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行者的白牡丹

修行者的白牡丹

夏日的陽光,透過葉子的間隙,灑下細碎的光影,明朗,安靜。

午後得閑,便可以試一泡加里定製的牡丹白茶。

煮水,焚香。

開罐便見茶底,不是尤其均勻規矩,但是目見皆為茶芽和一芽一葉以及初展的細嫩芽葉,芽頭上茶毫很多。

雖說嫩芽,應以90度水沖泡更為好喝,但是,試茶則故意以沸水沖之。

茶水細膩,尤其鮮活,蜜甜味沁人心脾,直散入五臟六腑。茶味雖甜,然清冽入骨,微顯寡淡。

數泡後,鮮活蜜甜依舊,茶氣忽現,奇怪的是,這個茶氣雖然強勁,卻不猛烈,抱團下沉,微滯,稍後清氣上涌,致嗝不斷。

好茶,有明顯的高海拔特徵,有一種很特別的香氣。

難怪有人說,好的牡丹,一泡嘗鮮,二泡嘗甘,三泡嘗清冽。一杯白茶入喉,足可品出茶樹、日光與清風的滋味。

可是,令人疑惑的是,如此蜜甜的茶,非但絲毫不膩,甚至讓人感覺清冽、寡淡呢?

問了加里,她說:這茶生長在海拔800米,是湖林山上天閣寺老方丈親自做的。茶里有甘甜的奶味,其特殊的香味,是高海拔的雪松冷香。

原來如此。

鮮甜,是因為茶底。

寡淡,是因為做茶的人無欲無求。

真正的手工茶,做茶人的心意,真的能在茶里喝到。對修行的人來說,修行,就是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休息的時候休息,那麼該做茶的時候做茶,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了。

老方丈做茶的時候,最心無雜念吧,這茶也是這樣的單純、安靜。

喝著茶,忽然世界安靜下來,只剩下清冽的甜,就象聶魯達那一句詩:「我喜歡你是寂靜的,彷彿你消失了一樣。」

歲月過處,恬淡清美。

如此,甚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禪無味 的精彩文章:

TAG:茶禪無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