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詩閑讀:「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唐詩閑讀:「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一首詩說兩件事:1、文學作品裡常有問句,文學就是解決人生疑問的藝術;2、文學作品裡常把月亮作為起興切入點。

把人生的疑問寫到詩裡邊,是文學的常態,比如屈原的《天問》,直直列了一大堆問題,簡直要把老天問得啞口無言;建安文學的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無限的人生感喟;唐時比李白早一點的張若虛早就問過月亮,他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宋時的蘇東坡也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就是明清的小說里,曹雪芹也借林黛玉之口問菊:「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這些問,不見得是真的疑問,只是通過疑問帶出作者心中的某種情緒,比如感嘆,比如悲傷,或者無可奈何;或者是某種價值取向,是及時行樂,還是奮發進取;是入世奮鬥,還是出世傲隱……

唐詩閑讀:「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悠悠萬世,明月的存在對於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謎,於是,詩人們常常借月起興,以上這些問句里或者或少,或直接或間接都跟月亮有關係,或者林黛玉那個有點遠,但後面的《菊夢》顯然也跟月亮有關,而詠菊、問菊、菊夢本就是一體的,分裂來讀對於理解林黛玉終究不完整……人生代代無窮,月亮就在那裡掛著,人生如何更迭,月亮只自顧自的陰睛圓缺,怎不讓人對著它思緒萬千,塊壘無限。盛唐的李白當然不會錯過月亮,於是他不僅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也要問明月,要說問明月,誰也沒有李白問的率性直接:

唐詩閑讀:「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這首詩有意思,詩名《把酒問天》,但原詩題下有注,說:「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我這次問月亮,並不是我想問,而是我的老朋友賈淳,他讓我問的,為什麼他不問呢,月亮是個高妙的存在,他或者無法跟月亮平等對話,只有我問才能問出個究竟,李白題下這個標題註解時,心裡是無邊自賞的。

其實這個句子該這樣寫:今天停下酒杯問一下,什麼時候老天有了月亮呢?但李白不這樣寫,他倒過來寫,劈頭就是一問,氣勢頓出,這樣的亘古難題,李白也只是趁著酒意,停下酒杯抽空問一句罷了。

唐詩閑讀:「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月亮高不可攀地掛在天上,但卻能「月亮走,我也走」地跟著人來回走,人走到哪裡,月亮就能跟到那裡。既高不可攀,又溫情追隨,像一個若即若離的有情人,我們知道,月亮無論何時,都是這樣的既可親,又神秘,這才是月亮被無數文人借之詠懷的原因。「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李白不止一次把月亮比作鏡子,圓月升空可不就是如明鏡飛升,月邊的雲彩在月光的輝照之下,泛著綠光,讓月亮如籠罩著一層「綠煙」似的紗幔,而當這層薄薄的的紗幔慢慢撩開,月亮露出如鏡的嬌面,月亮是如何的光彩照人。

「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每天看著月亮從海上升起,又消逝在西天雲間,蹤跡總也無處可尋,但卻每月輪迴一遍,晚出曉沒,月月循環,月亮啊,你到底去了哪裡?「 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傳說中,月中白兔一年到頭不停地搗葯,為了什麼呢?那個孤獨地在月亮上生活的嫦娥,她連個鄰居也沒有,她該是有多寂寞啊?其實,在這一句,詩人已經代入自己的寂寞和孤獨了,他強調白兔的孤獨和嫦娥的孤苦無依,流露的正是自己孤苦無依,寂寞失侶的人生狀況。從時間到空間,從神話到現實,李白把自己的情緒放到了詩里。一邊問月,一邊心裡也安慰著自己。

唐詩閑讀:「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詩意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兩句似曾相識,意思上像極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意思相近,但又不一樣,有人憑藉李白晚生於張若虛,就認為這兩句是抄了張若虛的意思,其實,今天的月亮跟古時的月亮是同一個月亮,今天的人卻早已不是古時的人,明月長在,人生苦短,這是千古同慨的事,處於同一時代的兩個人(李白略晚於張若虛,張是647-730,李是701-762,看年代,兩人有共同的生活年代),有同樣的感慨,是完全可能的,就如李白詩中說的那樣:「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也如張若虛說得一樣:「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與張若虛不同的是,李白沒有只是感嘆,他找到了消解的辦法,那就是酒。他開篇寫酒,終篇又歸結到酒,「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但願我每次寫詩對酒時,月光都能像今天一樣,照在酒樽里。這與後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如出一緒,蘇軾懷念兄弟,會由月亮聯想到天下眾生,李白舉酒問月,也希望明月長在,可見,這些具有偉大人格的偉大詩人,他們的胸懷裡從來都不只是裝著自己,他們的胸懷裡總裝著美好、永恆、崇高的情懷,這也是李白這樣的詩人的偉大之處。

(【唐詩閑讀】之64,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30課:《紅樓夢》劉姥姥為啥把新收的瓜果獻給賈府
《說文解字》第32課:玫瑰是表達愛意的花,中文「玫瑰」代表什麼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