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話史記之軒轅黃帝

大話史記之軒轅黃帝

原標題:大話史記之軒轅黃帝



黃帝是誰?可不是皇帝,大家不要混淆了!黃帝是少典的兒子,複姓公孫,名叫軒轅,即皇帝就是公孫軒轅。皇帝生來就不同於凡人,剛出生就會說話,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敏捷,稍大點時為人敦厚敏銳,成年後非常聰明。在黃帝那個茹毛飲血的時代,人們普遍缺乏營養,發育遲緩,而且壽命不長,黃帝這個發育速度在那個時候真的是非常罕見,絕不輸給現在的小朋友。黃帝生活的時代,神農氏的統治已經敗落。


神農氏是誰呢?大家都聽過神農嘗百草,就是這個神農氏啦。不過大家知不知道,其實我們說中國人是炎黃子孫,其中黃是指黃帝,這個炎是指炎帝,而炎帝就是神農氏。炎帝呢,簡單來說,不是具體指一個人,它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的稱號,相傳,這個部落的首領是第一個掌握了用火技術的人,所以被稱為炎帝,聽起來就很熱的樣子。相傳炎帝長著牛頭,但身體是人身,不過這種傳說並不可靠,很有可能牛首人身說的是炎帝的頭上戴著牛角一樣的裝飾物,而被後世謠傳為長著牛頭,在山海經中許多人物都是什麼動物的頭,人身,或是人頭動物的身體,很有可能是頭戴某種動物的角或者皮毛製作的裝飾物,或者身披某種動物的毛皮製作的簡陋服飾。要知道,在中國有語言文字產生的時候,那個時候,一個字可能指的就是一件事,閱讀古文的時候,大家也會發現,一個名詞常常表示一個動作,而且這個動作跟這個名詞是相關的,比如衣這個字,即表示名詞衣服,也表示穿衣服的動作。所以說炎帝牛首人身更為可信的是炎帝愛戴牛角裝飾物。這個炎帝應該是中醫的鼻祖,他嘗百草,知藥性,用草藥治病。也是中國農業的鼻祖,他還教人們刀耕火種。那麼什麼是刀耕火種呢?用刀耕地?這個好像能說的通,火種是啥?往地里種火?各位,可不是這麼回事!在新石器時代,人們還不是農耕社會,沒有固定的耕地,刀耕說的是用石刀石斧一類的工具將樹木野草砍伐倒,然後用火將樹木野草焚燒,這麼一來,有了草木灰這種肥料,就可以種地了,當然收割完可能就換地方了,不會再在這片土地上耕種了,因此也稱為遷移農業。這些技術在今天看來落後的不能再落後了,可是各位,在石器時代,人類跟動物沒啥區別的時候,有人掌握這種技術,那已經是被崇拜的成神了!


話說黃帝時候,炎帝的統治已經衰敗了,諸侯們互相討伐,黎民百姓遭殃了,但是神農氏的力量已經無法制止諸侯的紛爭了,我們說能戰方能止戰,而此時的神農氏沒有力量去討伐作亂的諸侯。都說亂世出英雄,黃帝就是這亂世中的英雄。黃帝也是一方諸侯啊,看到天下大亂的局面,於是組織武裝力量,討伐那些作亂的諸侯,而炎帝此時想要攻伐諸侯,諸侯都臣服於黃帝,尋求保護(準確來說,在軒轅當上全國首領之前,稱他黃帝是不合適的,只能叫軒轅。)。黃帝整頓軍隊,安撫民心,四方來朝。黃帝還訓練猛獸,什麼熊啦,虎啦,狐狸啦等等,和炎帝在阪泉之野大戰,這可能是人類首次使用動物作為武器的戰爭。


阪泉之野在哪?說法不一,畢竟這事都是五千年前的事了,一說在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一說在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還有說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南。要不怎麼說人家黃帝天生異稟,打起仗來所向披靡,不過英雄的塑造往往伴隨著一個強大的反派,這樣才更能凸顯英雄的光輝!要是一路砍瓜切菜般的就沒了意思,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是所向披靡的,而是在危難面前,在強敵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智慧與勇氣!那麼在黃帝的征途中,誰是最大的反派呢?我想大家一定猜到了,蚩尤!


相傳蚩尤兄弟八十一個人,個個都是長著野獸腦袋,人身子,銅頭鐵腦,以沙石為食。這個傳的有點太不是那麼回事了!中國的史書就是這點毛病,正面人物那個個都是光輝形象,反面人物個個都凶神惡煞,長得奇醜無比,還吃石頭!春秋筆法,害人不淺!這蚩尤是個武器大師啊,造各種先進的冷兵器,稱霸一方,嗜殺成性,一點也不仁慈。得嘞,壞透頂了!天下萬民請求黃帝作為全國首領來討伐蚩尤。黃帝的仁義對於暴虐的蚩尤沒有半點用,文的不行,只能來武的了!黃帝派應龍進攻蚩尤,蚩尤也不是吃素的,請來風伯、雨師,水淹黃帝,黃帝又請來魃,魃是誰?想必大家都聽過旱魃怪,打旱魃!在許多地方,現在還有這種說法!說天旱是旱魃怪鬧的!你蚩尤用水,我黃帝請來旱魃治你。於是雨就停了,降伏了蚩尤!就這樣一場神仙大戰結束了。黃帝讓蚩尤掌管天下軍隊,以震服天下。所以蚩尤又被稱為天下兵主。蚩尤死後,天下又不安生了,黃帝想了個辦法,用蚩尤的畫像來嚇唬人,別說,這招還真管用!看來天下人怕蚩尤怕的不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燭秋光夜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銀燭秋光夜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