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范曾的牧牛圖哪裡可以成交

范曾的牧牛圖哪裡可以成交

范曾曾說:「中國畫打破一時一際之身觀局限,『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不以描摹物象為終極目標,而緣物寄情,物我兩忘,以超然的意匠,飛凌於萬象之上,在主客觀交感之中產生深邃的境界,這就是中國畫能側身於世界藝術之林而歷千秋不衰的根本。」相信,其筆下那個牧牛的稚童正是范曾自己,無拘無束,天真浪漫,完全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田園風光里,那份純真與美好就是他理想和精神的追求與堅守

在此幅《牧牛圖》作品中,童子牽牛而往,阡陌小景,洋溢著春意盎然、朝氣蓬勃的氣氛,是范先生的典型構圖。值得注意的是,范先生的繪畫作品,構圖是頗講究的,注重空間布置,人物之間、人物與其他動物或者物件之間,有前後、上下、左右的穿插關係,在互相掩映參差之中,有了場景的真實感。此乃中國畫的高妙之處,雖是散點透視,雖是在二維平面之間造型,但一定要有空間的造境感,否則,總不能超脫一般筆墨的層次,實現氣韻生動的追求。

這幅畫採用橫幅制式,其牛以沒骨法繪成,墨氣較活,只用濃墨勾出角、嘴、眼、蹄、尾等部位,孩童身體先用簡潔乾脆的墨線勾出,再設單色,顏色明亮清爽,一實一虛,一濃一淡,加強了整體氣氛的傳達和技法的對比。這幅畫雖沒有松石等背景,但仍然可以感受到牧童遊戲於自然田園的快樂和趣味。這種不畫之畫、不寫之寫正是這幅畫的魅力所在。雖尺幅不大,用墨不多,春暖大地的氣息卻撲面而來。

所謂「真境逼而神境生」,是中國畫的要訣之一。范曾先生在造境上,顯示出大師風範,在咫尺之間,把物體置放在一個開闊的空間之內,遊刃有餘,這當然與他的骨法用筆有直接的關係,而重要的也是一般讀者注意不到的專業技巧,就是這造型本事。一般畫家之所以拙劣,其表現之一就是不能在有限的紙幅之內造境,只停留在平面機械的擺布上。圖中牛頭可以畫得很大,人也可以畫得很悠閑,卻正在看似不寬裕的面積內,把人與牛的空間關係處理得惟妙惟肖,詢為非常手段。在此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耐人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身在雷潮滾滾的P2P,如何穩住不慌
萬萬沒想到,這12種東西居然是個寶!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