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公辦教師辭職潮背後的兩大趨勢

公辦教師辭職潮背後的兩大趨勢

文丨難得君

暑假到了,辛苦了一學年的教師們終於可以稍微修整一下了。一個相識很久的教師朋友告訴我,他辭職了。

其實聽到這樣的消息,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因為這並不是個案,通過《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上的數據顯示,教師辭職比例逐年上升。

01

教師真的很窮

大部分教師很窮這個事實,恐怕只有做教師的最清楚,而人們的認識依舊停留在高額的擇校費、名目繁多收費高昂的輔導班、老師逢年過節的收禮...

但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擇校費和老師沒什麼關係,老師是嚴禁收禮和有償補課的。

國家教育部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早就出台過文件,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而且一經舉報和查實,一律嚴懲。

普通教師的收入究竟怎麼樣呢?我們看幾個來自2018年教育藍皮書的例子:

那麼杭州的平均工資水平是多少呢?根據智聯招聘《2017年夏季杭州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杭州平均薪酬7933元(排名全國第4位),記住是平均數哦!

我們再看看杭州其他行業的薪資水平:

說起來,老師這個職業好像還是比較受人尊重,但一談到收入,恐怕在親朋好友圈裡,老師們就抬不起頭了!

對於年輕未婚的老師,可能現實壓力還不夠大,收入低的痛感還不明顯。但是對於有家有孩子的老師,尤其是男老師來說,怎麼活下去還真是個問題!

我以前也在大學教書,打心底喜歡教書育人這件事,但是離開的原因也只有一個:!而我原來學校老師的兩個新趨勢,第一是女老師比例明顯上升,因為很多女老師家庭主要靠丈夫的收入生活。第二是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教師比例上升,從學校停車場可以明顯看到,很多年輕老師開豪車,直接PK掉校長、院長的車,這些年輕人當老師壓根不是為了養家糊口,就為了有個事情做,當老師還算有檔次,所以就來當老師了!

02

教師真的很累

很多人說:老師工資低,不是一年還有寒假暑假嗎?實話說,要是沒有這兩個假期,你就完蛋了,你家的孩子只能靠你自己教了!因為老師都跑光了!

教師除了顯露在水面上的工作:上課、批改作業、管理學生,其實還有更多花樣繁多的水下工作,所耗費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是這些面上工作的4-5倍。

比如備課,尤其是涉及新教材、新大綱、新課改,一節課一般需要4節課的時間準備;比如教改課改的科研課題,各類競賽的組織籌劃,評職稱的論文,各種學校和教育部門需要填報的表格,無窮無盡的各類教學評估、驗收,教學研討,學生成績的分析彙報......

如果是班主任老師,那就更忙,需要與學生溝通,與學生家長溝通,與學校管德育工作的領導開會、溝通......

據抽樣調查,中小學教師每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平均值為54.5小時,一些地區的高中主課教師日平均工作時長16小時,班主任的工作時間則更長。我國勞動法的規定是每周工作44小時,教師實際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至少25%

現在的孩子,管理難度真的很大,不能打不能罵。兩個家長能打能罵,對付一個孩子都覺得頭大,一個老師對付幾十號學生,這得多累!!最關鍵的是,學生還常常看不起老師,就因為——老師窮!老師穿不起名牌衣服、住不起好房子、開不起好車......

現在回憶起來,無論是我父親做老師的時候,還是我上中學的時候,其實老師都沒現在這麼累,起碼那些和教學無關的工作很少。再則,老師的話管用,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非常尊重老師。

但現在,做老師不但身體累,心也累!

03

趨勢1:公辦學校將走向沒落

2017年,國務院頒布《2017年事業單位分類革新實施方案》,全國保留高校和公立醫院事業單位的屬性,但是取消其編製。

雖然,目前僅僅是全面取消高校教師編製,還沒涉及到中小學,但這已經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事業編製這個所謂的鐵飯碗,早遲是要打破的。

尤其是在實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後,對教師而言,編製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鐵飯碗意義。

公辦學校未來的角色定位,就是完成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任務。西方國家的公辦學校就如此。

現在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評論或者文章,談到小縣城已經很少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了,事實上,的確如此。

是小縣城的學生不如以前了嗎?不是的,小縣城成績優秀的學生,都被大城市的好學校挖走了。小縣城的教師不行了嗎?也不是,是被大城市的好學校挖走了。

我高中時候,在縣城讀書的學校,那批優秀的年輕教師,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已經一個不剩了,全部被市裡的名校或者省城的名校高薪挖走了,連校長剛退居二線,還沒到退休年齡就被挖走了。到我侄女讀高中的時候,就已經選擇在鄰近的市裡高中讀書,因為那裡的本科升學率非常高。

