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羔羊首夏帖

王羔羊首夏帖

王羔羊首夏帖

王羔羊首夏帖

王羔羊首夏帖

王羔羊首夏帖

釋文:頓首復,伯興承務賢親坐下。首夏清和,伏惟神明贊相,尊候萬福,再會未期,伏几相時保重。謹復啟,不宣。升頓首上伯興承務賢親坐下。

桐鄉歷史上,出過不少書法名家。元代有應童子試大書「天」字出名的張伯淳;明代有皇帝親自召見,七歲享「神童」之譽的張文憲和寫「蘇字」聞名的貝崇翔;清代有草書「直入晉人堂奧」的陳古民;楷書端凝練達的朱善祥;專精「擘窠大字」的孫增祿;小楷稱「三絕」的女書法家孔素瑛等。

崇德縣曾出過一位有名的草書大家,曾被歷代書評家稱為「草聖」,他就是南宋初年居住在羔羊的王升。

王升,字逸老,生於北宋熙寧九年(1076),祖籍河南開封。幼時就喜好書法,臨池描摹長年累月,寒暑不輟。悉心好學,鍥而不捨,行筆能轉折變化,頗有功力,曾作草書卷《蘭亭禊序》。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朱敦儒題其卷:「逸少(王羲之)作行書,逸老為草字,當家有風味,外人哪得知。」把王升的草書與王羲之的行書相媲美。

王羔羊首夏帖


王升草書珍字書法寫法

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金人所擄,康王趙構南渡,建立了南宋王朝。王升亦隨眾渡過長江,遷移到桐鄉,在古運河畔的羔羊定居下來,時年已五十二歲。

古運河畔的羔羊,古稱羔羊里,地勢平坦,河港成網,幽雅寂靜的環境,很使王升滿意。雖然國家遭遇劇變,戰亂頻繁,但王升跋涉千里,總算找到了一方安靜的土地安身,可以專心鑽研草書藝術了。

王升在羔羊居住二十三年,創作了不少好作品。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作草書《千字文》,第二年,又作草書《飲中八仙歌》。這兩件作品,傳到臨安(杭州)宮中,高宗趙構十分賞識,便下旨召見,併當殿封為「正使」。這時王升已七十五歲高齡,以後便遷居京城臨安。

後人對王升的草書評價甚高,元代著名學者虞集謂其書似「張旭轉折之筆」。趙希鵠在《評宋代名賢書》中,謂王升的草書可「比肩古人,殆欲欺凌懷素」。明代文學家貝清江等,也非常喜愛王升的書法,都喜歡收藏他的書法作品。

王升的傳世佳作,大多是在羔羊里創作的,「羔羊里」這個古代里名,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了。王升遷居羔羊里後,自號「羔羊居士」,其作品署名為「羔羊老人」,里名隨著書藝流傳,「羔羊」兩字,聲震藝壇,連宋高宗也知道羔羊這個地名。元至正二年(1342),當地建造的橋樑和廟宇,就起名為「羔羊橋」和「羔羊廟」。王升精湛的草書藝術,使羔羊之名廣為流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正側 的精彩文章:

于右任魏碑《海為龍世界》五言聯
荊霄鵬楷書作品欣賞

TAG:無正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