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歡走湖、跑步的大慶親們,教你5招輕鬆保護膝蓋的方法……

喜歡走湖、跑步的大慶親們,教你5招輕鬆保護膝蓋的方法……

夏天走湖、跑步的人

越來越多了

可你知道嗎?


膝蓋是人體「最糾結」的器官了

因為,沒有膝蓋

你就無法支撐身體行動

而你的每一步行走跑跳

GIF

「跑步膝」不一定是跑出來的

5種情況誘發跑步膝

長期進行衝刺或增強式訓練等反覆彎曲膝關節、高強度的運動方式。

對膝關節部位的直接暴力傷害。

下肢骨骼力線紊亂,如果從髖部到踝部的任何一個骨骼脫離正常位置,均會使膝關節某一點壓力過大,引發疼痛。

足部疾病,扁平足或足內翻會改變步行方式,導致疼痛。

股四頭肌(大腿前方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它可使髕骨在屈膝或伸膝時在正常位置滑動。若其力量不平衡便可導致髕骨位置異常。

GIF

教你5招「壯膝跑步法」

1

跑慢點

要想既運動又不傷關節,就要選擇適當的運動強度,具體以跑步時自感輕鬆或稍費力為適當。

如果跑步時能較為從容地和別人聊天或接電話,而不是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竭盡全力,這個運動強度就適合且安全,對關節衝擊不大。

2

跑短點

此處的「短」是指運動時間和距離都不宜過長。

時間:一般在30分鐘~1個小時為宜。

運動量:強度和時間或強度和距離組合起來可反映運動量,具體要看運動前確定什麼目標。如果想輕鬆或稍費力地跑10公里,那多長時間跑完要看個人狀態和基礎。

總之,運動後應覺得有點累,但如果跑完都不想吃飯了,下次就要減量。

3

跑低點

「低」是指跑步時腳底離地的高度。就是說跑姿要正確,小步幅高步頻。腳底離地越近,對關節衝擊越小,「哐當哐當」的高抬腿大步跑一定傷關節。

4

跑少點

沒必要天天跑步,每周3~5次的跑步強度已經足夠。不跑步的時候,可以做力量訓練或拉伸運動。

5

熱身久一點

運動前的熱身要充分且認真,不可「跑癮」上來匆匆開跑。

跑前:熱身時的拉伸要適度,過度可能造成損傷。

跑後:做好整理運動,讓身體慢慢涼下來再拉伸,拉伸時間要長一點,各關節充分伸展,但要以不痛為原則。

做好膝蓋最愛的5件事

1

控制體重

步行時,膝蓋承受的力量是體重的3~6倍。

打個比方,一個體重正常的人提了一袋10公斤重的米,那麼每走一步,他的膝蓋受力增加30~60公斤;如果體重超重10公斤,他在日常生活中,膝蓋就像一直扛著一袋30~60公斤的米。這還只是在步行狀態下,劇烈運動(如跑跳時)承重就更大了。

所以,減輕體重,就能極大減少對負重關節的負擔,降低磨損。

2

注意護膝細節

注意關節的保暖,避免受涼、受潮。不要讓空調或風扇直吹關節,必要時戴上護膝。

補鈣,尤其是40歲以上的女性。當骨質疏鬆時,關節容易患病,這就如同房子的地基不牢,牆就容易倒。

注意飲食,少喝酒、監測尿酸指標,以防發展為痛風,否則對關節傷害很大。

不管是走路還是運動,都要選一雙合適的鞋子。有彈性、鞋底兒稍厚,後跟寬大略厚的運動鞋對關節最好。

3

避免持續對關節施力

腿部肌力不夠強的人要少爬山。

長期需下蹲幹活的人,坐個矮凳子,可以有效「節省」膝關節壽命。

久站不動的人,要刻意動一動。

需要注意的是,肌肉疲勞時一定要休息,肌肉力量薄弱時,關節受到的衝擊傷害成倍增加。

4

重視疼痛癥狀

當關節有酸痛不適時,就表明它開始出問題。這種情況可能是運動過多,也可能是缺乏運動導致的。千萬記住,疼痛就是停止運動的信號。

關節疼痛時,應該先休息,不要不當回事。有效平衡休息和運動的關係,是關節健康的最佳保障。

5

受傷後正規治療

年輕時膝蓋受過傷,是老年後骨關節炎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膝關節結構複雜,傷情也複雜,但無論是軟骨傷、半月板傷還是韌帶傷,不及時處理都會有嚴重後果。因此,如果受到外力導致膝關節腫脹時,往往提示內部有較重的損傷,應及早求助專業醫生。

來源:生命時報

監製:王鵬程 祝春霞

編輯:閔媛媛

媒體熱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每天跑步半小時,不用太久,5個好處就會「自動」找上門
為啥有的人愛跑步?跑步多年的跑者一語道破背後真正的原因!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