選擇應用類藝術;文科類沒有前途。

我為這位學生推薦的是我們學校淘汰率最高的一個工程專業,就業率100%。一年下來,這個學生的成績全是A或A+,不僅成了一名出色的學生骨幹,更被一家知名的大公司選中做帶薪實習生,時薪16.5加幣,已達到加拿大中等收入水平。她的經歷與成就對中國留學生的影響極大,一位多倫多大學二年級商學院的學生今年轉學來到這個轉業,踏踏實實地跟著這位學姐開始了新的學習歷程。

「我知道我的父母不會同意我的選擇,但我現在已不再為父母的面子學習。我將來要留下來,什麼專業能幫我達到目的,我就學什麼專業」。這位年僅二十歲的學生已經理解了生存的智慧。

只是我們的家長仍然迷戀於多倫多大學的光環。只要孩子可以進多大,專業的選擇無足輕重。但事實是,專業的選擇決定一切。加拿大的大學專業大致分四類

工程類,通常要求入學平均分90分以上;科學類,要求入學平均分85分左右;社會科學類,平均分80分左右;人文與藝術類,大致75分。現在有了商學院,要求大致在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畢業後的就業市場以工程類學生最緊缺,人文與藝術類最過剩。而中國學生的平均成績因為英語的關係,很難達到工程類的標準,絕大多數學生都擁擠在商學院。去年多大商學院的畢業典禮,禮堂的座位上是清一色的中國學生。最直接的後果是,這些學生與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別無二致,應用工作能力缺欠,社會交流技巧貧乏,人際關係僅限於中國同學。這樣的留學有什麼意義呢?

更有甚者,平均75分的學生,因為家長的堅持,只好選擇多大的人文學院。人文學的課程沒有數學要求,但作業閱讀量極大,是加拿大本土的學生的強項。而數學是我們中國學生的立足之本。離開數學,我們舉步維艱,不要說畢業與就業,能讀完一年級,已是可賀的成就。

雖然我說選擇是雙向的,但現實是,第一代移民,包括留學生,我們沒有選擇的機會。我們現在可以被西方的大學接納,並不全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資金。我們畢業的時刻,才是真正被選擇的時刻。那時的我們,如果沒有技術,沒有經驗,沒有獨到和緊缺的專業背景,我們的挫折可想而知。

我的故事

我在文中提到過十八年前我的留學選擇。十八年之後回頭看自己,除了感謝命運對我的厚愛,我更時時對當年的選擇進行反思。以我現在經驗,我的選擇和經歷會截然不同:

殊途同歸,只是前者多用了五年。這五年中的艱辛,幫助我懂得了留學中選擇的藝術,理解了生活中成長的智慧,養成了逆境中不變的從容。我希望我這五年還可以幫助各位學生和家長重新審視自己,以將來被選擇的標準選擇自己當今的方向,讓將來成為看得見的成就與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拿大文都 的精彩文章:

TAG:加拿大文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