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弗朗索瓦·莫爾萊的霓虹雕塑究竟「傷害」了多少藝術作品?

弗朗索瓦·莫爾萊的霓虹雕塑究竟「傷害」了多少藝術作品?

弗朗索瓦·莫爾萊的霓虹雕塑

究竟「傷害」了多少藝術作品?

在弗朗索瓦·莫爾萊 (Fran?ois Morellet) 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藝術家創作出一種幾何抽象的獨特方法,以夾帶不敬與含蓄的幽默感來追求嚴謹客觀的方法論。藝術家堅持認為「即使認真看待自身,藝術也是輕浮的」,并力求製作一種平易近人,不受其內容中的信息和含義影響的藝術。

弗朗索瓦·莫爾萊 (FRAN?OIS MORELLET) 肖像

莫爾萊的成熟創作期可追溯至1952年。那一年,他借鑒了阿爾罕布拉宮的裝飾,馬克斯·比爾 (Max Bill) 的具體藝術以及約翰·凱奇 (John Cage) 的音樂作品等多種來源靈感,開始追求一種他所謂「編程實驗繪畫」的形式。拒絕「非定形藝術」(Art Informel) 及抽象表現主義的主觀、情感式表達,他依賴的是直線和簡單形狀的語彙,如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為了實現他所描述的「去人格」或「中立性」,藝術家將系統和演算法引入他的作品中,使用pi (π) 的無窮小數數列和從電話簿中隨機選擇的數字等結構來生成圖案。同時,他還決定使用方形而不是傳統的矩形畫布。

1963年起,莫爾萊正式開始運用霓虹進行創作。在同代藝術家中,他是將光作為藝術媒介的第一人。他深受國際藝術家團體零派的啟發,該團體的成員包括伊夫·克萊因 (Yves Klein)、海因茨?馬克 (Heinz Mack) 和奧托·皮納 (Otto Piene),他們將光構思為獲取無限和無形的手段。同樣給予他啟發的還有盧齊歐·封塔納 (Lucio Fontana) 的《霓虹燈空間環境》(Spatial Environment with Neon Light)。

盧齊歐·封塔納 (LUCIO FONTANA),《霓虹燈空間環境》(Spatial Light – Structure in Neon),第九屆米蘭三年展,藝術大樓 米蘭 義大利,1951年攝,現場視圖,圖片特別鳴謝Archive Fondazione La Triennale de Milano

《霓虹燈空間環境》於1951年安裝於第九屆米蘭三年展,在霓虹作為藝術媒材上具有開創性,而在此之前的霓虹是我們城市生活中無處不在又習以為常的材料。封塔納創作出肆意旋轉宛如筆勢的霓虹燈環,光線照射到周圍空間,將霓虹燈提升到美學領域,並消除了藝術作品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傳統分離。雖然莫爾萊的霓虹雕塑創作於60年代和70年代,是他繪畫中進行的數學實驗的擴展,但他後來的霓虹雕塑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空間幾何學方法並同時以自身特有的含蓄幽默感向藝術史致意。

《去莫奈化 no. 5 (草垛)》(Démonétisation n°5 (La meule)) 便是莫爾萊霓虹作品中的一例。在這件作品中,四個變壓器驅動的二十九個霓虹燈管整齊地包裹在一個均勻塗有白色壓克力顏料的矩形帆布上。霓虹燈管構成一個輪廓微圓的三角形,模仿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 著名的「草垛」系列 (Meule, 1890-91年作) ——其標題本身也暗示了這一點。

弗朗索瓦·莫爾萊 (FRAN?OIS MORELLET),《去莫奈化 no. 5 (草垛)》(Démonétisation n°5 (La meule)) ,2009年作,霓虹燈 壓克力 畫布 裱於木,125 x 150 厘米(49 1/4 x 59 1/16 英寸),版數1/3

