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大揭秘:真正扶不起來的是劉備,而非阿斗

歷史大揭秘:真正扶不起來的是劉備,而非阿斗

乍一看這標題是不是覺得小編又在唱反調,為博人眼球故意取的這樣標題?別著急,我們慢慢看來。

劉備和諸葛亮並非同輩人,當年他們在隆重對話時,劉備48歲,而諸葛亮才27歲。當時的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且被漢獻帝稱為皇叔,已取得了「州牧」一級的頭銜,可奔走多年仍一事無成,這就足以說明他的確是「智術短淺」。若不是遇到諸葛亮,他這一輩子怕就這樣碌碌無為了。

公元207年,他認識了諸葛亮,次年就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大勝利。此後一帆風順,經過14年的努力,終於建立了蜀漢政權。也就是說,只有在諸葛亮的導演下,他才能當上開國皇帝這個角色。可惜的是,他登上帝位後,就不再願意聽諸葛導演的話,最終把戲給演砸了。不怪諸葛亮不扶他,只怪他自己先倒下的,扶不起了。

歷史大揭秘:真正扶不起來的是劉備,而非阿斗

說句不好聽的話,從本質上來看,劉備這個人的毛病還真是不少。

他從小闖江湖,沾染上了一些草莽英雄的習氣,各種結交好友,辦事任性使氣,大家為的是小集團利益,根本不知何為民族大義。他當個割據一方的小軍閥沒問題,可要當一位氣度恢弘的領袖人物,卻是遠遠不行。當時不聯吳伐魏,反倒因私廢公,跑去伐吳,結果大敗,為人所輕。

大家扶你,是希望你能顧全大局,辦大事,可你卻找錯了目標,不北伐而東征,在客觀上幫了曹丕的大忙,怎能叫人不失望呢?

伐吳大敗而歸的劉備狼狽地逃回了白帝城,沒多久就死了,他的兒子阿斗接過了權力的交接棒。對於他,大家都說他從父親劉備手上接過了江山社稷,卻沒管理好,所以最後亡國了,因此大家都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看兩個問題就知道了。

歷史大揭秘:真正扶不起來的是劉備,而非阿斗

第一個問題是,阿斗從他父親劉備手上接過的江山到底是啥樣的?答案是,很難收拾的一個爛攤子。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一開頭就說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說明建國大計連一半都還沒完成。緊接著又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說明蜀漢在三國之中,是最為貧窮困苦的,隨時都被其他兩國吞併的危險。

當時的三國力量對比,我們不妨用數字再來說明下。曹魏有大約90多個郡,東吳有43個郡,蜀漢有22個郡,就人力、財力而言,曹魏就約佔了天下的65%,東吳約佔25%,而蜀漢只佔10%。以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力財力來對付曹魏和東吳兩大對手,阿斗在繼位之後的處境可謂萬分艱難。

可見,從他父親劉備手中接下的絕非什麼金山銀山,而是一堆爛攤子。

歷史大揭秘:真正扶不起來的是劉備,而非阿斗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那就是阿斗在接下了這份家業之後,究竟有沒有管好?答案是,可以給個及格的分數。

阿斗之所以能坐得穩帝位,諸葛亮的扶持那是自然,當年已經48歲的劉備能夠登上帝位,也都全靠諸葛亮的扶持,更何況還未成年的阿斗?阿斗一輩子做了41年皇帝,諸葛亮並非一扶到底,在他病逝之後,阿斗還又繼續做了29年皇帝。

在這29年時間裡,遇事他就得自己拿主意。皇帝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坐的,一年到頭,總有人覬覦這個位子,你一不小心,別人就會前來搶奪。諸葛亮在世時,可以說天塌下來有他頂著,可他去世後的29年,有事就得自己頂了,頂不住就會垮台。阿斗這一頂就是29年,你能說他沒一點能耐嗎?只不過他這個人很內向,很低調,不善言辭,不善自我宣傳罷了。

歷史大揭秘:真正扶不起來的是劉備,而非阿斗

有人說不對,阿斗根本就是個平庸之輩,在位期間渾渾噩噩毫無政績可言。可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看《三國志·蜀志》中記載的一件事:建興十四年(公元236年)四月,正當農田用水十分緊張的季節,這位阿斗皇帝離開了成都皇宮,登上「觀坂」(都江堰水利工程樞紐附近)視察水情。他不帶嬪妃宮女,一人獨自在那住了10天。

當時諸葛亮已死了一年多,看來這位年輕的阿斗皇帝還是很懂事的,知道關心國計民生,農田水利,並非世人口中的那位花花公子,糊塗蟲。所以說只是阿斗低調,不會炒作罷了,否則他的這些「親民事迹」、「感人行為」,早就炒得沸沸揚揚了,也不至於被人說成是「扶不起的阿斗」。

歷史大揭秘:真正扶不起來的是劉備,而非阿斗

所以說,在扶不扶得起這個問題上,若以劉氏父子相比的話,諸葛亮扶了劉備14年,他這才登上帝位,但他自己瞎折騰了一年多,就垮台了。而諸葛亮扶了阿斗11年,比扶劉備還少3年,這位阿斗皇帝就坐穩了,而且這一坐就是29年,這是扶不起來嗎?最後的蜀漢之亡,是力竭計窮,油干燈枯,就算諸葛亮不死,也是難以挽回的。

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苛責這樣一位本非英雄的阿斗兄弟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揭秘:戰國前中期幾乎所向無敵的「魏武卒」消亡之謎
明朝末年,清軍的戰鬥力實際一般,被後世嚴重誇大了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