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扶搖》心理學:「評分定視」是絕對真理嗎?

《扶搖》心理學:「評分定視」是絕對真理嗎?

導語:有些劇,評分頗高卻少人問津,有些劇,評分不高卻熱度不俗。這樣看,評分標準與大眾擇劇的行為,似乎並非存在必然關聯。縱觀暑期劇市場,熱度與口碑之間的關係成謎,引起筆者濃厚的興趣。鑒於此,本文僅以《扶搖》為例,探討用戶評分對劇的影響。

最近,筆者總是能在地鐵里的手機屏幕上,看見《扶搖》的身影。該劇集結了楊冪、阮經天等一線明星,由《扶搖皇后》小說改編,意圖將優質的出品+卡司+IP整合。

但筆者注意到,當收視不斷攀爬新的高峰,其在豆瓣的評分及口碑則走向另一端。在電視劇質量參差不齊的當下,本應見怪不怪,但細看之下,卻發現頗為有趣的幾點,或許可以深入探討下。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在《扶搖》4.8分的豆瓣評分中,有超過37%的網友給予了該劇1星的評價。從口碑的淪陷引發好奇,沿著1星的評價探索原因,我們驚訝的發現大量的評論並沒有實質性的原因,甚至很多1星出現「0發言」的情況。

「我對你的差評與你無關」,類似「降維打擊」的「0發言」成為《扶搖》1星的評論常態。我們試著去理解在第三方平台的網友,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大量集中在1分差評區域?

「《扶搖》心理學」之口碑:豆瓣評分,為黑而黑?

長期以來,豆瓣用戶都是影視、音樂、讀書等內容資源的主要社群,甚至有聲音認為,豆瓣是最具有中國互聯網原創價值的平台。但近年來,與網友廣泛興趣資源並存的是, 對於國產劇、國產電影的情緒化評價。

我們可以大概統計出一個「觀劇鄙視鏈」:

首先是英、美劇粉絕對佔比的豆瓣,這裡面有大量來自IMBD高分的英美劇,

以及小眾文藝片組成豆瓣的高分區;

其次是國產高分影視劇,數量不多,差距不大;

而在鄙視鏈末端,網友往往對大眾文化的影視內容表示不屑,

以及大導演、實力派演員都難逃低分。

2014-2018年,各類型劇的豆瓣評分均值

理性分析,對於一個大眾的電視劇來說,它應該符合更多人的價值觀,描寫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引發普世的價值。我們以2017年的熱門劇《我的前半生》為例,大眾對於該劇評價幾乎處於正態分布曲線,即高分和低分持平,大多數的評分在中間部分。

《扶搖》的評分曲線完全出現一邊倒,我們不得不思考其內因,是否帶有主觀因素的評價我們不得而知,但受情緒化的影響確實存在,用戶的評價呈現破窗效應。但這仍然不應將錯歸結在某一部劇或某一部分觀眾身上,深度分析,筆者認為原因有二:

1、用戶屬性與內容體系相互作用(內因):

以豆瓣為例,其高質量內容社區的定位,一方面決定了其內容體系會包含全球範圍的影視劇作品,一方面決定了大部分用戶會自帶精英屬性。兩者結合之下,註定部分用戶會選擇傾向英美劇,及高質量的文藝、小眾影視劇,對於大眾化的劇,易「不友好」,在評分標準上,相對「嚴苛」。例如,以HBO的評分標準審視國產影視劇,就有失合理性。

2、互聯網的評價環境充斥羊群效應(外因):

大多數網友深受互聯網環境影響已久,比如用戶中的意見領袖、大V往往成為引導評論方向的關鍵點,他們自身帶有流量屬性,並有忠實跟隨者進行轉發;另一方面,極端的惡評、差評更容易帶動用戶情緒,以至於很多用戶沒有看過影視劇,卻主動「人云亦云「跟隨差評,這是造成眾多1星評價的重要原因。

互聯網的加入引發的是多元化的正果,產生了更多如《扶搖》這樣的新生劇出現,它擁有全新的資本模式、製片生產模式、分發模式,再到觀眾的收視模式;另一方面,多元化一直是我們所倡導的事情,但多元化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多少有一些保守態度。起碼以此來看,僅就評分而言,不應該算作對一部劇的好壞和成功的衡量標準。

「《扶搖》心理學」之社交數據:越黑越紅?

回到《扶搖》,我們發現了另一個現象。從口碑數據來看,《扶搖》本應該面臨被大面積棄劇的危機,隨之收視量明星下滑,慢慢淡出觀眾的視野。

可事實並非如此,一方面播放量持續升高,在騰訊視頻端的實際情況來看,該劇處在熱搜榜首位,彈幕、評論等始終保持很高的交互量;另一方面,在豆瓣參與評論的人數也在持續增長,一周的時間內,從32000+增長到37000+。

回顧豆瓣評分,我們發現,在大劇生態中往往評分人數越多的大劇,出現低分的概率越高 。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2014-2018年,4個播放量區間電視劇的豆瓣評分均值與人數,可見播放量與豆瓣的評分人數比較相關,與豆瓣均值關聯度不高。

下圖是2018年上新電視劇中,豆瓣評分人數Top20榜單。 截止目前電視劇《扶搖》累計評分人數達37000+。

有充分的數據證明,《扶搖》一邊受到網友1星評價。同時其關注和討論也在持續增量中,甚至可以說,該劇呈現一種越黑越紅的現象。僅從《扶搖》當前展現的數據而言,我們可以得出部分結論:先排除部分「黑「到難以下咽,絕無「翻紅」可能性的劇作,當劇的品相在多數觀眾的接受範圍內,且被其他如魔性、有毒、價值觀等因素賦能後,即使評分較「黑「,但流量、熱度及背後所蘊含的勢能之「紅」絕對不可小覷。

「《扶搖》心理學」之行業:古裝IP的機遇

單從《扶搖》的分類來看,古裝劇是當前網劇生態的重要佔比,古裝+網劇的成功一方面來自源頭IP的加持,在文本階段,故事已經得到廣大網友的印證,轉到網劇階段,理論上這種熱度將被放大;另一方面,現代拍攝技術的發展,平台整合運營的能力,把一個小說變成一款真正的IP。

雖然,在第三方的評價中出現1星現象,低分現象,但已經無法阻止該劇「扶搖直上」的態勢,更重要的是,多元化的看待數據才能理性看清一部劇,是不是真的火,是不是真的不火。就像當年著名的「蘇格蘭黑山羊」的故事,我們不可以以點蓋全地吸收評價,而理性視野則可以讓我們看得更清,走得更遠。

總結:

用戶評分對劇到底影響幾何?以《扶搖》為例,雖然該劇評分不高,但從流量、社交熱度、粉絲粘性、以及背後的商業價值來看,但都達到了過往成功案例的標準,蘊含了不可忽視的爆款基因。最後,不妨將這個問題拋給你們:評分,能否作為評判一部劇好壞的唯一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養成」綜藝網播的風生水起,突顯了台播的迷之尷尬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