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沒催生出一個君主立憲國家?

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沒催生出一個君主立憲國家?

原標題: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沒催生出一個君主立憲國家?


1521年4月,明武宗駕崩,無嗣,他的堂弟朱厚熜從湖北趕來繼承皇位。十三歲半的朱厚熜皇帝一干就干足了45年,歷史對他很有爭議,有誇他是「中興之主」的,有罵他二十多年不上朝的。


今天我們看嘉靖,多了一層意味,因為中國的近代史,實是從嘉靖一朝開始計算的。


馬克思說過,十四、十五世紀,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而資本主義時代是從十六世紀的西歐開始的。與歐洲相對應,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始於十五世紀中葉的成化年間,社會轉型在十六世紀初的嘉靖時代正式啟始。


嘉靖時代的社會轉型,轉的是什麼型?


1、經濟結構——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型。

2、社會結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


3、生產關係——封建生產關係向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轉型。



套個時髦的說詞,嘉靖年間,人口開始城鎮化了。人口增多了,土地兼并嚴重了,鄉下混不開了,多餘人口跑城裡了,城市裡工商業發達,能吸引並容納這些人口。手工業主、手工業僱工、商人、商店僱員以及形形色色的服務業人口,聚集在一個又一個的城市裡,產生了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市民階層。


這個新興的階層充滿活力,用實幹精神和口袋裡的錢,打造出了一個繁榮的商品社會,中國人的生活觀和消費觀也為之大變,說得中聽叫促進消費,說的不中聽那叫追求享樂。士紳階層與富商很快就打成一片,官商勾連,奢靡無度,自不必說。草根階層也學會了借貸消費,大力支持金融產業的發展,錢莊、賭場、工會、幫會風生水起。



金錢的地位提升了,皇帝的地位下降了。作為新興政治團體的東林黨和繼之而來的復社開始提出「公論」、「共治」的政治主張,開始把懷疑的目光投向皇帝身上。廢除皇帝,估計是沒敢想,但限制皇權、相權的主意他們可沒少打,天下興亡也並非僅僅是士人的責任,「匹夫匹婦」,咱們普通的市民階層,也要一起參與政治進程。任其自由發展下去,真說不定能鬧出什麼君主立憲的雛形。



商品社會頗具雛形,針對農業的「一條鞭法」也中規中矩(到民國仍然沿用),可惜針對工商業的稅制和徵收管理沒規劃建設好,抗稅的民變和暴動此起彼伏。初登歷史舞台的市民階級鬥爭經驗明顯不足,至少沒有農民幾千年來那麼有經驗,三十餘起,竟無一次有統一口號綱領目標領導,否則,綿延幾千年的農民起義大可至此休矣,歷史上就沒有李自成張獻忠之類流寇的出頭之日了。


除了稅制,海外市場的開拓不足也是大明資本主義萌芽的硬傷。沒有了鄭和的船隊,自廢了強大的海外武裝,無法擴大原材料和產品的市場,對世界缺少狼性的征服慾望,固步自封的眼光也是大明資本主義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明朝中後期,統治者們已明顯缺乏對自身政治體系和傳統文化的強大自信,理學不繼、心學不統、官宦不和、黨籍相爭、法度鬆弛、貪腐橫行,既然連家裡的黨爭和貪腐都解決不了,何談穩定的君主立憲政體改革,何談hold住外面的世界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一天下的時候,劉邦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