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有神葯,而無葯神

世有神葯,而無葯神

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說我心中的《我不是葯神》。

就電影本身而言,著實令人感動。沒咬出程勇的「張院士」、零成本甚至虧本的程勇、為程勇「擋拆」的黃毛、以及不願追查的警官。鮮明的前後對比展現了——回頭是岸,救贖自我;為知己者,兩肋插刀。人性的光輝往往孕育在陰暗處,正邪對錯總是相對而生。上帝總歸會為他的子民留下懺悔的權利。

健康的人看華燈初上,不會在意染病的靈魂在城市的角落艱難走位。連光都懶得照進的地方,更遑論得到社會的關注。一時的感動或許正如電影賺取的淚水,轉瞬即逝,而芸芸眾生依然操勞和醉心於柴米油鹽或是房子和教育,蹭熱點的朋友圈甚至也成為了某種標榜,看不到真正的思考和感情。當信息量太大的時候,信息量的意義本身就坍塌了。泰國沉船是現實的慘劇,卻不如影視劇吸引眼球,可惜了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媒體所引導和左右的時代,我們獲得的是一種被動的自由和被植入的道德快感,比如同情、聖母心,而回歸現實後依舊顯得缺乏張力。

《葯神》致敬了一個曾經發生的真實的事例,我沒去深究陸勇事件的過程,因為那不是本文的重點。《葯神》也重塑了生而為人的桀驁,但是《葯神》沒有給出結論,或者說故意為觀眾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正品格列寧廠商的代表固然可惡,但是規則從來不必考慮人間百態(快樂或是痛苦)。感情可以有立場,卻不可以強加正義,「無情」才是對秩序的維護。規則有三個結果——遵守或破壞,再或,修改。醫藥創新開發的成本之高、研究人才的培養周期之長,諸如此類,若沒有專利權的保護和盈利保證,一系列促進患者治療的醫學醫藥研究能夠持續展開嗎?正所謂沒有高價格列寧,何來廉價仿製葯。點睛之筆是影名本身,為何「我不是葯神」,因為世間只有神葯,但無葯神——那是我看到的哈姆雷特。所以,無論程勇如何神勇,他都無法顛覆秩序的邏輯。不過,在與自己人性的博弈中,他承擔了別人的命運重擔,生而為人,這是最值得喝彩的地方。同時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義務。

從奧派經濟學角度出發,但凡促進了交易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比如程勇走私,無論是2000一盒,還是5000一盒,甚至賣到一兩萬一盒(極端地說)。因為交易——資源得到了優化,生命得到了優化。盲目詬病葯企的,基本是大腦一團漿糊,沒有方向亂噴一遭。

醫保、進口葯、醫藥產業鏈...每一個方面都可以深入探討至喝咖啡。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的評論家和聖母婊,社會需要的是制度設計和對手盤,這樣才能有過程公正和充分交易,從而實現結果的優化。作為單薄的微觀個體,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沒有仿製葯、買不起「格列寧」、住不起優質病房...我們自己是否會成為在城市角落艱難走位的痛苦靈魂?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很多較量,其實是天性和人性的較量。健康的賽道,你,做好了準備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火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貿易戰、CDR、時間

TAG:極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