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月10日《老師來了》精彩回放

7月10日《老師來了》精彩回放

《國家寶藏》的熱播,讓「國寶」與「博物館」又一次成為熱議話題。其實逛博物館對人的終生學習是有好處的,家長應將逛博物館視為一種長期的滋養,不要總想著「灌知識」,而更多是讓孩子獲得美感、觸動再次思考。7月10日《老師來了》就邀請到三峽博物館公眾教育部老師謝碩、余金聲一起來聊聊今年暑期三峽博物館的耍事。

作為國家級博物館,重慶三峽博物館除了4個基本陳列館《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外,每年都會引進許多境內外的展覽。暑假期間,博物館就有「千人千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古代人物畫展」、「紅旗飄飄——革命將士珍藏文物資料展」以及「走進非洲——中非珍品雕像藝術展」。

三峽博物館公眾教育老師謝碩介紹,《千人千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古代人物畫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四樓歷代書畫廳正式開展。覽共分兩個單位,其中,「照花之鏡——寫實主義的人物畫」單元展示真容像、行樂圖、風俗畫和別號圖,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卷》是一幅明代工筆重彩人物畫卷,為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鏡中之花——浪漫主義的人物畫」單元展示古代畫家筆下的神仙精怪、歷史故事以及高士佳人,南宋雜景院畫冊之《清風搖玉佩》亦是2017年度新評選出的「鎮館之寶」之一。

「紅旗飄飄——革命將士珍藏文物資料展」 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鬥爭為宏大背景,分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驅除日寇 還我河山」「奪取勝利 人民解放」「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4部分,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鬥爭為背景,展出老革命、老將軍、老戰士珍藏的照片、手稿、書籍、實物等共計兩百多件。其中有一個1952年上甘嶺戰役後的樹樁特別有意義,這是一根燒焦的樹樁,當年邱少雲烈士就是為了戰鬥的勝利,忍受著大火,身體被火燒了半個多鐘頭卻一聲不吭、紋絲不動,最後壯烈犧牲,可想而知,當時戰爭的殘酷。

「走進非洲——中非珍品雕像藝術展」展品主要來自中部非洲地區12個風格區域,時代集中於19世紀到20世紀,也有部分18世紀的作品。總共有120件(套)展品,大多為木質材質,少數雕像採用石頭、粘土或銅等材質。雕像造型以人物描繪為主,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還有少數雕像展示了懷抱嬰兒的女性,個別的雕像展示了動物或者人和動物的結合。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地「走進非洲」,開啟一場非洲藝術之旅,展覽還設置有「什麼是中非人物雕塑?」「如何向雕像賦權?」「雕像如何使用?」等問題供市民探尋。

除了展覽,今年暑假,重慶三峽博物館還開設了「重慶人·重慶城」暑期課程!三峽博物館公眾教育部老師謝碩說,面對這座繁華又充滿活力的城市——重慶,我們置身其間而又那麼自然,反而忽視了過去發生在這裡和延續到現在的城市歷史,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解自己的城,了解自己的故鄉文化,是博物館「重慶人·重慶城」暑期課程的核心。

學習歷史知識,博物館當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的展品、文獻、圖片都可以給小朋友提供參考。課程中,老師們將用四塊山地模型作為課上四組孩子要全程參與並完成的作品基底,提升他們對課堂與小組的歸屬感。在每天的課堂上,孩子們將通過博物館的展覽與文物,逐漸的了解重慶城市的來歷與發展、城市交通、職業分工、公共設施、生活風尚……從一件珍藏在博物館的老地圖開始講起,將孩子們熟悉的城門、地名、自己家的地址與老地圖結合起來,了解我們的重慶母城從現在的版圖看來,這麼小卻這麼有能量,如同一顆小小的種子,長出了現在如此的繁榮的重慶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68重慶之聲老師來了 的精彩文章:

TAG:968重慶之聲老師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