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延死後,此人將他的腦袋踩在腳下,還罵了七個字

魏延死後,此人將他的腦袋踩在腳下,還罵了七個字

蜀國後期失去了很多出色的將領和謀士,諸葛亮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形勢的嚴峻性,為了能夠完成北伐大業,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當時蜀軍中出名的將領寥寥無幾,而有一個叫做魏延的則在此時顯露出了自己的本事,被諸葛亮看在眼裡,並委以重任。

魏延這個人作戰十分勇猛,而且經常會置之死地而後生,說白了,這個人打仗喜歡冒險,挑戰自我。但同時又頗有些謀略,因此總能化險為夷,並不是個只會直來直去的莽夫。

由於常年立下了諸多戰功,開始變得自傲起來,或許這和他的孤傲性格有極大關係。在平日里,魏延對於丞相的命令雖然都很聽從,但是內心裡卻非常不情願。他的很多想法和諸葛亮大相徑庭,就拿作戰風格來說,諸葛亮是一個典型的穩重派的代表,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輕易出戰,這也可以說是諸葛的厲害之處。而魏延則恰恰相反,他總是相信自己的實力能夠擊敗對手,縱然是表面上要弱一些,但他總是可以將勝利的天平傾倒向蜀軍這邊。

因此諸葛亮雖然重用魏延,但還是有所忌憚的,如果不是蜀中無大將了,相信他才不會選擇魏延。諸葛亮後來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了,但又考慮到軍中沒人能後替代自己繼續北伐,於是下令撤軍。在死之前,孔明將張儀等人叫到跟前,並吩咐他們在撤軍是將魏延部作為斷後,如果魏延拒絕命令,就不要管他死活了。

諸葛亮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死後,便再也沒有人能夠管束魏延了,所以他提前下達了這樣的密令。果不其然,魏延拒絕撤軍,認為軍師雖然死了,但北伐的事業依舊不能輕易就這樣放棄,而自己則會替代軍師完成北伐,振興漢室。這種話說出來引得全軍訝異,但幾乎沒人敢上來反駁他,因為他的確是此時最有發言權的人了。

魏延的此舉正中了楊儀等人的意願,於是馬岱趁機出來將魏延斬殺了。事後楊儀還將魏延的腦袋踩在腳下:庸奴,復能作惡不?如果單單從執行公務的角度來看,楊儀的此舉確實是有些過頭了。事實上,楊儀和魏延一直不和,甚至互相都希望除掉對方而後快。可以說,這次給了楊儀除掉魏延的最佳契機。

事實證明,楊儀此舉的確是出於私心,至於魏延反叛蜀漢一說自然就站不住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軒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請別叫我將軍,我只是一個倖存的抗戰老兵」-94歲抗日老兵
劉秀是怎樣的人?和他有關的成語流傳後世,都非常好用

TAG:一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