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烏分家時的恩恩怨怨:從航母到轟炸機,最後都被俄羅斯抓到手

俄烏分家時的恩恩怨怨:從航母到轟炸機,最後都被俄羅斯抓到手

原標題:俄烏分家時的恩恩怨怨:從航母到轟炸機,最後都被俄羅斯抓到手


1991年12月,開始在蘇俄廢墟上分家過日子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作為蘇俄的最大繼承者,開始就家產的具體分割開始了無休無止的較量。其中,作為國力象徵的軍隊更是他們爭奪的重中之重,兩家都想把儘可能多的軍隊抓到自己手裡。


實際上,相對於俄羅斯,烏克蘭動手抓軍隊要早得多,早在1991年9月,蘇聯還沒解體的時候 ,烏克蘭就成立了自己的國防部,企圖全面接管烏克蘭境所有的原蘇軍武裝力量,為成立自己的軍隊做準備。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但是,烏克蘭的所作所為很快遭到了莫斯科的強烈反對。儘管如此,烏克蘭還是在11月18日向停泊在塞瓦斯托波爾港的新型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下達了命令:嚴禁其離開港口,等待它和莫斯科最後的談判結果。


烏克蘭的這一命令立刻引起了海軍從上到下的反對,在海軍總司令切爾納溫海軍元帥的默許下,北方艦隊副司令烏斯基緬科中將利用"庫茲涅佐夫"號上官兵大多數來自北方艦隊這一有利條件,不顧艦上只有三分之一人員在崗,冒險連夜將軍艦開出港口,直接開往北方艦隊的駐地。


駐紮在烏克蘭的蘇軍部隊


等到烏克蘭當局得知"庫茲涅佐夫"號離開,想要在攔截為時已晚。雖然不甘心,卻不得不接受現實。不過烏克蘭並沒有就此認輸,恰恰相反,雙方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1991年1月,蘇俄解體剛剛成為現實,烏克蘭就迫不及待的宣布,所有駐紮在烏克蘭境內的原蘇軍官兵必須宣誓效忠新的烏克蘭,否則立即滾蛋。就這樣,烏克蘭很快在理論上接管了其境內50多萬的原蘇軍部隊及其武器裝備。


迷茫的原蘇軍官兵


但是,在這些部隊中,以俄羅斯族為代表的官兵並不情願加入新的烏克蘭軍隊,他們只是恰好所在部隊被烏克蘭接管而裹挾了進來。在他們心中,新的俄羅斯才是他們的祖國。


恰在此時,由於烏克蘭經濟出現問題,導致軍隊待遇急劇降低,不滿的情緒越發升高。雖然說這時俄羅斯也不富裕,但是無疑要比烏克蘭好得多。借這個機會,俄羅斯開始向那些生活窘迫的烏克蘭官兵發起了糖衣攻勢。



飛回俄羅斯的圖-160.

俄羅斯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效果,大批烏克蘭官兵紛紛離開崗位投奔俄羅斯,2月13日,心向俄羅斯的飛行員們乾脆駕駛6架蘇-24M戰鬥轟炸機飛到了斯摩棱斯克,首創駕機逃離模式。


緊接著,受到蘇-24M出走事件鼓舞,8架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和2架伊爾-76運輸機結伴跑回俄羅斯使這一行為達到高潮,畢竟戰略轟戰機逃跑,在各國空軍歷史上還沒有先例。事後,吃了虧的烏克蘭當然不服,堅決討要逃跑的飛行員和飛機,無奈俄羅斯軟硬兼施,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神之錘 的精彩文章:

二戰戰機飛行時冬天都不關座艙蓋,其實不是不怕冷,是性命攸關
中國同時開建三艘攻擊艦,引他人質疑,值得擔心的卻是日本護衛艦

TAG:雷神之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