莫奈以綿密的厚塗顏料所呈現的形式在改良霓虹燈管的人造光芒中被非物質化為空靈的光影輪廓,而空靈的光影正是這位印象派大師熱切地想要捕獲的結果。

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草垛》(meule),1891年作,油彩 畫布,72.7 x 92.1 厘米(28 5/8 x 36 1/4 英寸),2016年11月16日 紐約佳士得 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夜間拍賣 拍品編號9B

草垛是莫爾萊與光之交互的理想出發點,因為莫奈的這些畫作描繪的是大氣中自然光在白日不同節點和不同季節的效果。然而,雖然莫奈的這一系列以其敏銳的色彩捕捉而聞名,但莫爾萊在對這個主題的處理中去掉了所有顏色。他的草垛閃爍著純白的光芒,來自電,而非自然。在達達式的幽默致敬中,莫爾萊有效地將草垛「去莫奈化」,剝奪了莫奈的標誌性筆觸,以便單獨傳達它們的主要主題。將莫奈的繪畫革新在一個明顯屬於現代的媒介中進行再造,《去莫奈化 no. 5 (草垛)》因此宣告了莫爾萊的自負,即「我的致敬即是傷害」。

弗朗索瓦·莫爾萊 (FRAN?OIS MORELLET),《現成再造 n°1 》(Ready remake n°1) ,2023年作,霓虹燈 壓克力 畫布 裱於木,170 x 145 厘米(66 15/16 x 57 1/16 英寸),版數2/3

而在《現成再造 n°1 》(Ready remake n°1)中,霓虹燈管呈現出的模糊剪影致敬的是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 著名的《泉》(Fountain,1917年作) ——故此作的標題也參考杜尚原作的「現成」概念,為《現成再造 n°1》。通過將一個普通的小便池反轉並用假名簽名,杜尚在1917年所宣告的是,一旦普通製造的物體被藝術家所指定,它就會成為一件真正的藝術品。

而莫爾萊在霓虹燈管的人造燈光中映出的輪廓將杜尚的原始現成品「去物質化」,同時亦指出杜尚的原作已丟失的這一事實 (在許多博物館藏品中的《泉》是杜尚於1964年製作的複製品)。

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泉》(Fountain) ,1917年作 1964年複製,瓷雕,約36 x 48 x 61 厘米,圖片來源:英國泰特美術館

《泉》的原作現在只存在於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 (Alfred Stieglitz) 的照片記錄中,該照片是為杜尚將這件作品納入紐約大中央宮新成立的獨立學會首展的提議而攝。杜尚的現成品藝術因其對傳統和品味的抨擊而被人們所牢記,但是莫爾萊更是從達達式的幽默致敬中刪除了他對《泉》的圖像參考,從而有效地「再造」了《泉》。

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泉》(Fountain) ,1917年作,攝影: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 (Alfred Stieglitz),圖片來源網路

弗朗索瓦·莫爾萊 (FRAN?OIS MORELLET),《現成再造 n°2 》(Ready remake n°2) ,2023年作,霓虹燈 壓克力 畫布 裱於木,170 x 145 厘米(66 15/16 x 57 1/16 英寸),版數1/3

作為莫爾萊「現成再造」系列的另一件作品,《現成再造 n°2》(Ready remake n°2) 致敬的是皮耶羅·曼佐尼 (Piero Manzoni) 著名的《藝術家之糞》(Artist"s Shit, 1961年作),而皮耶羅·曼佐尼亦是杜尚「現成」概念之擁戴。這位義大利藝術家在1961年通過用自己的糞便填充九十個罐子並貼上標識材料的標籤,希望對圍繞藝術家形象出現的個性崇拜做出批判。

1961年,曼佐尼與藝術家友人通信時表示:「我應該像其他藝術家一樣出售自己的指紋,或跟他們比並畫一條最長的線,出售裝有糞便的罐頭。指紋是最能代表自己的個人象徵﹕如收藏家真的收集一些與別不同,最能代表藝術家本身的,那就是藝術家的糞便。」

