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遠益清|固齋畫荷
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
——張大千
固齋畫荷之一 尺寸:34X68cm
荷花又稱蓮花,古稱芙蓉、菡萏、芙蕖,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一品清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潔,是對清官的讚揚;「本固枝榮」,荷花枝繁葉茂,用荷花叢生比喻根基牢固,興旺發達,家道昌盛。蓮花多子,故可寄託多子多福的願望。
固齋畫荷之二 尺寸:34X68cm
歷代畫家以荷花為母題,創作了大量的作品,據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南北朝梁元帝畫有《芙蓉醮鼎圖》,這也許是我國最初的畫荷之作。五代、北宋時期的著名花鳥畫家黃筌、徐熙、趙昌、騰昌裕等都有不少荷畫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里最早的荷花繪畫,要推南宋畫院畫家吳炳在紙絹團扇上繪的《出水芙蓉圖》,畫面上,只有一朵在翠葉襯托下大得幾乎塞滿了整個扇面的花。到了明代,徐渭《墨花九段卷》中有荷花一卷,畫旁題詩:「拂拂紅香滿湖,採蓮人靜月明孤……」他的另一幅《荷蟹圖》也是畫荷花的名作。清朝初期的花鳥畫家朱耷以及以畫荷出名的唐熒、王素,清中葉揚州八怪中的羅聘、黃慎、李鱓等人,以及後來的海上畫派的趙之謙、吳昌碩等,都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美不勝收的荷花繪畫精品。
固齋畫荷之三 尺寸:34X68cm
八大山人畫荷,多是淺水露泥,荷柄修長,扶搖直上,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風。用筆放逸,疏秀而具生氣。八大山人曾自云:「湖中新蓮與西山宅邊古松,皆吾靜觀而得神者。」可見其畫荷是觀察入微,靜觀悟對而以意象為之,信手拈來,妙趣自成。
固齋畫荷之四 尺寸:34X68cm
張大千也是畫荷花的高手,人稱「大千荷」, 張大千曾在他的《畫語錄.荷花論》說「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畫荷需要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字寫不好,荷也畫不好」。
固齋畫荷之五 尺寸:34X68cm
沒骨畫法創始於北宋徐崇嗣,國畫花卉是以清姘艷麗為主,完全拿顏色來表現,能充分發揮國畫荷花瀟洒脫俗的韻味,尤其國畫荷花的造型清雅優美,葉大梗長,亭亭凈植,更適合表達荷花的性格。
固齋畫荷之六 尺寸:34X68cm
近代張大千將南北朝、隋唐時期的重彩與宋元明清的水墨結合起來,變細筆之法為大筆潑墨,融合大小青綠、淺絳諸法,而推出潑墨潑彩法,進行水墨漬染、積染、潑染,成功地創造出重彩寫意山水和重彩寫意花鳥畫,大千先生「潑墨潑彩」的結構,成為他獨特的表現語彙,擴張了水墨表現的領域,不論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現上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
固齋畫荷之七 尺寸:34X68cm
也許是執著於書法多年,固齋黃敬松鍾愛畫荷,近來陶醉於張大千先生潑墨潑彩畫法,無論是山水還是荷花,都大量嘗試創作,此次展示的十餘件荷花作品均屬此類。盛夏時節正是荷花競放,水殿風來暗香滿,凌波照晚妝。面對這一張張紅舒綠卷,你是否能感受到一陣陣清涼來襲?
黃敬松,1972年生於閩東,自號溪嵐山人、固齋。職業書畫家,東一書畫院院長,深南道藝術家群落成員。工花鳥,兼涉山水人物,書法雄強勁健,多次參加各種專業展賽,作品被專業界人士及大眾廣泛認可並收藏。
本次畫荷作品優惠展銷,歡迎詢價
收藏電話:15899791715
(可加微信)
固齋畫荷之八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之九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之十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一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二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三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四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五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六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七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八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十九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二十 尺寸:34X68cm
固齋畫荷 二十一 尺寸:34X68cm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