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群嘲女博士分手,庸眾的優越感總是莫名其妙

群嘲女博士分手,庸眾的優越感總是莫名其妙

最近,「女博士畢業前分手」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髮網友熱議。7月10日,上海師範大學舉行畢業典禮。28歲博士畢業的付楠學的是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在攻讀博士時,付楠得到了媽媽的全力支持,而前男友卻因為不理解自己的選擇而離開了她。付楠媽媽說:「有魅力的女人永遠不愁嫁。」付楠也表示,讀博能獲得更廣闊的認識空間。而一些網友卻表示,「太強的女人嫁不出去」

「有魅力?除了學歷好點 ,別的有什麼,讀完發現沒人娶了」。(中國青年報)

吃瓜群眾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精神,又一次將一位女生的私人事務炒成了人盡皆知的公共熱點。網友的觀點各種立論,但大多還是以調侃戲謔的口吻發聲,其中冷嘲熱諷者更是大有人在。有此景象,實則毫不奇怪。在我們的網路文化中,「女博士」素來被稱作「第三物種」,被當成是逗趣取樂的對象。很長時間以來,這種由庸眾所發動的對女性知識精英的群嘲,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而殊不知,玩笑過了火,已然有淪為歧視與偏見的嫌疑。

一群學歷不明的匿名網友,卻信心爆棚地嘲諷女博士,這事兒本身就透著一絲詭異。近些年來,大眾價值取向由「知識崇拜」朝向「反智主義」的驚人沉淪,在每每對「女博士」口誅筆伐中,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網路輿論總是下意識地將女博士歸類為「失敗者」,總是以莫名其妙地優越感對女博士指指點點。所謂「女博士死讀書,形象木訥,嫁不出去」等等論調流布甚廣,太多人想當然地對之加以引用和發揮,卻幾乎從不去追問此類說法是否有理有據?

事實上,並沒有一份權威的統計數據,可以印證女博士的「單身率」高於社會均值,至於說「女博士嫁不出去」更是十足的胡言亂語了。再者說了,女博士的價值原本就不局限於早早的結婚生子。女博士的人生重點,也並不在於享受感情生活,而更該是努力於學術生活。動輒拿女博士的婚戀行為說事,只能說明全社會仍然以一種抱殘守缺的標準來設定女性的角色,仍然對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價值缺乏理解。

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是,當人們談到女博士時,似乎總是在談論戀愛婚姻、著裝打扮等等低層次話題,而這些瑣碎的「八卦」,恰恰是網友們所擅長甚至是唯一擅長的——有怎樣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樣的世界。多數人都無法理解女博士的成就,而只是比照一種通常的生活範式來判斷女博士「活得挺慘」,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精神勝利法。當某些人生活里只有結婚生子,只有柴米油鹽,他們便默認所有人都該和自己一樣。極力嘲諷女博士,這也許能讓他們覺得自己過得挺好。

鑒於種種原因,女博士其實很少有精力、動力去涉及網路論爭,這在客觀上使得群嘲一方的聲音越發聲勢浩大。至始至終,這就是兩個彼此孤立的社群圈子,本就沒有交集,更沒有深度對話的可能性。不要說女博士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我們所有人又何嘗不是呢?總是用自己有限生活經歷和人生見解去推想他人,只會製造幻覺與誤解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洪水倒灌進校園!教室里學生正考試 老師們趕忙堵校門想擋住洪水
生鮮便利店興起,你在家門口的超市買什麼?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