皮耶羅·曼佐尼 (PIERO MANZONI),《藝術家之糞》(Artist』s Shit) ,1961年作,鐵罐 印刷紙 排泄物,4.8 x 6.5 x 6.5厘米,圖片來源:英國泰特美術館

曼佐尼的罐裝排泄物在霓虹燈管的人造光下也被去物質化為蒼白的光影,美到讓人難以置信。正如莫爾萊與光的互動,曼佐尼的作品同樣操縱了一種自然之力,並被藝術家以諷喻的方式框定為藝術品。

莫爾萊對這兩件名垂青史的藝術品的重置再造本身也體現了「現成」概念開創人杜尚的基本主張之一,即構成藝術品的物理對象無關緊要。作為創作者的藝術家的權威賦予了作品光環。

白日霓虹:弗朗索瓦·莫爾萊

Neon in Daylight

Fran?ois Morellet

Lévy Gorvy紐約空間

麥迪遜大街909號

909 Madison Avenue

自6月28日起,您可以在Lévy Gorvy紐約空間欣賞莫爾萊的這些霓虹作品。「白日霓虹:弗朗索瓦·莫爾萊」(Neon in Daylight: Fran?ois Morellet) 是我們夏日項目「夏日之光」的一部分。構成「白日霓虹」的霓虹雕塑展現了莫爾萊將嚴謹中立與詼諧幽默混合的獨一無二的能力。莫爾萊的作品以身智兩種方式破壞觀者的感知力,展現了藝術家幽默與嚴謹並存的藝術主張。

本文內容屬Lévy Gorvy原創

如需轉載,歡迎在公眾號後台留言與我們聯繫

關於Lévy Gorvy

由多明尼克?李維 (Dominique Lévy) 和布賴特?格文 (Brett Gorvy) 創立的Lévy Gorvy精心策劃有關現代、戰後和當代藝術的項目,展現創新思維和專業慧眼。李維是備受尊崇的畫廊家,在2012年開設同名畫廊。而格文是前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部主席暨全球主管,更是二十世紀藝壇舉足輕重的人物和先驅。二人在2017年1月攜手合作成立Lévy Gorvy。

Lévy Gorvy 代表眾多關鍵戰後及當代藝術家,包括恩里科?卡斯泰拉尼 (Enrico Castellani)、Gego、森戛·能古蒂 (Senga Nengudi)、卡羅爾·拉馬 (Carol Rama)、卡琳·施耐德 (Karin Schneider)、皮埃·蘇拉吉 (Pierre Soulages)、帕特·斯蒂爾 (Pat Steir)、弗蘭克·斯特拉 (Frank Stella)、昆瑟·烏克 (Gunther Uecker)、鄭相和 (Chung Sang-Hwa),以及伊夫?克萊因 (Yves Klein)、羅曼?歐帕卡 (Roman Opalka)、舍梅恩·里希埃 (Germaine Richier) 等藝術家在內的遺產經營單位。Lévy Gorvy 擅長二級市場私人拍賣,聚焦於阿爾貝托·布里 (Alberto Burri)、亞歷山大?考爾德 (Alexander Calder)、威廉?德·庫寧 (Willem de Kooning)、盧齊奧?豐塔納 (Lucio Fontana)、阿爾佩托?賈科梅蒂 (Alberto Giacometti)、巴布羅?畢卡索 (Pablo Picasso)、羅伯特?雷曼 (Robert Ryman)、賽?托姆布雷 (Cy Twombly) 和趙無極 (Zao Wou-Ki) 等藝術家的作品。自2017年5月起,畫廊將四位藝術家新增至早已星光熠熠的代表行列:丹·科倫 (Dan Colen)、馬歇爾·雷斯 (Martial Raysse),以及特里·阿德金斯 (Terry Adkins) 和弗朗索瓦·莫爾萊 (Fran?ois Morellet) 的遺產管理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vyGorvy 的精彩文章:

詹姆斯·特瑞爾:?《楔形空間 V》的深度感知
弗朗索瓦·莫爾萊《兩個網格線–4°+4°》

TAG:LevyGorv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