這其實就是公辦學校沒落的樣本,最先沒落的鄉鎮學校,然後是縣城,然後是省市一級。

而最近這幾年,這種沒落的速度在加快,因為人們越來越重視子女教育,對學校的選擇也越來越挑剔,家庭的經濟投入也越來越多,而公辦學校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教育質量的需求。

進公辦名校,現在很多一線城市,買學區房已經不好使了,因為人家劃幾個區搞搖號,再說學區房的價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

而這些一位難求的公辦名校,雖然教師的收入相對普通學校較高,但灰色收入終歸是拿不上檯面的。再則,公辦學校在體制內,機制僵化,領導的官員做派,其實很多老師一樣難以忍受,與其忍辱負重,還不如洒脫點,離職去私立學校掙陽光工資。

是不是公立學校將來會垮掉呢?這個不會的,教育資源終歸是稀缺資源,將來的公立學校,一樣免學費,並且有相當不錯的校舍和設備,主要目的就是承擔義務教育的責任,但是在教學質量上,就不要有太高的奢求。

04

趨勢2:民辦學校必將崛起

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基本上都是私立的。大學如此,中小學依然如此。

在資源配置和競爭機制上,市場是最公平的一雙手。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範圍,公立學校競爭不過私立學校的原因。

你覺得80年代和現在相比較,教育水平是降低還是提高了?

我覺得是降低了,80年代的很多教師,中年的是WG前畢業的大學生,年輕的是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畢業生,那個時代大學是精英教育,能考上大學的都是真正的精英。

到了93年開始,大學開始擴招,一直到現在,每年招收的大學生達到800多萬,錄取率高達80%以上,部分省市達到90%以上,大學教育已經成為大眾教育,當然這個沒錯,大學教育的普及程度關係國民的整體素質。

但是當老師的門檻並沒有提高,原因也很簡單,當老師確實沒有什麼「錢」途。

為什麼在西方國家,很多年輕人的理想是當醫生、教師、律師呢?原因很簡單,一是錢多,二是社會地位高。

那些辭職後的老師,很多都沒有其他的技能和特長,他們去哪裡了呢?其實大部分還是去了學校,不過是去了私立學校或者私立教育機構。

因為這些學校,並不是老師的工作量明顯降低了,而是收入明顯增加了。真正解決教師問題,最好的手段就是發揮市場的作用。

事實上,國內很多一線城市,已經開始出現了這種情況,比如天津,當公立中小學名校衰落的同時,一批高質量的私立學校出現。這種情況,在很多一二線城市都非常普遍,一方面傳統公立名校「一位難求」,另一方面,社會辦學力量與名校合作,舉辦私立學校,從全市、全省高薪挖優秀教師,短短時間就聲名鵲起。

一名公辦學校的優秀教師如果跳槽到私立學校,薪水翻兩番也不奇怪。一名優秀教師值多少錢?這不是教育主管部門或者校長能夠決定的,而取決於市場對教師的需求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優秀教師還會呆在公立學校嗎?一所學校質量好,核心就是有一批優秀的教師,當優秀教師走光了,所謂的名校還剩下什麼呢?而一所私立中學,兩到三名骨幹教師,就可以帶好一個年級。這裡,不僅僅是薪水在發揮指揮棒的作用,而制度優勢更讓公立學校望塵莫及。

一所有點名氣的私立學校,盈利能力真的很強,朋友們有興趣,去查閱一些含有私立學校的上市公司的財報,便可得知,最簡單的看看新東方這些上市公司就知道。這也導致了更多的資本願意進入教育領域,從資源的有效分配來說,這未嘗不是好事!

當私立學校的教師平均收入遠遠高於社會的平均水平,就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願意當老師。前段時間,某私立學校貼出年薪百萬招教師的廣告,大家都還記得吧!離譜嗎?我覺得一點都不離譜!只有這個社會真正認可了教師勞動的價值,才會有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到教育行業,教育才有希望!

毫無疑問,未來的優質教育幾乎都集中在私立學校,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趨勢。

當然,以後你的孩子想進入私立學校享受優質教育,有四個途徑:一是特別優秀,這部分孩子低學費、零學費甚至還有獎學金;二是比較優秀,但需交納不菲的學費;三是家裡足夠有錢,給學校一大筆贊助費;四是家長足夠有權,私立學校也在黨的領導之下。

寫在最後:

如果普通教師都在生存線上掙扎,這個社會是沒有希望的!教師生活的越好,越有尊嚴,這個社會才越好。

市場這隻手能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依靠行政手段,那會變得很糟。

當社會精英擠破腦袋去報考教師,說明教育還真有希望。

向所有教師致敬!祝暑假愉快!

熱文推薦(點擊即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難得書院 的精彩文章:

中國男足:我們不是踢球,我們是逗比!
大數據告訴你,考大學不是靠智商,趕緊訓練孩子還來得及!

TAG:難得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