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號的手機,時隔一年的小米平板4 帶來了什麼
過去幾年,無論是 Android 平板還是 Windows 平板,都逐漸在市場中少了一絲光彩。而以 iOS 為代表的 iPad,卻成為諸多有平板需求用戶的首選。
即便如此,平板市場還是一直在萎縮,甚至在千元價位上,一年下來都找不到幾款像樣的產品。
而在小米正式進軍平板市場時,自帶「小米基因」的平板瞬間引起了諸多用戶的關注。但由於安卓生態圈的弊端,讓一款本該「火」的產品卻一直火不起來。
一方面,Android 系統在手機市場中佔據很大份額,而同為 Android 系統的平板,卻除了屏幕大以外,沒有任何優勢,甚至在軟體上出現適配問題 。
另一方面,平板產品的實用性逐年降低,上有輕薄電腦,下有大屏手機,卡在這兩者中間的平板,讓不少廠商進退兩難,甚至把這條產品線直接去掉了。
早在去年10月份,小米系第三款平板產品從小米官網下架,並取消了「平板產品」這一大分類。不少人猜測,小米平板3將成小米最後一款平板產品。
當外界都以為小米不會在有平板產品時,小米平板4橫空出世。而在小米平板4正式亮相時,外界的疑問卻越來越多。
那麼沉寂一年之後的小米平板4,究竟能夠帶來怎樣的體驗,下面我們進入正題。
外觀
當下手機市場以「全面屏」為主導,而到了平板上,似乎對於外觀的設計並沒有那麼地激進。而在習慣了所謂的18:9全面屏,又或是異形全面屏後,小米平板4正面觀感卻要比想像中的理想一些。
小米平板4正面採用8英寸的LCD屏幕,相較於市面上主流的16:9、18:9甚至是19:9的屏幕比例,其採用卻是目前較為少見的16:10的屏幕比例。此外,屏幕解析度為1920*1200,ppi為283。
或許是屏幕尺寸較大的原因,讓小米平板4即便是有著「航母級別」的邊框,也仍舊不會帶來「彆扭」的視覺感受。
另外,現階段的平板基本是這個樣子,而想要通過正面去區別一款平板,想必還有些難度。
相反地,小米平板4卻與iPad mini 4有些「撞臉」。
此次小米平板4背部延續了以往的金屬機身設計,並同樣在金屬表面採用噴砂處理工藝。其次,機身四個R角、邊框甚至是按鍵邊緣,都使用了是弧形收邊設計。
由於與手機的機身設計不同,小米平板4即便做了許多「手感」之類的處理,但總歸有一些不自然,甚至在機身中框銜接處,隱約透露出有一種廉價感。
與此同時,WiFi版的背部上方和4G版一樣留有天線帶,而在色差之間卻營造出一種「劉海」的即視感,稍微有些破壞機身的一體性視覺美感。
本次小安收到的是WiFi版小米平板4,而除了背部上方的「劉海」外,卡槽也是與4G版一樣,只是沒有將其開孔罷了。
但結合小米平板4的售價而論,這一切設計似乎都合乎情理。
換言之,成本約束不得不讓小米平板4,在各版本之間都採用同一套模具,甚至是機身卡槽。
不過雖說機身設計略微「千元」風格,但小米平板4同樣有著值得稱讚的地方。
比如保留了3.5mm耳機孔、支持TF存儲卡擴展、底部Type-C介面、雙立體揚聲器等等。
而這一切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似乎是提供了更好的影音娛樂條件。
另外一點,相較於9.7英寸、10.5英寸屏幕的iPad產品,8英寸屏幕的小米平板4在體積上無疑有更多優勢,進而單手握持的可能性更高。
然而由於機身重達342.5g,即便是單手握持難度不大,也難以讓人長時間都招架得住。
甚至對小安這種小仙女而言,單手握持還有難度,不出幾分鐘便有一種手酸感。
就整個外觀設計而言,小米平板4雖說有著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但由於定價千元,還是要給予「理解」之心。
更可以說,平板終究還是平板,並不能用手機的標準去衡量它,而更多地是在使用價值方面。
性能
在之前的小米平板身上,為了兼顧「性能」與「體驗」兩個層面,其對Soc的選擇似乎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而在經歷過英偉達、英特爾、聯發科三家Soc平台後,小米似乎才總算明白,用戶在平板上更關注什麼、更需要什麼。
這一次,小米平板4採用了廣為人知的高通驍龍660移動平台,且提供3GB/4GB的運行內存、32GB/64GB的存儲空間。
而這樣的配置,看似不出色卻對於現在的平板市場而言,已經顯得相當有吸引力,畢竟驍龍660這顆U已經像是被「神化」。
安兔兔 || GeekBench || 3DMrk
三大跑分平台方面,小米平板4的成績與其他同處理平台產品相似。不過即便是屬於業內中規中矩的水平,但其相較於前三代平板產品,包括當下的一些手機產品,都已經有著相對明顯的優勢。
而這也足以讓它在主流應用中穩定發揮,保證日常使用的流暢性。
另外還有一點,此前由於CPU適配問題而導致的遊戲體驗不佳,這次也因驍龍660而一雪前恥。
