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首偈頌,你要是真實深信,就永遠都不會迷了

這首偈頌,你要是真實深信,就永遠都不會迷了

這首偈頌,你要是真實深信

就永遠都不會迷了

節選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宣化上人 講述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有一個和尚叫智通,是壽州安豐的人。看《楞伽經》一千多遍,「而不會三身四智」:他不了解什麼叫三身?什麼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所以向六祖大師禮拜,求六祖大師解說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六祖大師說:這三身,第一是清凈法身;就是你自己的本性。「圓滿報身,汝之智也」:第二是圓滿報身;就是你的智慧。「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第三是千百億化身;就是你的行為。你的行為做什麼,就變化什麼。

「若離本性,別說三身」:你若離開你自己的本性,另外去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就是有身體而沒有智慧。「若悟三身無有自性」:你若是覺悟三身沒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我說一首偈頌,你聽一聽。

「自性具三身」:你自性就具足清凈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這三身。「發明成四智」:你再有一種發明的性,你即三身就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四智都不離開見、聞、嗅、嘗、覺、知,這種的緣。「超然登佛地」:你若明白這個道理,就超登佛地;超然,就是由凡夫即刻登到佛地。

「吾今為汝說」:我現在給你說這個偈頌,「諦信永無迷」:你要是真實深信,就永遠都不會迷了。

「莫學馳求者」:你不要學向外馳求的那些人,「終日說菩提」:一天到晚就說,菩提!菩提!菩提!從早晨說到晚,說菩提,而不行菩提,不懂得菩提。所以你現在不要作口頭禪,要真實明白三身才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楞嚴咒〉那更是密!
物品的體性,是清凈的見精所看見的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