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首家在民航飛機使用3D列印內飾件件航空公司——東方航空

國內首家在民航飛機使用3D列印內飾件件航空公司——東方航空

「東航計劃引進新型空客350,上面裝有1000多個3D列印的部件。在未來,作為傳統加工的補足,3D列印技術會被更廣泛的使用。為了應對將來的挑戰獲得專業的知識和充分的準備是很重要的。」陳之易 / 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

東方航空公司在飛機維修方面探索增材技術的使用

東方航空公司運營超過600架飛機,航線覆蓋177個國家、1062個目的地。為了確保飛行安全,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承擔著飛機維修和部件修理的重要任務。

航空業有極高的安全標準,那是什麼讓東航想用增材製造技術?2015年,東航第一架全新的波音777客機上面座位指示牌出現了印刷錯誤。為了這麼一個小小的錯誤去購買替換件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工程師使用了3D列印技術。新的指示牌在三天內就完成了,而且價格很低。所以東航很快就建立了增材實驗室來開發更多的3D列印應用。

東航增材製造實驗室

東航建立的實驗室配有Fortus450mc和ULTEM9085材料,一種高性能的熱塑性材料有很高的強重比,並能滿足FAA和CAAC25的相關要求。

自成立以來,增材實驗室已經成功生產並安裝了超過300成品件,使東航成為國內首家將3D列印內飾件應用到民航客機的航空公司。通過3D列印小批量生產,公司縮短了交貨期和採購備件的成本,同時依舊確保乘客的飛行安全和舒適性。

「過去,一些客艙件如果壞了,我們不得不從原廠供應商那採購,這可能需要三個月時間。有時更可能定不到貨」陳之易說,增材製造實驗室工程師。較長的交貨期意味著損壞件不能被馬上修理,這會降低乘客的飛行體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用3D列印技術,他能用一種有效創新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 陳之易說。

3D列印內飾件

增材實驗室使得東航技術把他們的業務轉變成提出方案到部件設計再到生產。實驗室已經開發了一定數量不同的客艙內飾件,包括座椅扶手、飛機艙門手柄蓋板、行李架鎖扣、電子飛行數據包支架和書報架。

許多飛行員用電子數據包代替厚的飛行手冊,所以實驗室設計並3D列印了定製的支撐裝置。不同的機型,包括空客330、320和波音737和其他的客機都購買安裝了這種支架。

客艙座椅後面的書報架由於經常與餐車發生碰撞很容易損壞,這樣就容易傷到乘客。但由於新配件交貨期非常長,實驗室就可以很快設計並3D列印然後安裝一個新的,同時滿足嚴格的相關規定。通過在自己公司列印配件,東航的技術公司可以有效地彌補目前供應鏈的缺陷並繼續給乘客提供舒適等飛行體驗。

未來計劃

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的增材製造實驗室因為其擴展的能力已經轉變成一個先進的製造部門。

「東航計劃引進新的空客350客機,上面裝有1000多個3D列印的部件。在未來,作為傳統加工的補足,3D列印技術會被更廣泛的使用。為了應對將來的挑戰獲得專業的知識和充分的準備是很重要的。」陳之易說。

實驗室計劃探索更多的航空業增材製造應用,比如安全銷收納盒、3D列印模具和定製的培訓教具,從而實現零庫存、按需生產和數字管理的智能生產。(本文根據廠商2017年案例以及互聯網編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部落 的精彩文章:

粉末一致性對SLM 金屬3D列印的意義

TAG:3D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