先撇開平板遊戲操作等其他客觀因素而論,小米平板4在遊戲流暢度方面,絕對有著一定的性能功底,也能夠運行絕大部分遊戲。
就拿當下主流的《王者榮耀》和《刺激戰場》來分析,小米平板4都可以穩定、流暢的運行。
另外,由於背部有一整塊金屬的輔助,小米平板4的溫度控制尤為出色,而這也間接地讓其遊戲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甚至出現了4GB運行內存時的遊戲表現,要比一些同處理平台6GB運行內存的手機要強。
當然,即便是將優化、散熱做到如何出色,驍龍660都會碰到其「性能的天花板」。
也就是說,在運行高幀率、高畫質的大型遊戲時,先天條件就註定了驍龍660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
不過從目前的使用來看,小米平板4的性能儲備已經足夠應付日常使用,也達到了運行大型遊戲的基礎門檻。
相反的,在同價位中,已經找不到比小米平板4更高性能的平板產品。
相機
對於平板產品來說,拍照功能算不上特別重要的功能點,但起碼得有是對產品最基本的尊重。
而之所以說不是特別重要的點,是因為平板拍照要比手機麻煩多了。甚至間接地讓很多人對於平板拍照,認為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功能。
即便存在感很低,但不可否認「有」比「沒有」要好。
此次小米平板4採用後置1300萬+前置500萬像素的攝像頭組合,另外後置為ov13855感測器,前置則是三星s5k5e8感測器。而相比目前諸多平板產品,卻有一些賬面「滿足感」。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作為一款千元價位的影音娛樂產品,自然不能過多的要求。不過在整個成像方面,小米平板4的拍照水準還算基本滿意,對於簡單地拍個照片、記錄生活也足夠。
結合使用場景來看,平板本身的拍照功能使用頻率就少,所以用它偶爾應個急也沒啥問題。
體驗
與手機產品相似,此次的小米平板4同樣是運行MIUI操作系統。但由於定位於平板設備,奠定了MIUI系統內部集成的軟體,會有著輕微的不同。
不過在界面風格、交互邏輯方面,平板端的MIUI系統與手機端基本一致。
而在此類系統的輔助下,小米平板4本質上其實與手機沒有太大的區別,更多地是屏幕、體積增大帶來的使用習慣、場景的變化。
鑒於以上變化,目前平板自帶的屬性大致可分閱讀、遊戲、看視頻這三點。此外,還包括某些用戶的辦公等這一類大膽想法。
前文也提到過,小米平板4配備的是8英寸屏幕,所以拿手機的使用習慣去操作,顯然是行不通的。
但好在其借鑒了手機端的全面屏手勢,讓這麼一塊大屏幕,能夠很多場景上便利、高效的實現返回、主頁、多任務操作。
當然, 這也是僅僅局限於鎖定屏幕方向時,而一旦屏幕允許自由旋轉時,全面屏手勢在某些場景讓人「抓狂」。
與此同時,甚至會認為小米平板4的操作有些「卡頓」,但換回「三大虛擬鍵」後,這種卡頓感就不會存在。
或許這就是被人說道的:360°的全面屏手勢,讓平板自己都不知道哪個角度才是正面。
除了更大的屏幕所帶來的操作變化外,平板產品的指紋解鎖效率也同樣被用戶所詬病。
這一次的小米平板4身上,直接取消了指紋識別,轉戰使用「人臉識別」這一解鎖方案。
由於平板的特殊性,沒有指紋解鎖後,用戶體驗並沒有收到太多的影響,畢竟極少數人用平板進行支付操作等。
和手機的錄入過程一樣,小米平板4可以輕鬆的將臉部信息錄入系統。而在解鎖效率方面,也基本與手機上的2D解鎖一樣。
與此同時,2D維度的臉部解鎖,並不會局限解鎖角度,因而無論是橫放還是豎放平板,都能夠實現解鎖。
目前安卓系統應用場景相當的多,但至今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應用生態圈,本文的小米平板4同樣是如此。
但好在這一次,小米平板4直接採用了近乎手機屏幕比例,讓很多軟體直接可以從手機端拿過來用。
另外,雖說自帶的「應用商店」有平板端軟體,但更新的程度還不如直接使用手機端軟體。也正是這個原因,很多應用即使小米商店找不到,網上搜索下載一個也同樣能夠在平板上使用。
對此,小米平板4在軟體適配方面,並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在日常使用中,小米平板4的體驗基本與手機一致,不過由於16:10屏幕比例的體質,會讓沒有適配的應用會在屏幕兩側留有黑邊。
好在沒有讓畫面出現變形或者是不全,讓觀看屏幕時並不會出現違和感。
遊戲適配方面同樣是能夠和手機保持一致,通過這塊更大的屏幕,小米平板4的視野還算理想。
然而對於一些全屏操作遊戲來講,屏幕過大、單手無法握持等原因,讓這類遊戲並不適合在平板上運行。
可能是由於屏幕疏油層的問題,這塊8英寸的屏幕在滑動時,指尖能夠明顯感受到生澀感,而這也讓人感覺滑動過程中略顯廉價。
當然,這也僅僅是小安自己的觀點,或許對於手沒有那麼「糙」的用戶,就會變得順滑了呢?
