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回憶錄:如何用兩年時間,走上一條絕路!
這世間最美的情話是:當房價跌了,我就和你離婚。說完後,她心裡暖暖的。
這世間最殘忍的分手方式是:等我攢夠首付,我就娶你。說完後,她的內心哇涼哇涼的。
對於小王來說,沒有這麼暖心的機會去表白,但殘忍的分手方式,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應到他身上了。兩年的買房路,讓他仰天長嘆:買房難,難於上青天。
2016年初,小王打算買一套房子,當時一心想買一個完美的,一步到位的房子,省去以後不斷貸款還款,找房,看房的麻煩,所以他對房子的要求是樓層、朝向、地段、價格、小區環境、學校的標準都必須達到,不能馬虎。看來看去,始終不如意。要麼是期房,一切都還未成形,要麼是二手房,價格太高,或者是社區太老,道路環境不好。要麼就是臨簽合同前,自己左思右想,又變卦了。總之,晃晃悠悠,時間就過去了。
2016年下半年,房價開始上漲。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的時候,他很快便放棄了近乎苛刻的購房目標,就想選個便宜點的,差不多的房子,定下來。結果,越看,房價越高,連偏遠的城市郊區的房價都上漲的超乎自己的想像和預算。而且那麼多人隨時隨地準備搶房的陣勢,也讓小王接受不了:買房是件大事,怎麼能像冬天搶白菜一樣,真是有失身份,有辱斯文。小王不屑於與這些搶房的人,混為一體。
轉眼到了2017年,房價絲毫沒有漲停的趨勢,與此同時,各地的限購政策也紛紛出台。在親戚,朋友和有關專家的建議下,小王決定等一等,現在開始限購,說不定不久之後,房價就降下來了。小王認為,這個時候買房的,都是接盤俠,雖然他的心裡有點發毛,但還是強做鎮定,這麼高的房價,只能自我安慰了。
終於,如大家所想,在等待的過程中,人的購房信心是會逐步消減的,尤其是碰到限購加碼,調控加緊的市場環境,原先一腔熱血要買房的小王,現在竟然覺得,錢,還是放在自己手裡比較安全。期房,充滿不確定因素,爛尾了,維權了,怎麼辦?這些錢,自己能夠攢到,著實不易。就這樣,小王開始了正常上班族的生活,朝九晚五,不關心時政大事和樓市數據,只關心糧食和蔬菜。
瀟洒了一年之後,市場調控放鬆,小王覺得,時機到了。當他再次開始了解樓市這個市場的時候,卻發現,許久不見,甚是陌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貸款利率也上漲了,現在不僅是首付不夠,連月供都變得欠缺與緊迫。
懵逼的他,面對這個糟糕的市場,怎一個崩潰了得!
兩年前和兩年後,一套房子可以差出個首付款還多。
四處透風的人生,有人覺得悲涼,有人覺得風涼。樓市的各種壓力接踵而至,有人覺得是金錢壓力,有人覺得適時出手,就能止住這股妖風。
對樓市夢中人來說,有多大的期望,就有多大的失望。那些觀望等待的,遲緩猶豫的,舉棋不定的,終究會被樓市辜負。
有經驗的購房者得出的結論是:樓市最大的忌諱是猶猶豫豫,錯過一次次的時機。買房最大的風險是光看不買,浪費精力和心神。
買不買房,無非就是一個房價的問題,有的人看的很明白,有些不願明白的人,無論以什麼為出發點,考慮點,無非都是在試圖說服自己,再等一等,但誰也不能從心底里保證,自己的等待是值得的。因為周邊的誘惑和變化都在衝擊著自己的堅持和執著,讓你在動搖和堅持之間搖擺。
對於房價會降的堅定信仰者來說,你一定不是一個很好的理財者,每天接觸到的,估計也就是自己的工資,日常花銷而已,無法理解大局和大宗交易的意義,眼界便始終被局限在小打小鬧之中。
房價這東西,一晃神,你可能就再也買不起了,不像蘿蔔白菜,再怎麼漲價,你也吃得起。所以,趁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下手,就是最好的機會和最好的選擇。
多少年過去了,那些在等房價下降的人,還一直在等著嗎?還是早已掉轉方向,默默置業?
買房不是買最便宜的和最貴的,是買最合適的。
無論最終買沒買到房,每個人的買房路,看房路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淚史。
現在的小王,正在猶豫是加把勁,攢錢借錢一起上,努力在城市買套房呢,還是回老家置業得了。
也許,每個人的選擇都是在逆境中作出的,只有經歷過一遭,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End -
本文版權歸【聊宅】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TAG:聊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