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軍隊數量怎麼算?一匹馬抵十個將士,百萬大軍只是吹吹牛?

古代軍隊數量怎麼算?一匹馬抵十個將士,百萬大軍只是吹吹牛?

原標題:古代軍隊數量怎麼算?一匹馬抵十個將士,百萬大軍只是吹吹牛?


古代軍隊數量怎麼算?一匹馬抵十個將士,百萬大軍只是吹吹牛?


但凡看過古裝劇的人多少都有點體會,古時候的人打仗那真是氣勢洶洶,動不動就指揮幾十萬大軍攻打這攻打那的。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戰役中出現的軍隊,真的有數百萬嗎?他們又如何迅速判斷出敵方將士人數的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常識,那就是在古代中國,每個朝代的人口數量其實都不怎麼多,而且通常一個朝代延續越久遠,他的百姓越少,更不要說還得考慮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舉個例子,唐朝夠興盛了吧,幾百年的大唐盛世,不少外國人都爭相到訪。但事實上,即便是這麼個太平盛世,大唐的人口總數實際上還沒有過億,據歷史記載的也就八千多萬而已。試想一下,這八千萬除去老弱病殘以及老幼婦孺,能真正上戰場殺敵的又有多少?


所以說,不可能每逢開戰就湧出來百萬之師的,根據史學界證明,古代戰役中能有十萬大軍對壘就已經是決戰級別的了。那麼古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虛報軍隊人數呢?難道僅僅是為了要面子、恐嚇對方?


戰場上拚命的事豈能兒戲,事實當然不是那麼簡單。其實他們口中的百萬大軍並不全是戰鬥人員,其中相當一部分只是參與運送糧草的民夫,其數量也是十分驚人的。一般一個戰鬥人員的標配就是三個運輸的民夫,畢竟俗話說的好「大軍未至糧草先行」,一百萬人的部隊裡邊或許包含了五六十萬的民夫。另外按照古代的演算法,一匹戰馬也是要算十個兵丁的。


最令人樂道的例子當屬赤壁之戰中的曹軍,當時曹操在開戰前就放出豪言,說自己足足有八十萬大軍,這在很多經典著作中都有提及。但是事實如何呢?其實,曹操當時的戰鬥人員別說八十萬,甚至可能連八萬都沒有,而孫劉聯軍則更少。所以說赤壁之戰的兵力水分還是挺大的。



話又說回來了,即便古代戰爭中沒有所謂的百萬之師,但是上萬大軍還是很常見的,畢竟那時候打仗還是以拼人數為主。那麼另外一個問題又來了,既然戰爭要知己知彼,他們又是如何判斷敵方人數的呢?總不能靠數人頭吧。挨個數當然不現實,還沒數完戰爭都結束了。這一方面古人自有妙計,有好幾種方法廣為流傳。其中被廣泛採用的方式就是數灶坑,古代行軍一個小隊一個灶,如果能知道對方有多少灶坑,那麼人數自然也就好估計了。還有就是看敵人的煙塵,人越多,行軍的時候揚起的煙塵也就越大,不過這種方法往往不是很準確。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三國裡邊張飛唯一聰明的一次就是弄出了大量煙塵迷惑敵人,給主力部隊贏得了撤退時間,所以說這種方法並不可靠。


相比之下,最為可靠的方法還是看軍旗和鼓手。在古代軍隊中,我們總能在隊列中看到許許多多扛旗的士兵,可能很多人會想,他們拿旗子怎麼殺敵,還不如拿著大刀長矛順手。如果真的這麼想就錯了,這些扛旗子士兵的作用可大了,他們掌控者軍中傳遞信息的主要手段,也就是旗語。試想一下,上萬人的部隊,將領下命令當然不能只靠吼。除了旗語,士兵擊鼓也是傳遞信息的方式之一,就像史書記載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說古代行軍打仗的門道還是很多的,很多東西並不像我們在影視劇里看到的那麼簡單。希望今後的古裝劇能注意這一事實,別一打仗就幾十上百萬大軍,不知道誤導了多少人。

古裝劇還給你造成了哪些困惑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混子 的精彩文章:

軍統四大殺手都是誰?有陳恭澍,有王天穆,最後一個居然是他?

TAG:歷史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