由於平板的屏幕更大,決定了其能在全屏使用場景上更得心應手,就比如輕辦公。
不過平板屬於觸控式操作,想要實現更自然的辦公環境,用戶還需要配個外界設備進行文字輸入等等。
藍牙鍵盤加屏幕觸控
轉接有線鍵盤、滑鼠
如上圖所示,通過藍牙鍵盤加屏幕觸控,來實現文字輸入和頁面定位。而如果配件齊全,也可以配合擴展器外接鍵盤和滑鼠,去模擬傳統PC端操作。
當然,這也僅僅是個輕辦公環境,簡單的碼字、PPT、表格等都能夠完成。
小米平板4運行、基於Android 8.1定製的MIUI 9系統,目前而還未用上專為全面屏而生的MIUI 10版本。
所以在輕辦公這一塊,如果能夠配合MIUI 10版本的相關特性,小米平板4的操作體驗會有著大幅度提升。
此次小米平板4共有兩個版本,小安收到的則是WiFi版本。而當小安脫離網路後,發現這個平板似乎能做的事情並不多。
比如想拿平板進行導航,首先是沒有網路,其次是WiFi版本內部沒有GPS晶元等定位元件。
換句話說,即便是有實現離線導航的軟體,沒有GPS等元件同樣不能實現導航。
續航在這一屆的小米平板4同樣沒有落下,機身配備6000mAh電池,配合驍龍660的功耗控制。只要優化沒有遇到問題,續航能力自然都不會太差。
實際測試的過程中,小米平板4的續航能力有點出乎意料,以致於讓小安在模擬續航測試時,有些認為在浪費時間。
從晚上9點半開始播放1080P的在線視頻,直到晚上12點,小米平板4的耗電量還不到10%。更可以說,小米平板4是有可能實現官方宣稱的:12小時的連續視頻播放。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內置的6000mAh電池雖說能實現長續航,但在充電方面自然會更久。
然而定位於千元價位的小米平板4,並沒有配備快充技術,這一點,想必會讓很多人都出乎意料。
當然,作為一款平板,並不用像手機一樣時刻保持充沛的電量。自自然然地,用戶就可以利用空閑時間進行充電,另外千元售價,也能夠為其沒有配備快充而找到借口。
綜合整個體驗而言,小米平板4已經能夠在平板市場中為安卓系統扳回一局。
相比過去的安卓平板使用體驗,此次將「平板」進行「巨屏手機」化,顯然帶來的是「益大於弊」。
總結
從剛收到小米平板4時,小安還是認為它只能夠停留在看電視的層面,甚至還會出現視頻資源不齊全的情況。但當小安在接近半個月的使用後才發現,原來現在的安卓平板也能夠輕辦公的操作。
甚至在各方面體驗都比較好情況下,想將它與手機相提並論,畢竟小米平板4更像是一個「不能打電話的大號千元機」。
另外,小米平板4此次狠抓用戶痛點,帶來趨近於理想的使用表現,而在結合小米感動人心的售價後,自然很多用戶會願意去體驗大屏影音的樂趣。
回顧之前號稱要做最好安卓平板的小米,在經歷三代產品後的小米平板4,似乎還是剛剛開始它的征途,但未來究竟如何,我們並不得知。
但能夠肯定,小米平板4在當下市場頗具鮮明特點,勢必會成為追劇用戶考慮的「大號手機」。


※沖著這個國米標,買爆!石頭掃地機器人國米版開箱體驗
※vivo旗艦新機NEX驚喜開售,首銷成績耀眼
TAG:安卓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