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孩子生病時,我變成了「後媽」

當孩子生病時,我變成了「後媽」

每次孩子一生病,樂爸就會要求去醫院,而我卻堅持在家觀察,除非樂少的精神不好或者自己要求去醫院,我才會陪樂少過醫院,否則我會一直堅持原則:能不去醫院就不去醫院,能用藥物治療就首選藥物,堅決不打點滴。

每次遇到樂少生病,我就變成了「後媽」。在「後媽」演變過程中,內心是惶恐的、是孤寂的,要跟家庭中所有人決裂。

樂樂

9

9個月大的時候,樂少第一次高燒,而且連續三天下午發高燒,但精神很不錯,每到下午三點左右,樂少外婆就會打來電話「樂少渾身發燙,用體溫計測量了差不多38.5℃」。立馬跟領導打聲招呼趕回家,回到家,除了發燒外,樂少精神跟平時沒啥兩樣,當即,就給樂少額頭貼了退燒貼,跟他擦身體,抱著他,內心一直在戰鬥「送他去醫院吧,如果燒壞了腦袋,以後會後悔的」「不用送,單純的發燒,而且沒有超過39℃,只要護住腦袋就好」。這樣爭鬥了兩個小時,在這兩個小時內,我不停地用家裡三支溫度計測量他的體溫。下午五點半的時候,溫度終於降下來了。緊繃的內心漸漸舒展開來。第二天、第三天,亦如是。這三天下午,樂少外婆外公、樂爸無不在埋怨我,我就一句「相信我」,其實自己內心也是害怕的要死,萬一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會毀了孩子一生的。

樂樂

2

樂少兩歲左右,也就是2015年中秋節那天,本來應該一家人坐在月下吃月餅的,那天高燒39℃+,下午讓樂爸給我們送到人民醫院掛急診,那個季節正好是深圳手足口病高發期,體溫又在收監範圍,自然而然被醫院建議住院觀察。尋思著住院觀察也好,這樣也免得夜間又發燒,來回折騰。下午兩點多入院,護士給安排了病房,然後就給帶到處理室,我以為是要給孩子做常規檢查,待到頭髮給剃了後,我才發覺不對。

——「不是只是單純的住院觀察嗎?為何給我孩子剃頭髮」

——「你住院不就是為了打點滴嗎?不然來住院幹嘛」

——「是門診部主治醫生建議來留院觀察的,並沒有說要打點滴的。我同意了嗎?」

——「你以為病房那麼空?想住院就住院么」

——「護士小姐,我不想跟你討論這個,你把院長叫來,我的孩子不輸液。我的孩子除了發燒,其他狀態跟日常無異。」

經過激烈的爭論後,院長出面查看了孩子的狀態,就叮囑先吃門診部主治醫生開的葯,並在病房觀察就好。夜裡,我和樂爸輪流抱著樂少,觀察著孩子的狀態。結果一晚上孩子的體溫一直維持在36.7℃,第二天一早,我就要堅持出院。原因是同住的一個姐姐是肺炎,我擔心交叉感染,又加上樂少一晚上溫度都正常,所以就堅持辦理出院。結果護士又不讓我出院,說醫院從未有先例,那就開先例。再次找來了院長,院長讓我在免責聲明上簽字。Ok,簽字回家。

其實,在那一夜以致後來回家的兩天兩夜內,我的內心都是忐忑的。害怕會因為我的堅持害了孩子。後來跟樂爸、外公外婆回憶起那次事件,還是心有餘悸。正就是這一次次的煉心過程,讓我變得越來越後媽。內心變得也越來越強大。

樂樂

4

一向周末,都是我強制讓他睡午覺的,結果上周六中午,飯不想吃,就主動要求我陪他上床睡覺。待他睡著後,我跟樂少的外公聊起天「樂樂,今天比較反常,居然主動要求睡午覺,該不會哪裡不舒服吧」。果然,到三點鐘,醒來的樂少就說自己難受,一摸額頭,有點低燒(樂樂從三歲開始,就抗拒量體溫和帖退燒貼),我讓樂少的外公端來板藍根(一向發現樂樂有點感冒,我們都只會給孩子喝這種中成藥)喝下去後,他又開始說自己肚子痛。然後我就只能按照樂樂要求的輕重度給他拍著。到晚上的時候,他的燒退掉了,但肚子依然有點輕微的疼痛。周日一早起床,餓了一天的樂樂,還是不想吃,樂爸就著急了,本來就生病了,再不吃點東西怎麼能有抵抗力呢。為此,我又跟樂爸爭論一番,「孩子本來就生病了,根本就沒有胃口,何必強迫孩子吃飯呢」「不吃飯,哪裡有抵抗力」,爭論到最後,我把樂爸趕出去了。下午,樂樂又開始發燒、肚子痛,但情況較周六有所好轉。那天正好有朋友帶孩子過來聚餐,朋友見我這樣對待孩子,也是很不理解,為什麼孩子病了不去醫院呢。「第一、他發燒還不至於需要去醫院,醫院人多容易交叉感染;第二、孩子本身就抗拒去醫院,所以就在家觀察好了。第三、他已經四周歲了,會自己做主了。等他自己想去醫院的時候,我再帶他去,反正小區對面就有一家三甲門診部」。到了六點鐘,樂樂終於開口了「媽媽,我難受,你帶我去醫院吧。」「好的,媽媽這就帶你去」

待到醫院的時候,果然樂少又開始嚎啕大哭起來,不願意醫生觸碰他,量了體溫,38℃,無妨,肚子痛可能是積食了,開點消炎藥就可以回家了。回家喝了醫生開的葯,連續三天沒拉大便的樂少終於說自己要上廁所拉粑粑。當晚,我又不停看著熟睡在身邊的樂少,小傢伙終於不燒了,也不再說自己肚子痛了。

這次的樂少生病原因:連續兩天晚上外公給樂樂吃了豌豆,貪吃的樂少吃了大半盤子,而豌豆不容易消化,導致積食,周六上午外公帶他出去玩,給吃了山楂片,引發腹痛;而發燒是因為周五晚上洗完澡沒有及時保暖。

每次孩子發燒,其實是孩子自身免疫力自我提高的最佳時期。

我們需要觀察孩子的狀態:

1、 是否精神狀態與平時無異;

2、 發燒體溫如果不超過38.5℃,只需要考慮物理降溫,樂媽採取過,用跟體溫差不多的毛巾敷額頭;擦拭四肢;減少衣物;

3、 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給孩子喂退燒藥。超過39℃的話,最好上醫院看醫生,排除其他病因。

4、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在人多的地方,一方面將感冒傳染給別的小朋友;一方面引發交叉感染。

最後,樂媽剛剛把樂少照顧脫離感冒行列,結果樂媽跨進了感冒行列,願每一個寶媽都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以上只是樂媽對待樂少每次生病的時候,一些小經驗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少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樂少生活 |