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時候德防長還要捧美踩中俄 美主持人都聽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德防長還要捧美踩中俄 美主持人都聽不下去了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美德兩國之間的隔閡愈加明顯。在昨日的北約峰會「互掐現場」,特朗普和默克爾內閣已經為大家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揭幕戰」。

相比之下,德國國防部長「單挑聯盟大旗」的作法略顯形單影隻。她在11日參加一檔訪談節目時,提醒特朗普「我們的敵人在北約之外,是中國!是俄羅斯!」

這番話連主持人都不信。為破特朗普關稅壁壘,德國需要中國幫忙;而在能源問題上,默克爾又想和普京合作。對此,德國國防部長的回答被主持人形容為「濃濃的外交腔」。

NPR報道截圖

「你能說點狠話嗎?」

11日,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參加了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一檔訪談節目。

主持人開門見山,首先對特朗普「德國是俄羅斯的俘虜」言論做出提問。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外長馬斯的強勢回應不同,馮?德萊恩則說:「我們對此(特朗普言論)不感冒,畢竟特朗普說得都是錯的。」

馮?德萊恩是德國國防部首位女部長 圖自圖片報

馮?德萊恩藉此問題想往「北約團結性」、「盟友情誼」上靠攏,但話說到一半就被主持人打斷:我覺得特朗普的意義是,德國不給自己增添軍費,卻甘願和俄羅斯人敲下一筆110億美元的油管大單,對此你如何評論?

馮?德萊恩表示兩件事得單獨看待。不過她認為特朗普對「德國軍費問題」的抗議「有理」:德國承諾會將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但不會「盲目燒錢」。

主持人繼而把話題轉向美德關係,試問德國國防部長看出兩國間的隔閡沒有。對此,馮?德萊恩回答道:

「我相信美德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我這代人就是這麼默認的。如今這樣的友誼需要延續,北約成員就該一起捍衛共同的利益。我們捍衛民主、法制、人權。這麼說來,你應該就能知道我們的對手在哪。敵人在北約之外,是俄羅斯,是中國,是網路攻擊,是恐怖主義,是民粹主義。

最後,主持人問馮?德萊恩是否考慮過「『退群總統』特朗普對北約『下手』」的情況。後者表示「我想都不敢想」。

NPR主持人凱里 圖自NPR

採訪結束,主持人「意猶未盡」,稱馮?德萊恩的話有一股「濃濃的外交腔」,於是再給了對方一次機會:「你有沒有想過要對特朗普說點狠話?」

馮?德萊恩回答道,「緩和的語氣有助於雙方的溝通,這是我個人生活經驗。德國和美國之間還是有很多關係緊密的部分存在。」 馮?德萊恩隨後提到了她的孩子——她7個孩子中,有2個已經成為了美國公民。

馮?德萊恩和她的孩子們 圖自圖片報

和中俄加強合作,符合德國利益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中的一股逆流:不僅利用鋼鋁關稅「誤傷」盟友,還在「2%GDP用于軍費」問題上盯得甚緊。每每一開團會,特朗普就用這兩個話題向盟友施壓,大有「割韭菜」的氣勢。

對此,身為歐洲「雙核」之一的德國早就看不下去。柏林不僅多次「放狠話」,還趁此機會大力強調與中國的合作。

本周,中德兩國在雙方總理的主持下舉行了政府間磋商會議,就貿易問題統一了立場——這也是中德政府間的第五次會議。默克爾當場評論道,美國給關稅牆舔磚加瓦的做法,和中國恪守世貿規則的承諾大相徑庭。

當地時間2017年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 @視覺中國

此外,中德兩國在近年來不斷擴大彼此間的交集。中國在去年連續第二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間貿易額增長10%,至1867億歐元(合2190億美元)。與美國不同,德國去年對華貿易逆差較少,為144億歐元。同時,德國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歐洲投資者,中國則進口了大量德國企業擅長生產的資本品,包括機器人、機床和工廠設備等。

「鑒於德美兩國關係愈發艱難,另一個經濟巨頭,中國,不可避免地變得對德國更重要。」德國工商總會的分析師泰伊爾(Volker Treier)在10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如是說道。

另一方面,德國和俄羅斯間的合作也日漸突出。用默克爾自己的話來講,「與俄友好符合德國利益」

這是默克爾在5月18日訪俄時說的話,她也因此成為今年來首位訪俄的西方大國領導人。稍早前,默克爾和普京「互贈土特產」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而默克爾在今年俄羅斯大選前明確表示自己支持普京連任的立場,稱「這有助於對明斯克協議的落實」。

圖自央視

此外,默克爾和普京還就「維護伊核協議」和「移民問題」達成了共識。特朗普在這兩個問題上有著和大部分盟友不同的理解。

最後,針對特朗普口中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默克爾曾強調「這純粹是經濟問題,和政治無關」。的確,在2017年至2018年採暖季,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市場的價格約為190美元/千立方米,這一價格較美國天然氣同時期在歐洲市場的售價低了將近100美元/千立方米。

就連普京本人也在和默克爾會談期間站出來懟美國總統:「他是一個精明的企業家。我認為他是想給他的生意牟取利益,把美國的液化天然氣賣到歐洲市場。但這事可能嗎?有可能,但會很貴。」

「心繫美國」

由此,當我們回過頭來看NPR主持人的那句評論,詞里行間一股「請說真話」的氣息。但是,德國和中俄間的合作緊密,並不意味著德國已經和美國背道而馳。

首次,在反對特朗普貿易關稅的話題上,德國人雖然已經聯手中國,但遠不及法國人來的強硬。上周末,法國政府呼籲整個歐盟為美國設立「反制關稅」;而同一時間的德國人,則已經準備好和美國人談判。

路透社報道截圖

其次,默克爾和普京的「黑海談話」,被德國外交政策委員會解釋成「必要時期的必要做法」。在「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等關鍵問題上,德國仍然堅定站在美國和其盟友這一邊。在今年上半年「毒劑事件」引發的「俄羅斯外交官驅逐事件」中,柏林也有參與其中。

「毒劑事件」後續中各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人數,其中德國驅逐4人 法新社製圖

最後,德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密合作曾一度讓德國媒體捫心自問——中國到底是敵是友?譬如《南德意志報》,在今年5月還以《友好的對手》為題,稱中德間的合作雖有好處,但「必須提防中方竊取核心技術」。

《南德意志報》報道截圖

此外,不能忘記默克爾在今年2月會面馬其頓總理時「警告中國」,稱其不應把對巴爾幹國家的投資與政治問題聯繫在一起,對「一帶一路」含沙射影。

對於這一點,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學者張蓓在接受參考消息採訪時指出:在中歐及中德互利合作繼續發展的同時,歐洲對中國的憂慮和警惕卻在加深。歐洲擔憂主要有兩點,一是擔憂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喪失對中國的優勢,二是認為中國在歐洲積極主動的外交「包藏禍心」。在這樣的擔憂下,歐洲人才做出這樣的言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美軍宣布「輕型攻擊機」招標結果作廢 將重新競爭
土耳其「總統制」後首場大選:埃爾多安能否圓夢?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